第四十九章 到手
世間萬物,皆是因緣和合。
既然選擇了修煉龍珠,那麼别說有不周山石遮掩氣息了。
就算沒有,以至于龍珠真的暴露了,引來邪祟的觊觎,那也是緣法該當如此。
屆時,自己也相信自然有辦法可以解決。
何況敖青一身神通,尋常邪祟,也決計對他産生不了威脅。
閑話少提,敖青便與敖廣一同,再次來到了東海寶庫的深處。
在經過東海寶庫時,敖青一路上看到數不盡的珍寶兵器,忽然心生一個念頭:自己是不是也該有一件兵器呢?
一件趁手的兵器,還是很重要的。原著中孫猴子就是如此,他回到花果山,用什麼兵器都覺得太輕,不趁手,才在東海搶得了金箍棒。
敖青雖然對那兵器重量沒什麼要求,但是若與人交戰,無趁手兵器,往往也是很不利的。
這一點,尤其是在以人形的模樣戰鬥時,就更是如此。
“要不要提前把金箍棒拿了?嗯……不妥。”敖青想了想,最後還是覺得金箍棒不太适合自己。
對現在的敖青來說,他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棒子,倒也能熟練運用。
但是一則棒子不太符合自己心意,二則,更主要的也是因為,這金箍棒命中注定是與猴子有緣的。
具體為何如此,敖青現在也不清楚。但他今時不同往日,在三星洞心證菩提以後,他已非是單純的“求仙者”,同樣也是“修道者”。
修道者,最講究“緣法”二字。有緣則能相聚,無緣則老死而不相往來。
如意金箍棒在東海擱置了這麼久,敖青以前也曾去看過,但都沒什麼稀奇的,對他沒什麼反應,隻是一塊巨大的神鐵而已。
但在《西遊記》中,孫悟空一來到東海,就與那金箍棒引發了共鳴。
寶物有靈,選擇了孫悟空。
在《西遊記》中,定海神珍鐵雖也被盜走過,卻沒有妖怪能讓它随意變化,就是這個道理。
如今的敖青,或許也不行。而且就算能夠強行收服,說不定也是禍非福。
當然了,如果說,那金箍棒同樣也對自己散發光彩,且敖青對金箍棒有一種有緣之感。那他自然也會從善其美,收下這兵器。
“也罷,此事不急,龍珠才是第一要務。”敖青心中想道。
轉念間,敖青和敖廣便一同打開龍宮寶庫深處的大門。
如上次一般,一進入大門,便看到周遭骸骨圍繞,那骸骨散發着淡淡的威壓,但在敖青的感觸中,這些骸骨卻與當初不同。
除了威壓,還存在着一種怨念,執着,以及些許的悔恨之意。
就仿佛雖然死了,卻仍然心中有未了的願望一般。
當敖青踏入此處,那骸骨上的氣息便瞬息散開,不敢靠近他周身三尺。
但是,那氣息雖然忌憚,卻又猶如好奇一般,隻是圍繞着敖青,仿佛在對他進行着某種下意識的打量。
敖青看了看敖廣,對此,敖廣一無所知,完全沒有察覺。
“看來這裡不僅僅隻是收藏應龍龍珠碎片的,應該還有其他隐秘存在。不過,既然是陳年舊事,倒也無所謂了。”
敖青沒有關注。
他徑自來到平台之前,看向那台上的應龍龍珠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