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盛會開幕
我開創了無數幻境第一百一十二章盛會開幕(求訂閱,求月票)
天公作美,盛會當天,萬裡無雲。
一大早開始,碼頭上就不斷的湧入豪車。
他們是最積極的!
武林不武林的,他們是無所謂。
讨好楊壽,為楊壽站台、撐場面,是第一位的事情。
這可不是講面子,論地位的時候,隻要是成功的商人,很少有拎不清這個道理的。
在電視台的安排下,篩選出來的幸運讀者、幸運觀衆們,乘坐着大巴車同時到場,便能看到那一輛輛的豪車彙入停車場,平時隻能在報紙、電視上看到的一些人物,此時都彙集在一起,三三兩兩的踏入珍寶海鮮舫内。
此刻,這些觀衆和讀者們,大概是完全沒有了參加所謂‘武林’盛會的感覺,而更像是要出席一場商業宴會。
少數幾個做俠士裝扮的讀者、觀衆,頓時臊紅臉,感覺社死。
原本在一同坐在大巴車上,看到有同行者,本還不覺得的。
不過很快,他們的羞恥感,就被壓了下去。
因為比他們更誇張,更浮誇的隊伍到了。
香江本地的武館人員到場了。
穿着各式各樣的練功服,高舉着武館的名稱牌子,鳴鑼開路,各持兵刃,真有幾分參加武林大會的摸樣。
走在前頭的‘老前輩’們,還在不斷的向周圍揮手、抱拳示意,絲毫不覺得尴尬。
看他們一個個步伐矯健,下盤堅穩,至少可以保證,不是混元太極門那種貨色。
是有些真功夫在身上的。
這也正常,不尚武的年代裡,弄些噱頭坑蒙拐騙,被拆穿了也就是退網了事。
在這個年代的香江,要是敢挂羊頭賣狗肉,是真有可能被打死的。
新派武俠小說的開篇之作《龍虎鬥京華》,便是梁羽升受一場比武影響,而獲得的靈感。
倘若是‘馬宗師’那種水準的比武搏鬥,大概梁羽升先生的靈感還沒迸發,就直接破滅了。
跟随着武館隊伍一起上船,船上已經熱鬧極了。
海鮮舫的廚房裡,已經在不斷的端出菜肴。
各種名貴的、不名貴的、罕見的、不罕見的海鮮、家禽、走獸,都被大盆、大碗的端出來,沒有絲毫的吝啬。
香氣頓時飄滿了整艘船,嘈雜裡充滿了人間煙火味。
在大廳裡的畫風,亦可謂是泾渭分明。
武館人員、觀衆這方面,确實都放得開些,全都是敞開肚皮在吃喝,大聲喧嘩。
而商人富豪那邊,卻都比較矜持,少有人在用餐,大多數是聚集在一起,交談聯絡。
彼此之間雖沒有相融,卻也沒有起任何的沖突。
顯然都是給足了主家面子。
畢竟霍、包、李三位鎮場子,又請來了香江武術界的幾位頭臉人物負責做‘表率’,腦子沒毛病的話,誰敢炸刺?
即便是那些有社團背景的,看到自家老頂,也隻能在那些大富豪們跟前賠小心,也就自然都收斂了,不敢有絲毫的造作。
再然後是演員、明星的到場。
他們都是帶妝、帶型登船的。
扮演的基本上都是他們最知名的武俠劇人物角色。
鄭紹秋一身白衣,手持折扇,扮的正是楚留香,他一亮相,就惹得在場的女性,紛紛驚呼、尖叫。
就古裝扮相而言,巅峰時期的鄭紹秋,在香江幾乎是獨一号、獨一檔的。
黃日華劍眉星目,身穿麻黃色古裝,正是扮演郭靖。
他出現後,還特意去拜見了‘金大俠’,可謂是給足了查先生面子。
劉嵩仁黑衣長發,滿臉的灑脫不羁,恰是在去年上映的《九月鷹飛》裡,扮演過的葉開。
劉華弟和程玉蓮扮演着楊過與小龍女,聯袂出現,引起了一小波熱潮,同樣聚集在金镛身前,呈衆星捧月之勢。
《我有一卷鬼神圖錄》
楊壽确實有心,提前将金镛推上‘神壇’。
因為他實在太适合做‘活廣告’了!
金镛的神話,本就屬于某種意義上的勢不可擋,那楊壽何不乘機而先做這第一筆投資。
往後那些有心想要取而代之的人,再望着的,就不是遙不可及的金镛。
而是那個一手将金镛捧上神壇的楊壽。
明星接連登場,有知名角色的自然好說,複刻角色便可。
沒有的也不打緊,臨時挑選一個形象,然後盡可能的争奇鬥豔便好。
幸好古裝現代化的概念,這個時代還不顯,否則就該看到白衣嘿絲小龍女,大熊肚兜李莫愁,高跟短裙鐘靈了。
美則美矣,韻味全失。
明星們對這場盛會的趨之若鹜,是可以想見的。
明星本來就是名利之産物。
這場盛會吸引了大量的眼球,若是能出彩,便能揚名,若是能結識某些商業大亨,便是獲利。
名利雙收···誰會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