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載入史冊,共襄盛舉!
兜兜轉轉幾個小時,馬不停蹄的老陳終于來到京城,走進了老朋友的書房。
“老陳啊,你奔波一天了,你要不要先休息一會兒?”鄒平妻子關心問。
“不用不用,我在飛機上就是一路睡過來的,現在正精神着。“兩人認識很多年了,老陳也沒那麼多客套,進書房就開始找鄒平口中的手稿複印件。
“诶,好,那你忙,累了就自己去休息,我出點買點菜。”給老陳倒一杯茶,鄒平妻子就把書房門合上,走了。
手稿很好找,就在書桌上,瞄準目标,老陳三步兩步就蹿到了跟前。
“人世間…”
視線落在手稿複印件封面,老陳不禁小聲呢喃書的名字。
“簡單,有内涵。”
老陳盯着“人世間”三個字瞧了半晌,給出五個字的評價後,下一秒就迫不及待地坐了下去,開始閱讀了起來。
第1到5章是整部的引章和序言,交待了場景、主要人物及性格,以及故事的起頭。
看完前面五章,老陳停歇了片刻,情不自禁喝了口茶,文人懂文人,文人更懂筆下文字的好壞。
僅僅讀了5章,老陳就夢回了書中年代,有代入感,有強烈的感情叙述。
老陳明白,這個開頭就非常不簡單,一看就是下了苦功夫的,每個字、每句話、每個人物都極其精彩鮮明,很有水平。
一口氣喝了大半杯茶,老陳又進入了書中世界,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
太陽落下,月亮升起,外面餐桌上的飯菜從熱氣騰騰到晾涼如水,也不曾見老陳動過。
晚上11點過,鄒平回來了。
一進門,鄒平妻子就小聲問∶“你年紀不小了,怎麼加班到這個點?”
鄒平換鞋:“社裡忙,這是好事。”
妻子給倒杯水:“忙”人世間”?這書這麼好?”
鄒平點點頭∶“好,少見的好!我在社裡工作了幾十年了,還是頭一回見到上下口碑一緻的書。”
妻子湊過來問:“今天我也看了一點,你說這書真是那個年輕人寫的?那麼年輕,怎麼就那麼厲害?”
鄒平感慨叢生:“你不應該有這樣的疑問,書中世界就發生在他身邊的小鎮和農村,假不了。
另外他身世簡單,如同白紙一樣幹淨,文風一如既往,大開大合,樸實有力!要是别人有這樣一半的筆力,早就揚名立萬了,也不可能躲在幕後。
這人啊,誰也逃不開名和利,這也是以前雖然有人攻擊他,但從不會質疑是不是他寫的原因。
再把話說回來,這部“人世間”注定要載入史冊,你見過有考場舞弊的考生比被抄者分數還高的嗎?”
“喲!你這是護上了呢,以前我可是看你不待見人家的。“理站不住,鄒平妻子幹脆另辟蹊徑挖苦丈夫。
鄒平搖搖頭:“以前歸以前,現在歸現在,不是一碼事,現在我服。”
“行行行,我知道你被一個小年輕打服氣了,好了吧!”
妻子呶呶嘴∶”我不是懷疑,我是看老陳今下午一進去就沒出來過,呢!那飯菜就在桌上,我也不好喊他,怕打擾他。”
鄒平掃一眼桌上的四個菜,良久歎口氣∶“最愛将遇良才、棋逢對手,最怕既生瑜何生亮诶,看完“人世間”老陳估計又得回陝地老家閉關好些年了。”
妻子問:“那這飯菜?”
鄒平說:“你去休息吧,我在這等着。”
“行,我去睡了。“文人之間的事妻子也不大懂,于是去隔壁陪孫女睡覺去了。
淩晨兩點過,老陳出來了,本就不年輕的臉上今夜更不年輕,添了好些皺紋。
“餓了吧,先吃飯。“正看電視的鄒平從沙發上起身打招呼。
“你怎麼還不去睡?”老
陳洗個手,上了餐桌。
“人老了,一晚上躺着也沒多少覺,睡不睡也不差這會兒。“鄒平給他倒了一杯燒酒,自己也弄一杯,在旁邊陪着。
“感覺怎麼樣?“碰一下,喝一小口,鄒平問。
老陳夾一粒花生米放嘴裡,慢慢咀嚼,咽下去過了好久才苦澀地籲口氣∶
“我這輩子都難咯。”
聽到這真心實意的一句自我評價,鄒平沒安慰。兩人雖然是相交摯友,但想要寫出這樣的作品,老陳這輩子真的恐怕難了。
老陳自發端起酒杯,再次同鄒平碰了碰,緩沉說∶“不虛此行,為人間盛世喝完這杯。”
鄒平懂老陳意思,知其惺惺相惜、知其在高度贊揚“人世間“的水平,沒做聲,仰頭一口悶。
…
陶歌打電話來了。
接起電話,張宣第一句話就問∶“都過去這般久了,你怎麼還沒離開京城去新加坡?”
陶歌高興地說:“姐開心,就把行程暫緩了。”
接着她又補充一句:“你放心好了,東南亞那邊姐時時刻刻有關注,目前問題不大,形勢都在照着預期發展。”
對于東南亞的局勢,張宣倒真不擔心。
要是事情出現一點纰漏,估摸着這姐們比自己還急,那時候根本不用催促,她自己就麻利去了。
隻是這樣子下去,欣欣那女同志就忒慘了點,得在滬市等白頭。
陶歌沒功夫琢磨他在想什麼,又道:“就在剛才,結果出來了。”
沒頭沒腦的一句話,張宣有點懵,“什麼結果出來了?”
陶歌吐出四個字:“征訂數據。”
張宣緊着問:“你是說新華書店的征訂數據?”
陶歌說:“對,新華書店地第一次征訂數據現在就在我手上。”
張宣急忙問:“多少?”
陶歌笑道:“從來沒見你這麼急眼過,是不是害怕數據不好?”
張宣說:“那是自然的,這書我花了多少心皿,你難道還不清楚麼?”
聽到這話,陶歌不再賣關子,低頭看着數據,念叨∶“612317冊。”
張宣吓了一跳,不敢置信地驚呼∶“沒搞錯?這麼多?61萬冊?突破60萬了?”
陶歌甩甩頭發,揶揄∶“用王屋二山寫出來的書,這點多嗎?”
張宣回擊:“是吧?你現在想想應該挺有成就感吧?
61萬冊啊,這可是鑲了金,你賺大了。”
陶歌翹起二郎腿:“公共财産,又不屬于姐一個人的,有什麼賺大了的。”
張宣∶“......“
陶歌壓低聲音神神秘秘地問:“你知道洪社長看到這征訂數據是什麼表情嗎?“
張宣問:“什麼表情?”
陶歌說:“像喝醉了酒一樣,臉上都是紅暈。”
張宣樂呵呵地道:“怎麼辦?聽到你這話,我現在人都有點飄了。”
陶歌說∶“其實61萬冊征訂出乎大家意料,卻也情理中。
從“風聲”到“潛伏”,再到“哈利波特”、“發條女孩”和“冰與火之歌”,你早已用鐵一般的事實告訴是世人,凡是沾上你的相關機構,都跟着發了橫财。
所以你新書的征訂數據能夠水漲船高,能達到令人驚豔的61萬冊也就不難接受了。
更何況…”
話到這,陶歌喝口水繼續說:“更何況這些年你在國外揚名立萬,卻在國内已經有2年沒發布新書了,國内很多視你為偶像的年青人都在憋着一股氣,都在等着這一刻,有這麼一波大爆發那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張宣咧嘴笑:“哎喲!你再誇,你再誇我就不是有點飄了,而是飄天上去了。”
陶歌優雅地換個坐姿,“人民文
學之前保留的第一次征訂數據是你的“潛伏”創造的,38萬冊。
時隔兩年,你又締造了新的記錄,而且幾乎翻倍了,這是了不起的成就,姐允許你飄一會兒。”
不等回話,陶歌繼續道∶“按照慣例,我們召開了新書征訂會議,來自各省市的新華書店負責人齊聚一堂,給他們看了文章開篇。
結果反響很熱烈,不等我們動員,他們就紛紛報了征訂字數。”
張宣内心很得意:“碰到我這樣的大牌又有實力的作家,你們人民文學是不是很省心?“
陶歌難得地沒反駁他,“确實很省心,在内部會議上,洪社長提出首印120萬冊時,社内高層提出了不同看法,都認為120萬冊少了,最後把首印硬生生提高了一茬,達到了史無前例的150萬冊。”
聽到150萬冊,張宣心頭有些壓力,但還是信心十足地自我打氣∶“等着看,“人世間”值得起這待遇。”
陶歌說:“姐在等着,大家都在等着。我聽一些朋友說,很多報社都已經開始撰稿了,都備份了兩稿。”
張宣詫異:”兩稿?”
陶歌幫他解答∶“一份是乘風起勢的贊揚稿,另一份是防止你遭遇“滑鐵盧”而準備的。”
張宣郁悶了,“這些都是小報紙吧太沒眼力見了。”
陶歌說:“确實都是小報紙,他們沒渠道弄到你的複印稿,隻能臆測。
而和我們關系密切的大單位就不一樣了,第一時間就拿到了“人世間”的部分手稿,心裡有數。”
…
接下來的日子,全國媒體報紙都在刷屏。
都在瘋狂報道。
瘋狂報道張宣的新書“人世間”。
《三月新書“人世間”,王者歸來!》
《作家三月震撼之作!征訂破百萬,史無前例!》
《你準備好了嗎?作家三月攜傳世名著來襲!》
《本世紀最後的大師之作“人世間”!》
《一代文豪新作“人世間”!》
《人世間!鴻篇巨制!》
《回歸傳統文學,“人世間”勇攀最高峰!》
…
娘希匹的!
看看這些标題取的,張宣這張老臉都紅了。自己已經夠嘚瑟了,這些報紙竟然比自己還能嘚瑟!
不過嘚瑟歸嘚瑟,但真心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