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衙封印放年假!蔡京的特殊客人!
西市。
臨街的一家商鋪二樓,李乾正站在窗後,望着前方大街上火熱的情形。
天空中還有一盞大紅色的孔明燈随風飄搖,越來越高,彷佛真的要飛到天上去一般。
“此乃鬼斧神工,集天地之造化,富日月之光輝,取山川之鐘秀,盡河海之菁華……”
老太監雖然不識字,也沒讀過什麼文章,但這樣的話卻是張口就來:“陛下真乃天賜之神聖,如此巧奪天功的東西都是信手拈來。”
“沾染上了陛下的真龍之氣,這些神燈可飛入天宮,直接到那神仙洞府……”
李乾沒理會這些有的沒的,而是仔細盯着下方的人群,手中還拿着一份畫像,比對着人群中有沒有疑似諸葛亮的人存在。
看了半天,他才癱坐回座位上,無奈歎了口氣。
還是沒有。
老太監急忙遞上一盞熱茶,順手掩上了窗戶,谄笑着道:“老爺,其實這種小事兒讓奴婢們來辦也行,也省的老爺老在這受冷風。”
李乾抿了口茶水,輕輕搖搖頭:“你不懂。”
劉大耳當初可是三顧茅廬的,這說明諸葛亮也是有骨氣的人。
自己也得展現出對人才的重視來才好。
“老爺,您天天都在樓上看着,萬一被眼尖的人從下面瞅見,認出了是您那就不好了。”
老太監畏畏縮縮地望着李乾:“而且老爺您都在這等了好幾天,但是那諸葛亮的影兒都沒見着……”
李乾也揉了揉眉頭,說實話,他現在也一點頭緒沒有。
“就當出來放松放松了,以後我再往後站站,把窗戶再關小點,讓那些人看不見。”李乾歎了口氣。
現在,朝中的争鬥漸漸步入白熱化階段。
要搞掉一個侍郎級别的人物并不容易,尤其還是在六部齊心的情況下更是困難,如今宋喬年依舊安然坐在禮部右侍郎的位子上。
整體局勢上,幾乎結合成一塊鐵闆的六部依舊占據着上風,無論中書和門下用什麼招數,都無法打開局面,撬開一條縫隙。
就算他們有關鵬這個内鬼也不行,六部和蔡京似乎對他有所防備,這種情況下關鵬根本影響不了禮部,更不能左右副考官的人選。
當然,有如今這個局面,李乾也發揮了的不少作用,他在其中推波助瀾、扇風點火……不是,親自上陣沖鋒,隻不過取得的戰果卻不怎麼理想。
不過李乾也不在乎這個,現在的局面正是他想要的,隻要繼續往下發展就好。
現在李乾更關心的是諸葛亮的事。
自從那天做出了孔明燈,李乾就讓呂布在西市尋了一條熱鬧的大街,在街上擺攤售專門賣這東西。
李乾讓人宣稱,這是可以上天的燈籠,比尋常的燈籠要貴出好幾倍。
一開始自然沒多少人信他,後來李乾讓下面雇來的小厮夥計當場放了幾個,直接飛上天,當時就引得許多人的驚呼。
随後就迎來了一陣火熱期,但買這玩意兒的人依舊不多,隻有那些富戶才能買得起。
當然,大乾也沒有知識産權保護這種東西,而且孔明燈這玩意兒結構也很簡單,隻要買回去拆了,再有聰明人好好研究一番,多次實驗,就能彷制出來。
近來市面上已經漸漸開始有彷制品售賣了,而且比李乾他們這裡賣的還便宜的多。
李乾倒也不在乎這個,他的本意就是想讓這玩意兒盡快傳遍全城,然後再進行逮捕計劃的下一環……
歇了一會兒之後,李乾站起身來:“讓下面人看仔細點,要是諸葛亮出來,可千萬别錯過了。”
“是,老爺,奴婢一定盡心盡力。”
“好。”李乾這才點點頭,向樓下走去:“回府吧。”
~~
于此同時,蔡府。
自從入了臘月,蔡府上便張燈結彩,日日歡慶不斷。
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人進進出出,有人更是值得蔡京親自來到門口,迎來送往。
今日的蔡府中,同樣有這麼一出宴會,而且規格還格外的高。
富麗堂皇的廳堂中溫暖如春,厚厚的牡丹花深紫地毯鋪陳,熊熊暖意從地毯下升騰出來,門後一對及腰的古樸的青花纏枝蓮梅瓶,堂中一隻成人大小的皿玉珊瑚,暗沉的黑梨木大圓桌,伊伊呀呀的戲子……
“蔡大人老當益壯,這氣色可是越來越好了。”
賓位上坐着的是一個身材高大的壯漢,留着一下巴絡腮胡,以一張白絹四方平定巾紮着一頭黑發,隻穿着一件暗藍右衽單衣,兇口還半開着,隐隐露出布滿刀劍創傷的兇膛。
此時是冬天,即便是在這暖室中,也不能像夏天一般。
可這壯漢似乎是體魄強勁,根本不在乎這些,一邊欣賞着那些戲子嬉笑怒罵,一邊笑呵呵地同蔡京聊天。
“老了,老了……”
蔡京輕輕啜了一口杯中的黃酒,笑着搖頭感慨:“本來還沒覺得有什麼,但今日讓朱公爺一比,才醒悟過來,是真老了……”
他自然不敢如這位朱公爺一般隻穿着單衣,而是穿着一件棉中單,外套着一件紫色輕便道袍。
在座的還有宋喬年、韓木呂、鄧洵武幾人,似乎都對這壯漢非常敬重,一時間吃吃喝喝賓主盡歡。
若有外人在此,就能認出來,這壯漢便是明國的國公,朱能。
他是朱棣最信任的愛将之一,也是一個能征善戰的勐将,今年年關,正是他被派到大乾朝廷來,參加朝廷的正旦大朝。
“聽說蔡大人又要主持明年會試了?”
明國雖然離着京城遠,但卻始終關注着京城中的消息,近些日子這邊發生的事,朱能心裡都門兒清。
他雖然面上粗犷,但心卻很細,此刻笑呵呵地對蔡京一拱手:“在下就提前恭喜蔡大人了。”
“到時候還望蔡大人在考場上多照顧照顧我明國的舉子們。”
蔡京笑呵呵地點點頭:“老夫定會盡力而為。”
他心裡門清,朱能說的照顧,可并不是說要多取幾個明國的學子,而是要多罷落幾個明國的學子。
隻有大乾朝廷能開展科舉,諸侯國沒有科舉的權利。
如此一來,諸侯國之中的人才就會源源不斷地流向朝廷,漸漸造成一種強幹弱枝的效果。
bidige.com
而諸侯國們自然不甘心自己國家的英才被朝廷吸走,他們也在不斷掙紮,改善選官的舉薦制、甚至偷偷進行小範圍科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