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大亂,匈奴侵邊,自定襄以西,雲中、雁門、西河遂空。”————————
太原郡治,晉陽。
自董卓受任并州牧卻拒不赴任以來,并州已有三四年沒有刺史了。
并州原有九郡,幾乎囊括整個黃河‘幾’字型的流域範圍以及汾水流域,隻是從光武皇帝開始,朝廷便屢屢默許胡人南下歸附,以至于數百的侵蝕下來,并州九郡大部分被胡人所占,隻剩下漢人數量較多的太原、上黨等郡以及部分縣城尚屬漢家。
這種無政府、不作為的狀态保持了數年,如果還沒有個強有力的勢力出現,并州淪為胡地隻是早晚的事情。
而享譽盛名的劉虞的到來,表示朝廷終于騰出手來、準備予以關注,這無疑是給了所有豪族打了一劑強心針。畢竟跟自家不受管束,在并州當地自作威福比起來,借助朝廷的力量抗衡愈來愈盛的胡人才智當務之急。
更何況,朝廷即便派來了刺史郡守,他們照樣能在地方稱雄一時。
在侯、溫、郭、宋等當地豪族的接待下,劉虞表現出了他寬厚仁慈的長者風範,他一團和氣的與這些豪強派來的代表們噓寒問暖、聯絡情誼,渾然不似先前在長亭與衆人告别時所表現出來的那樣鋒芒畢露。
在宴席上,劉虞面對着衆人期盼的目光,語氣溫和的笑道:“老夫初來貴地,許多事情尚不熟稔,州從事、别駕等皆無人任職,非得有知悉情勢的俊才相佐不可,還望諸君勞情相告。”
見劉虞如此識趣,衆人喜出望外,客套謙詞過後,紛紛互相薦舉起來,無非是你舉薦我家,我舉薦你家的虛僞做作而已。
太守劉邈也在席間,與劉虞互看一眼後,跟着收下了衆人所薦舉的郡功曹人選。
宴散後,劉虞、劉邈、司馬朗三人聚在刺史府中,看着門前來來往往準備收拾、整理房間,安放行李的蒼頭奴仆們,劉虞默不作聲。
“使君。”司馬朗抄錄完了,将一張寫滿姓名的紙遞交給劉虞:“這些都是各家薦舉上來的人選姓名、籍貫。”
劉虞接過那份名單,随意看了兩眼,輕聲道:“盡是無名之輩,留待後用吧。”
“啊?”司馬朗沒想到劉虞會這麼不屑一顧,驚奇的說道:“那州郡府官、掾屬該如何選任?”
劉虞目光深沉的看着那份名單,似是而非的說道:“總得見了面再說。”
以往劉虞無論是在幽州、還是在别的地方,都不會拒絕當地的士子入幕,畢竟這是互利互惠的一件事,既能建立一批與他有‘君臣之義’的親信故吏,又能迅速在任上做出成績來。
在初聞授職并州的時候,劉虞起先也是抱着這個想法,打算結好當地士族豪強,團結人心。
但這一切都要建立在當地士族一盤散沙,各行其是的基礎上,劉虞才能統合各方,成為并州政壇的核心。
可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