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五代史·伶官傳序】
按照已事先商議好的行程,衆人先去太尉府接受将職封賞,然後再入宮觐見皇帝。
在此之前,蔡邕與趙溫兩人聯袂入宮先行通傳,向皇帝彙報結果。
在知道李傕、郭汜、胡轸等人都已入城後,皇帝立即振奮了起來,這是他多日以來與荀攸商議密謀許久的結果,在示敵以弱,假意誅殺‘王允’之後,利用李傕等人對蔡邕的信任,以及對朝廷的僥幸,實行請君入甕。
如今西涼叛軍中幾乎所有有實力的将領都已入城,是時候開始第三步計劃,關門打狗!
皇帝看了看坐在一旁默不作聲的荀攸,向衆人吩咐道:“張遼、王忠,你二人即刻帶兵趕赴北宮門,待李傕等人入宮之後,除樊稠、董承等人以外,其餘人等就地格殺!”
“唯!”旅贲令張遼、右都候王忠立即領命。
“魏桀、張猛。”皇帝對站立在一旁,垂手以待的步兵校尉魏桀等人說道:“李傕等人帶入城中的護衛定是親信精銳,其中不乏死忠者,李傕一旦被殺,其餘部必然生變。爾等可帶兩千北軍士兵,趕往宣揚朝廷但誅首惡,對餘部赦免之意,若還有反抗者,則一律處死。”
最後,皇帝又看向在場的車騎将軍皇甫嵩,雖然皇帝不是很喜歡皇甫嵩見風使舵的性格,但此時論及在軍中威望,要出面彈壓城外十萬叛軍,就非得需要皇甫嵩出力不可。
“皇甫公,城外的叛軍就交給你了!”皇帝緩緩說道:“我會讓賈诩、董承、張濟等人前來城門與你彙合,他們可以助你安撫軍心。”
皇甫嵩應諾時與張遼等人渴望借此建立功業的激動語氣全然不同,他沉穩的說道:“臣謹諾,隻是此事慎重,臣區區不才,一人恐難以濟事,還請陛下另派羽林中郎将與羽林監領兵,随臣一同趕赴城外。”
這番話足以表現皇甫嵩精明老到的性格,他自诩是半途上船,不是皇帝嫡系,比不得蓋順從一開始就唯皇命是從。所以出于謹慎,他不敢獨占收服城外叛軍的大功,有意借此提一提蓋順。
皇帝心裡正有此意,見皇甫嵩如此上道,也不拒絕,說:“那我便将羽林、虎贲連同交付與你,待收服叛軍之後,接下來一應行動,俱如荀侍中事先計劃的那樣進行。”
“諸位!朝廷是否能就此中興,我等身家性命能否得以保全,成敗皆在此一舉!”皇帝朗聲道,做出最後的動員:“事若克成,我必不吝勳爵之賞,還望諸位勠力同心,共襄大業!”
“臣等敢不效命!”
于是衆人開始按部就班的開始行動,皇甫嵩等人奉诏各去布置兵馬,尚書令士孫瑞與尚書仆射楊瓒坐鎮尚書台,衛尉趙溫與光祿勳楊彪、執金吾司馬防各自帶人在城中戒備宵小,北軍中候王斌親上城頭督軍,侍中、黃門侍郎等人持劍侍立殿外,戒備非常,通傳情報。
身邊的親信臣子們人人都身負重任,唯有侍中荀攸一動不動,像個局外人一樣坐在宣室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