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大明:讓你勵精圖治,你去養生?

第一百六十八章:百官勸進

  可還不等朱瞻墉想要說什麼,朱瞻基便當即笑道:“行了,銀子也不會讓你出。”

  說完,似乎想起什麼,然後對着老三朱瞻墉問道:“老五呢,最近回來沒有?”

  這聊着銀子的事情,又提起了老五,朱瞻墉不由的說道:“老五?沒見啊,大哥你不是讓他去軍隊了嗎?好好的怎麼又說起老五了?大哥,銀子啊....”

  朱瞻基笑道:“不提老五,你這銀子去哪弄?”

  朱瞻墉聞言一愣:“大哥,你的意思是老五有辦法?”

  朱瞻基點點頭,然後說道:“有個地方,那裡有一座金山和一座銀山,要是那老五能将這兩座山給搬回來,你還怕沒有銀子付嗎?”

  随着朱瞻基的話說出口,對面的朱瞻墉頓時愣住了。

  “金山銀山?”

  這種隻有傳記中出現的詞,如今被自己大哥這麼堂而皇之的說出口,老三朱瞻墉這一時半會兒的還真沒有反應過來。

  不過,坐在那椅子上的朱瞻基卻是說道:“總之,那個地方的銀子可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有了這些銀子,别說是你小子手中的那份清單了,就是再給你填一份,也足夠了。”

  然而,面對自己大哥的這些話,那老三朱瞻墉還是有些不敢想象。

  這個世界上,還真的有金山銀山這種東西?

  這要是換了一個過來跟他老三說這些,隻怕他早一巴掌打過去了。

  大白天的說胡話。

  但既然是自己大哥說的話,看樣子又不是在跟他開玩笑,這老三的心裡頭還真的是惦記上這件事了。

  就當那坐在椅子上喝茶的朱瞻基瞧見自家老三那蠢蠢欲動,似乎随時都可能沖出去找老五的模樣後,也趕忙将他給攔住了。

  然後仔細的囑咐道:“此事若要做成,就要靠那老五手下的火槍兵,不僅如此,還要保密!除了你我和老五之外,不可再讓旁的人知曉,否則後患無窮。”

  說着,朱瞻基便交代道:“你安心做你的事情,用我之前教給你的法子,将房子進行預售,通過預售得來的銀子來建造新的大樓。這樣的辦法也可以用在産糧區等地方,忘了當初咱們在南京城的時候了?”

  “總之,想想辦法,先熬過這段時間,等老五這次回來後,一切就都解決了。”

  見自己大哥如此有信心,那老三便也點了點頭,認真的說道:“行,那我就再熬些日子。”

  瞧着那老三滿臉的凝重之色,朱瞻基在一旁也不由的有些想笑。

  就當朱瞻基準備這就起身離開的時候,一旁正在發愁接下來怎麼熬過去的老三朱瞻墉,卻突然拉住了朱瞻基,說道:“哥,有件事我也不知道該不該說。之前朝廷裡的三楊一同來找過我,說的是百官勸進的事兒。”

  聽着老三的話,朱瞻基先是一愣,随即便又笑了笑,說道:“這都是朝廷一直有的禮數,你跟着他們做就是了。”

  對于這件事,朱瞻基還真沒那麼在意。

  他也明白老三為什麼這麼問。

  畢竟曆代的帝王在百官勸進的時候總是要矯情一下的,還有什麼三次推脫之類的事情,說是按照古禮,由當朝的宰相來主持。

  雖然如今不是亂世,他朱瞻基登基是名正言順的,但該有的章程還是要走一走的。

  畢竟家天下這三字總不能說在明面上,畢竟自古帝王都自诩為天子,就好像所謂的奉天承運一樣。

  等同于是受上天的指派,來凡間做這一朝帝王。

  老三之所以有些猶豫,倒不是說這件事不能說,而是如果他朱瞻基要是也打算矯情的話,如今當着他的面說出這樣的話,豈不是有逼他的意思嗎?

  他朱瞻基是要答應還是不答應呢?

  是同意他還是不同意他做呢。

  而那老三朱瞻墉見自己大哥并沒有在意這件事,隻當做了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後,這心裡頭也是松了口氣。

  他朱瞻墉之所以對這件事有些拿不準,又當面問朱瞻基的意思,是因為如今的朝堂上并沒有所謂的宰相。

  宰相制在太祖的時候就給取締了。

  而沒有了宰相這個位置,那該由誰來做這件事最為合适呢?

  那些朝廷中的大臣們,不管他們在朝堂上是否有這份能力和資曆,但朱瞻基都沒有明确的說過誰誰誰是朝堂主心骨這件事,那既然如此,他們那些臣子們跑出來主持,豈不是有争權,要做群臣表率之嫌?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便想到了朱瞻墉。

  如今以朱瞻墉的官職和身份,做這件事是最合适不過的。

  畢竟是太孫朱瞻基的親弟弟,又是臣子,他如果出面的話,就沒有那麼多非議了。

  至于老五,資曆和年齡還是有些淺。

  加上如今在那軍隊中做事,也是有些不太合适。

  但他們是覺得老三朱瞻墉合适了,可老三卻有些心裡犯滴咕了。

  自己何德何能,能在這個時候充當這群臣表率之用?

  他老三雖然比老五合适一些,但相比起朝堂上的那些尚書大人們,還是遠遠不夠看的。

  所以,他老三也沒敢答應,如今也是趁着這個機會,想要問問自己大哥的意思。

  要是自己大哥對這件事沒有什麼意見,那自己做也就做了,也沒多大點事兒。

  如今見自己大哥對自己問這個問題并沒有在意後,老三朱瞻墉在松了口氣的同時,也是開口繼續問道:“哥,那三楊不光是與我商議這百官勸進的事情,還說要我來做這群臣表率,可是大哥你也知道弟弟我,我哪有這份量。”

  “但那楊士奇也說了,如今由我來做這件事最為合适,你看.....”

  聽着老三朱瞻墉的話,朱瞻基仔細的琢磨了一下後,覺得好像還真是這麼回事。

  要讓朝堂上的那些臣子們來做這件事,他們多少都會有避嫌的心思,想到這裡,朱瞻基當即便說道:“嗯,說的倒也是這個道理,既然他們都這麼說了,那就你來做吧。”

  在得到自己大哥的允諾後,老三朱瞻墉也算是了了這樁心事。

  第二天上午。

  在按照之前朱瞻基的要求,每一個官員都完成了每日的鍛煉之後,所有人便都來到了奉天殿上。

  就當朱瞻基打算像往日一樣,針對最近的政務與群臣們一同商議完後,正準備叫所有人都下去,卻發現那大殿之中的大臣們沒有一個離開的。

  就當朱瞻基想要問什麼的時候,站在那朝堂一旁的老三朱瞻墉,也立馬在周圍大臣們的注視下走了出來,站到了朱瞻基的面前。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