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離不開貴人相助。人生最大的運氣不是撿到錢,也不是中大獎,而是有人把你帶到更高的平台。
後蜀開國皇帝孟知祥,就很感恩一個人,一個把他舉薦到蜀地的貴人。
孟知祥,字保胤,邢州龍岡縣(今河北邢台)人,出生于唐僖宗乾符元年(874),祖上是亞聖孟子。祖父孟察,父親孟道,伯父孟方立,三叔孟遷,一門都是軍官。
其伯父是昭義軍節度使孟方立,由于打不過晉王李克用,就把位置讓給弟弟孟遷,自己飲鸩而亡。孟遷略作抵抗,就投降了李克用。
為了籠絡昭義軍,李克用就把自己弟弟李克讓的女兒福慶公主嫁給了孟知祥(也有人說福慶長公主是李克用的長女,李存勖的大姐)。李克用控制了昭義全境。
天佑五年(908),李克用病逝,李存勖襲封晉王,任命孟知祥為中門使。
中門使就是皇帝身邊的機要秘書,跟皇帝形影不離,伴君如伴虎,在這之前,由于多任中門使因獲罪而被殺,孟知祥害怕步其後塵,就請求李存勖給他換個職務。
李存勖就改任孟知祥為馬步軍都虞候,同時讓孟知祥推薦個人充當中門使,孟知祥就推薦了郭崇韬。
郭崇韬,山西代縣人,中門副使,得到孟知祥的推薦,他成為中門使,專掌機要事務。這以後,郭崇韬跟随李存勖到處征戰殺伐,漸漸得到李存勖的信任。
他心理一直感激孟知祥的推舉之恩,總想着找機會報答。
同光元年(923),李存勖稱帝,建立後唐,是為後唐莊宗。
唐滅掉梁後,定都洛陽,将太原府升格為北京。孟知祥作為皇姐夫,被任命為北京(指太原)留守、太原尹。
同光三年(925),唐莊宗任命郭崇韬為招讨使,随同魏王李繼岌一同征讨前蜀。臨出兵時,郭崇韬向後唐莊宗建言道:“憑陛下在四海的威望和衆将士的舍死苦戰,這次肯定會得勝還師。如果以後選人治理蜀中,就用孟知祥吧。”他推薦皇姐夫孟知祥,作為平蜀後鎮守西川的蜀中統帥的人選,莊宗點頭應允,設宴為衆将官餞行。
不久,前蜀滅亡,唐莊宗便任命孟知祥為成都尹、劍南西川節度使。
孟知祥接到任命後,立即趕往洛陽見聖。
唐莊宗設宴款待,席間談到郭崇韬,莊宗道:“我聽說郭崇韬有異心,你到成都後,幫我把他殺了。”
孟知祥一聽,感覺要壞事,急忙解釋道:“郭崇韬是國家有功之臣,殺功臣對社稷不好。等我到成都後觀察一下,如果他沒有異心便将其送回,讓聖上發落。”
多個朋友多條路,朋友多了路好走。孟知祥當年推舉過郭崇韬認中門使,郭崇韬反過來又推舉孟知祥出任蜀中統帥,如今,孟知祥又在皇上面前為郭崇韬求情。
郭崇韬做人有些大大咧咧,不拘小節。就比如受賄這件事情,他就處理得不明智。
滅梁之後,他也捎帶收受了一些财物,家中人提醒他不要做違法的事情,郭崇韬不以為然,道:“我職務顯赫,每年的俸祿加上賞賜過萬,後梁的舊臣送給我的這點東西根本沒放在眼裡,這些人剛剛投奔過來,如果堅決拒絕,也不太合适。我沒有私心,這些東西放在我這裡,就等于放入了國庫,用的時候我會拿出來的。”
後來,李存勖舉行郊禮時,郭崇韬還真把家産如數貢獻了出來,用以賞賜衆将和大臣們。
他雖然心底無私,但這種做法真的不太好,你想想啊,封賞是皇上的事,你拿錢出來算什麼事呢?難不成你是皇上?
再說了,你就是把家底掏空了,外人也認為你隻是拿出了九牛之一毛,還有很多受賄的錢财沒拿出來,這真是出力不讨好。
在收賄受賄這一點上,他的小辮子被别人捏得死死的。
郭崇韬軍事能力很強,滅蜀的謀劃指揮基本上是他一個人幹的,平定之後所有的政事,比如舊将的招撫,官吏的設置,軍隊與朝廷的奏報往來也都是郭崇韬來處理的。
李存勖的兒子魏王李繼岌這時候卻被撂在一邊,哪裡涼快哪裡呆着去了。李繼岌年輕,沒有什麼野心,但他身邊的宦官們卻是一幫貪财的小人,見郭崇韬的門前車水馬龍,送禮巴結的人絡繹不絕,自己連撈一點油水的機會都沒有,就千方百計地在李繼岌面前挑撥是非,說郭崇韬的是非。
宦官李從襲和向延嗣,聯名向後唐莊宗和劉皇後告密,誣陷郭崇韬貪污納賄,意圖謀反。劉皇後終于坐不住了,教令李從襲誅殺郭崇韬。
在魏王李繼岌的住處,李從襲假借魏王的名義召郭崇韬前來議事。郭崇韬一到,就被李從襲安排的伏兵用鐵楇活活打死,他的五個兒子也相繼被殺,家産全部充公。
在外人眼中,郭崇韬是典型的貪官大老虎。反腐倡廉,這是曆朝曆代帝王都十分注重的大事,郭崇韬自以為是,不注重小節,終于惹禍上身,順帶害了一家人的性命,可不慎哉!
同光四年(926)正月,孟知祥抵達成都時,郭崇韬已被冤殺。
正月二十七日,魏王李繼岌班師回洛陽,中途接到诏書,說西平王朱友謙有罪被處死,命李繼岌殺掉他的兒子遂州節度使朱令德。
西南行營馬步軍先鋒使康延孝,領着一萬二千人作為後軍,聽到西平王被殺,心中惶恐,對手下人道:“平東京,定巴邛,都是郭公出謀劃策。我雖然力摧強敵,立下汗馬之勞,但是若論功勞,棄暗投明,輔佐後唐成王霸業的,西平王功勞當屬第一!如今,西平王和郭公都以無罪而滅族,回朝之後,下次該輪到我了。”
當時康延孝部下都是鄜州、延州、河中等地的後梁舊将,得知西平王慘遭殺害,都大聲痛哭,對康延孝說:“西平王無罪,家中老小兩百口子被屠殺殆盡,河中舊将,沒有不受牽連的,我們也将必死無疑。”
二月十日,康延孝到達劍州,自稱西川節度使、三川制置使,領兵反叛。發布檄文,招兵買馬,三天之内,人數達到五萬多。
孟知祥到成都闆凳還沒坐熱乎,就遇到了嘩變叛亂。他不敢大意,當即派大将李仁罕會合宰相任圜、董璋的部隊前去鎮壓。不久,俘獲康延孝,叛亂平息。
慶功宴上,孟知祥命令把康延孝的囚車帶到酒會上,面對康延孝,孟知祥道:“你剛從梁朝歸順,最近又領前鋒,平定蜀川,立下大功,回朝後,一定會加官進爵,哪個人能比得過你!可惜你自毀前程,進了這輛囚車,成為三國時鄧艾那樣的人,我真為你感到痛惜!”
任圜班師回朝,走到鳳翔時,接到莊宗诏命,将康延孝就地處死。
四月,後唐莊宗李存勖在興教門之變中被殺,悲催太子李繼岌在渭南(今陝西渭南)得知父親被殺,心灰意冷自殺而亡。
李嗣源被擁立為帝,是為後唐明宗。
李嗣源是李克用的義子,和李存勖沒有皿緣關系,孟知祥是李克用的至親,莊宗李存勖的姐夫,心中不服李嗣源,于是,萌生了據蜀稱王的念頭。
他招兵買馬,聚草屯糧,訓練兵甲,擴大戰備,增設義勝、定遠、骁銳、義甯、飛棹等軍七萬餘人,由李仁罕、趙廷隐、張業等親信分别統率,為稱霸蜀地厲兵秣馬。
◆對抗朝廷
當初,魏王李繼岌班師時,為了犒軍,孟知祥向成都富人和蜀王故臣,征錢六百萬缗,用了四百萬缗,還剩二百萬缗。宰相任圜當時正在西川任職,親身經曆此事,對此非常清楚。
天成元年(926)六月,孟知祥加拜侍中。
太仆卿趙季良與孟知祥素有交情,任圜奏請封趙季良為三川制置使,管理兩川賦稅。負責催促孟知祥上繳剩餘的二百萬缗犒軍錢,即時送往京師。
孟知祥大怒,不肯奉诏,把趙季良留在成都。
後唐明宗李嗣源登基後,廢除了“在各地藩鎮設立監軍”的做法。樞密使安重誨懷疑孟知祥有反叛之心,仍然任命客省使李嚴為西川監軍,意欲加強對西川的控制。
李嚴此前曾經出使前蜀,回朝後獻上滅蜀之策,蜀地的百姓都恨死他了。
得知李嚴要來做監軍,孟知祥非常惱火,“各地藩鎮都廢除了監軍,唯獨在我西川還要設什麼勞什子監軍,李嚴這是想再立滅蜀之功啊!”于是,親率大軍到邊境迎接,希望能吓退李嚴,使其不敢入蜀。
但李嚴這二杆子自恃有皇上和安重誨撐腰,始終趾高氣昂,神情自若,沒把孟知祥當回事。
天成二年(927)正月,李嚴抵達成都,孟知祥請他吃火鍋,雞鴨魚肉擺了一桌子。熱氣騰騰當中,李嚴沒忘了自己還有正事沒辦,他在懷中掏出诏書,要求孟知祥立即派人誅殺仍留在蜀地的前任監軍焦彥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