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756章 隐憂

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潇騰 2511 2023-04-12 00:58

  趙對付兩個小娘子沒有辦法,隻能是敬而遠之,而當下如今各軍看似高歌猛進,連連收複失地,形勢一片大好,朝野上下也還沉浸在收複臨安的興奮之中,忙着接收城中的資财,整修宮室和衙門為重新進駐做準備。?壹????看書W?W?W書·?K?A?N?SHU·COM不過他下令對宮宇殿堂暫緩重建,不可大興土木,而其中原因除了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外,還有是否遷都的問題,若是遷往建康,則等于白忙了。

  在經過一系列的實地考察後,趙發現當年趙構将行在選擇建在杭州不無原因,建康直面長江,若是長江防線被攻破,建康沒有防禦縱深,也就随之淪陷,這種挫敗往往在政治上和軍事上都會造成極大的影響,更讓他憂慮的是自己欲建立的長江防線本身也存在着難以克服的隐患。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其重要的戰略意義自古先民多有認識。早在春秋末期爆發的吳楚水戰即已隐隐包含着對長江控制權的争奪,但在三國以前它從未成為南北的軍事界限。長江防線的形成,是三國形勢的必然産物。三國鼎立與晉吳對峙,都是以力量暫時平衡為基礎的、曆史發展的必然。

  在魏強而吳蜀弱的形勢下,吳蜀必然要利用險要,在軍事上尋求一條雙方力量的平衡線,利用巨大的山脈和河流形成的地理屏障彌補弱勢、保護自己。東漢末年,黃巾大亂,天下紛擾,漢室傾危,群雄并起。孫堅、孫策父子乘勢而起,割據江東。建安五年,孫策遇刺,臨終囑咐孫權:“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保有江東當時遂成為孫吳集團之立國基礎。

  趙在瓊州一直謀劃先占江南,再揮師北伐的戰略,因此一切也是圍繞着這個方針進行布局。他知道在曆史上成功實現劃江而治的政權,除了自己繼承的南宋外,還有三國時期的孫吳,結果雖維持了數代,可最後都未能保住半壁江山。而排出政治因素外,隻單純的從軍事角度考慮隻憑長江防線也是處于極為被動和危險的境地。

  長江的自然條件,符合東吳屏蔽江東的要求。其幹流自西而東橫貫中國中部,上遊奔行在青藏高原的高山峽谷和四塞險固的巴蜀之地,中下遊江闊水深,河網密布,數百條支流輻辏南北,成為天然的阻隔。曹丕曾臨江感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北方大軍不可能在行進中突進過江,而必須要經過長期的準備。

  良好的地理條件使得東吳能夠通過經營長江防線,有效阻止敵軍南渡,實現了以江、漢為池,虎臣毅卒,循江而守,與曹魏對峙數十年的效果。當然要将一條橫亘數千裡的天塹,加以駐守和經營,形成一條牢固的軍事防線,必需擁有足夠的國家實力與技術水平。

  

  從江防來看:首先,守江不可無人。壹看書WW?W?·?K?A看N?S?H?U看·C?C?江東在曆經兩漢的開發後,人口增加,經濟發展。面對戰亂已久、經濟衰退的中原,東吳具有了割據一隅的經濟基礎。東吳二十多萬軍隊,保證了數千裡戰線各要塞都有兵可守。孫權曾說“若徒守江東,兵自足用”。二百多萬人口的割據政權,使其有能力修築大量的軍事工程,維持必要開支。

  其次,守江不可無船。秦漢造船技術的大發展為東吳江河防守提供了裝備支持。錨、舵、橹、帆的使用,船舶上層建築的出現,使得戰艦動力增大、機動性增強,兵員和武器的容納量大大增加,戰船能夠更有效地使用武器,特别是實施火攻和發射火器。另外,對于東吳來說,長江發達的水系,兩岸衆多的港、汊、洲、渚,容易發揮其水戰優勢。

  趙第一階段的策略就是采取東吳的限江自保策略,然後再圖江淮鞏固長江防線,最後揮兵北伐恢複中原。當前江南地區經過隋唐的開發,尤其是南宋政權南渡後江東地區已經成為全國最為富庶的地區,江南人口更是一度過億,比之三國時期經濟實力要強的多。而他還擁有可以說是最為精銳的水軍和起碼超前百年的犀利火器,經營長江防線的條件還是具備的。

  不過趙當下面臨的環境要惡劣的多,從前孫權和劉備結盟,可以不必擔心敵從上遊順江而下來攻。而如今上遊的四川尚在元廷之手,自己暫時還無法收複蜀地。另外左翼的雲南地區也是蒙元的地盤,他們可以故技重施從側後進攻江南地區,那麼自己就要被迫進行兩線作戰,分兵防守雲貴地區。

  另外當下蒙元因為連續遠征的失敗,兵力受到損失,實力下降。但是要知道自忽必烈繼承汗位後便将最具戰鬥力的部隊部署在西北,用以鎮壓不服的宗王和守護蒙古的根本之地。而此次真金如果能成功繼位,并協調好與各個宗王之間的關系,就能騰出手來将大軍南調用于江南。

  但是趙清楚當務之急還是要建立起長江防線。按照曆史上的說法長江一線基本可以劃成三大段:上遊是益州,中遊是荊州,下遊是由揚州。他面臨的形勢與南渡後不同,卻以東吳類似,其不據蜀地,隻占有長江中、下遊。當時東吳在“限江自保”國策指引下,對長江進行全面的軍事布防,構築一條貫穿全境的長江防線。

  現成的東西趙一向是不用白不用,他對此也做了深入的研究。東吳的長江防線東負大海,西阻險塞,長江制其區宇,沿江設置督府負責防禦。大海與峽口是防線兩端的依托,以當時魏舟師的力量,尚不足以從海上發起大規模的進攻,海防相對來說比較穩固,峽口與他面臨的形勢一樣則未必牢靠。

  逶迤的巫山山脈,海拔在千米以上,北連大巴山,隔開了荊湘與巴蜀。三峽穿行其間,奔騰而出。陸機形容這裡的地勢:“其郊境之接,重山積險,陸無長毂之徑;川流迅,水有驚波之難。”崇山峻嶺之間,大部隊無法迅速通過和展開,巴蜀之軍難以從陸路攻吳。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