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大寶二年六月十八日,
原楚地衡州刺史張表入朝歸附,皇帝親自在朝堂接見,以張表為首的歸義将領和官員。。
而早前入朝的故蜀國國君,被皇帝下旨封為安樂公的孟昶,因為作為最早歸朝的國公在朝堂作陪。
随後大漢皇帝劉鋹龍顔大悅,對張表率衆歸朝表示了強烈的祝賀,更對滿朝武展望了極大的期許。最後下旨封張表為歸義南下候,興王府賜第侯府一座。
張表感恩涕零之餘,主動獻了楚南諸州的地圖,自此楚南諸州盡入嶺南版圖。而且張表為了表示忠心,更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送入宮裡服‘侍’皇帝。
這年嶺南似乎諸事順,先是蜀國歸朝,嶺南陸續派出将領和臣工奔赴蜀,準備接收和重組蜀的地盤。雖然還沒有準确到位,但是至少裡裡外外已經顯示了蜀歸漢的大勢。
接着楚地張表歸朝,這在後來的曆史,代表着整個楚南納入了嶺南的地盤,算是嶺南北進的一個裡程碑。自此楚地蜀變成了通途,天下再無阻礙嶺南腳步的障礙。
當然最重要的是,嶺南大漢占據了楚南的地利之後,強勢的在湘江建立了北進水軍的基地。這種以根據地為發展的模式,自然是劉繼興從後世學來的方法。因為這個時代的領導人,自然不可能像後世那樣,所以這種方法倒是最好的。
隻有在楚南站住了腳,才能從此打破五嶺的神話,奠定了北進原的有利根據地。而有了楚南的地盤,自此才能和蜀形成了呼應,因為有了這條黃金通道,才形成了後世有名的五代三分天下的格局。
自此嶺南以西部為屏障,從楚地跨越蜀,跨越完全直達原。雖然蜀道和嶺南天險一樣難,可是有着嶺南山地部隊的縱越,蜀道似乎也從頭越。此後幾年時間,這條通途成了原的噩夢,也是三分天下最大的優勢所在。
後來成為唐國國君的李煜,都感慨因為嶺南有着這條通途,卻原江北的威脅更大。後來唐國能夠歸國,和這時嶺南在楚南建立的根據地,可以說是有着莫大的幹系。
當然,這個時候由于信息的不發達,加各地割據之間的警惕,居然使得這種重大消息,竟然無法快速的傳播。嶺南發生了如此重大的事情,短時間居然無法獲知這種情報。
而劉繼興是利用這種時間差,快速的反應着自己的部隊。同時也加劇了密黨在各地的宣傳,甚至是不斷的炮制各種事件,增加各地割據勢力的内部壓力,讓嶺南的各地派遣勢力飛速站住腳。
而随着張表的歸朝,嶺南北進再無障礙,劉繼興加速派遣接受過新教育的将領,大量的在永州、衡州沿線構築軍事,鞏固嶺南在楚南的根據地。而以五嶺為界的根據地,更成為了嶺南大漢北進原有力的屏障。
嶺南更以原韶州兵馬副元帥潘崇徹,為北邊行營都知兵馬使,以永州兵馬都指揮使何過為副使,大肆召集流民百姓為兵,成立楚地義勇軍,日夜‘操’練布防以圖北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