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鐵十字

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堡 10

鐵十字 潇騰 2463 2023-04-12 01:00

  1943年5月25日清晨4點35分,在斯摩棱斯克的指揮部裡,霍夫曼躊躇滿志地下達了“城堡”戰役正式啟動的命令,這個意義是象征性的,在此之前,這個命令早已傳遞到每一支執行任務的部隊指揮官頭上。

  這是一個晴朗的好日子,各前線機場迎來了最為擁擠忙碌的時刻,在震天轟鳴聲中,轟炸機先行起飛編組,然後等待護航戰鬥機一起出發,為了加大打擊力度,已成為東線骨幹戰鬥機的bf-219和fw-190a都挂上了炸彈。

  5點17分,借着拂曉時分的亮光,第一批航空兵部隊将炸彈投擲到了目标周圍,那些精心布置的反坦克陣地、永久性或半永久性防禦工事、天線林立,看上去似乎是指揮部的地方,炮兵陣地尤其是高射炮陣地都遭到了覆蓋性打擊,而重中之重的就是敵軍在坦波夫方圓200公裡之内的全部野戰機場。

  為達成良好的進攻效果,這次空襲主要動用了ju-188和he-218兩種型号的轟炸機,前者以投擲燃燒彈為主,後者以投擲250公斤的炸彈為主,曾經風靡一時、占據主導地位的斯圖卡幾乎再也看不見,全都換成了he-218這種輕盈的天鵝,而新服役的ju-188也比原來的ju-88性能更好。

  有了中東石油保障之後,德軍終于可以奢侈地玩起燃燒彈戰術,他們對軟目标的破壞效果更好,同時利用其縱火特點可以形成二次殺傷,更重要的是,燃燒後的火光和煙霧還能為後續炮擊指示方向,可謂一舉數得。

  雖然紅軍地面防空火力竭盡全力還擊,但依然無濟于事,除極少數倒黴的飛機被地面防空火力擊落之外,大多數根據近段時間航空照相預備要摧毀的陣地全部被命中,可憐的紅軍空軍第15集團軍本來飛機數量就不夠,在德軍猛烈空襲之下,還在機場和庫房裡被摧毀了近200架。

  5點30分,德軍開始炮擊,大口徑火炮以排山倒海的氣勢落在敵軍陣地上,激起的灰塵和硝煙遮蔽了整段天空,以至于明明天空是正在變亮,但給人的感覺似乎是越來越暗,隻有持續不斷、劃破天空的閃光和隆隆作響的轟鳴聲才讓人明白自己原來身處戰場。空中和地面同步炸響的兇猛火力,幾乎要将紅軍陣地融化在鋼鐵風暴裡。

  

  為确保進攻發起的突然性,莫德爾做了很多調整與佯動:第一是堅持将指揮部設在斯摩棱斯克——指揮部裡的電報信号是無法掩飾的,而且一定會非常密集,但放在莫斯科西而不是靠近沃羅涅日就起到了明顯的迷惑作用;第二是讓魏克斯的東方集團軍展開進攻,給他們下達的作戰指令是5月27日,除極少數人外,所有東方集團軍群的部隊都以為這是真實的命令——有計劃、有補給、有日程表、有作戰區域分配,他們唯獨不知道,5月26日晚些時候會給他們一個“計劃推遲”的補充指令,莫德爾相信潛伏在這裡的間諜一定會想方設法把“情報”送出去;第三是讓沃羅涅日方向按兵不動,任何有可能造成誤會或警覺的行為都不執行——其中就包括排雷和戰前勘察。

  為阻攔德軍裝甲集群進攻,紅軍在前線陣地埋設了大量反坦克地雷,密度有密有疏,一旦德軍誤入雷區被困住,配合反坦克陣地就能進行精确打擊,因此以往戰役通常都會派工兵事先去排雷,以便盡可能為進攻部隊拉出一條通道,同時減輕坦克損失。這種排雷行動很難做到完全隐蔽,對面的紅軍會經常檢查地雷埋設情況并判斷德軍的進攻方向在哪裡。

  但這次莫德爾決定憑借裝備硬闖,不在戰前進行排雷,而他底氣則是那幾百輛排雷車。德**工部門一直在琢磨用機器排雷以提高效率,一開始他們造出了歌利亞——這種小巧的微型坦克箱内帶有********,一旦觸雷會引爆**,使周邊50米内的地雷全部被引爆。

  歌利亞最初用的是線控和電動機,但因控制技術實在麻煩,後來又改為汽油引擎。雖然整個玩意看上去蠻好玩,價格也不貴,大約隻有1000多馬克一輛,在閑暇時分還能讓士兵們找點樂子,但霍夫曼嫌歌利亞效能太低、速度又慢,要求開發更好的東西,然後軍工部門又将sdkfz301biva/b重型遙控爆破車——格拉本狼進行完善,這玩意的排雷效率雖然比歌利亞成倍增長,但依然十分麻煩——因為還是依靠投放**引爆地雷。

  最後霍夫曼明确下達了指令,鑒于爆破車效果不好,前線給戰鬥工兵派去由勤務坦克改裝的排雷車——用那些繳獲的、性能低劣的t-34們改裝而成的車輛。在“萬能改造”天賦的激勵下,去除炮塔的t-34被改造成了隆隆作響的排雷車。車體前通常帶有2-3個掃雷碾子緩緩前進,中間原本安置炮塔的地方會豎起類似起重臂的鋼鐵拍闆,在工兵操縱下不斷拍擊坦克兩側土地用以引爆各種地雷。一輛排雷車通常可拓出周圍8-10米的路徑來,而且掃雷速度是歌利亞的2倍,每小時至少12公裡。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