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坎普斯300多公裡的海面上,威武雄壯的美軍艦隊在緩緩向前開進,漆黑一片的夜色中隻聽見船舶低沉的轟鳴聲,卻看不見一絲亮光。
尼米茨和休伊特都是十分謹慎之人,越靠近裡約防禦圈,動作就越謹慎,燈光管制這種事當然不會忽視。為最大限度實現航行安全,尼米茨還研究了很多方案,具體到兩支艦隊的行動路線上,經多方斟酌和考慮後設計了不同的方案:
兩支艦隊整體呈與巴西東海岸平行的态勢南下,運輸艦隊在内圈,主力艦隊在外圈,彼此間隔大約200公裡,同時主力艦隊整體突前200多公裡位置在運輸艦隊東南方250公裡處。
這個進軍陣型是大有用意的,目前美軍艦隊的威脅主要由三者構成:第一,隐匿不見的德軍艦隊;第二,以裡約為主基地的德國空軍;第三,隐藏在水下的德軍狼群。這三種危險是不可能全部排除的,必須有所取舍。尼米茨按危險程度進行了區分,排名越靠前則危險程度越高。
如為躲避岸基航空兵的打擊,則離海岸線越遠越好,但這樣一來,撞見德軍艦隊的可能性就會增大。如讓德軍艦隊撞見運輸艦隊,尼米茨相信敵軍隻要一小時就能把運輸艦隊主力悉數送入海底去,所以不能太往深海靠。
尼米茨同時認為能在巴西海域活動的德軍潛艇應該都是大型潛艇否則難以擁有大航程,越靠近海岸線則海域深度越淺,越容易發現敵軍潛艇蹤影,要反潛也容易得多,所以應盡可能靠近海岸線,但又不能靠太近,否則會成為岸基航空兵的打擊目标
讓主力艦隊和運輸艦隊混編在一起不行,一來雙方速度不一,二來艦隊規模太大,容易成為潛艇攻擊的對象。離開太遠也不行,不利于保駕護航。
綜合各種因素并權衡利弊後,尼米茨選擇了這個陣型他認為沒有什麼方案和戰術是完美無缺的,關鍵在于将危險降低到最低程度。
他的分析很有道理,德軍目前在巴西海域使用的xxi和xxiii級潛艇排水量都是2000噸級别,淺海活動并不适宜也施展不開。但有一點美國人沒想到,克蘭克調集30來艘潛艇的目标不是為了登陸艦隊,而是為了克制美軍主力艦隊。
這一點很多人都感到詫異,甚至欣茨也認為潛艇應該優先對付登陸艦隊,克蘭克列舉了兩個重要理由:
第一,相對主力艦隊,美軍登陸艦隊的反潛意識、反潛力度一定更強;
第二,攻擊登陸艦隊沒有太大意義,一旦德軍南大西洋分艦隊消滅尼米茨的主力艦隊,就能徹底掌握南大西洋制海權,那點登陸艦隊在航空母艦面前算什麼?一堆廢銅爛鐵而已!
這兩個理由折服了所有人。
藝高人膽大的克蘭克最終通過亞速爾基地調集了30餘艘潛艇埋伏在美軍南下的海域裡,為追求最大伏擊效果,幾條潛艇前兩天還放棄了對登陸艦隊的攻擊,隻專心緻志南下構築伏擊圈。
每天從裡約起飛的偵察機都要對美軍艦隊的位置進行重新定位和梳理目的不是使用航空兵進攻,而是要分析尼米茨南下道路的可行性并安排伏擊。
現在,這個機會終于來了!
尼米茨對即将到來的風險并非一無所知,恰恰相反,和所有美國海軍将領一樣,他高度重視反潛。
在這個時空裡,德國潛艇對英美構成了緻命威脅,為提高反潛能力,英美奇招疊出,不斷強化自身應對策略。
對抗升級的第一步英美是将原來孤立、單獨發射的深水炸彈改進為刺猬彈。刺猬彈雖然裝藥量不如深水炸彈,但采用了系統發射模塊,單個發射架擁有24個炮管,向前傾斜45度(如此多炮管靠在一起形似刺猬硬刺,故得名)。刺猬彈發射架一般裝在艇艏甲闆。齊射時,24發刺猬彈以很短間隔陸續發射,在海中形成橢圓形彈幕,潛艇一旦被籠罩在彈幕中就很難逃脫。
一般驅逐艦可安裝一套,萬噸條約型巡洋艦可安裝兩套,反潛時通常2艘或4艘驅逐艦一組,同時還具有快速再裝填能力,一小時内能傾瀉數以百計的刺猬彈,炸得海面下的潛艇官兵精神崩潰為止。
1942年後,英美又引入大型飛機反潛,天氣晴好時可發現水面下30米内的潛艇,被發現的潛艇通常毀于飛機投擲的刺猬彈轟炸,即便不能炸沉德國潛艇,也能迫使對手越潛越深。除傳統目視探測外,還在飛機上安裝了大型探照燈、雷達等輔助觀察設施,使u艇夜間上浮充電也變得不安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