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因杭州g20峰會緣故,今天開始要帶大女兒出去外地逛逛,一直到9月7日返回,期間有關更新将不定時,數量可能也會減少,請各位多包涵……
6:15,72架防空戰鬥機分出60架向西北方向加速飛去,餘下12架在艦隊上空掩護以應付突發情況。
堀悌吉眯起眼睛看着空中的飛機數量變化,問道:“冢原君是打算先行截擊?”
草鹿任一點點頭,有雷達後,截擊已不再是特别困難的事,可十分方便地依照雷達指引攔住敵機群。這也是拖延敵機投入空襲的好辦法,但聽到雷達報告來襲敵機高達120架以上時,他的臉色又變得十分凝重。
這次投入空襲的美軍機群一共124架,依然由菲斯特中校擔任總指揮,編隊包括14架f4u,32架p-47,24架sbd,20架tbf、18架a-20輕型轟炸機和16架b-25中型轟炸機。科恩少将總結了昨日戰況,認為空襲要取得成功其關鍵之處在于讓戰鬥機部隊纏住敵軍,然後為攻擊機群打開通道。但看到前來截擊的敵軍戰鬥機比昨天多出不少時,菲斯特忍不住皺起眉頭,本能地預感到今天這一仗同樣不好打。
戰術是一天天進步的,美軍當然不會一成不變,面對前來截擊的軸心戰鬥機,124架的大編隊呼啦一下子一分為二,分成兩個規模相差不大的陣營,并分别向左右兩翼散開,左翼是p-47、tbf和a-20的組合,右翼是f4u,sbd與b-25的組合。該策略是菲斯特提出來的,他認為本方飛機速度不一,如果全聚集在一起飛,速度慢的容易将快的拖住,結果大家都快不起來,調整搭配後,速度相對較快的tbf與a-20在一起,速度相對較慢的sbd和b-25分在一起,編組更趨合理;另一點是本方飛機數量較多,分散後用小編隊突圍比集團突圍更容易。
這一戰術設想被科恩少将所接受,也為大多數飛行員認可,在面臨敵機截擊時就這樣執行了。但讓他始料不及的是,軸心機群居然很快也一分為二,分别轉向左右兩翼截擊,但對方不是平均分配:左翼分出40架bf-219,而右翼隻分到20架。
菲斯特根本就不知道左翼40架戰鬥機裡面全是日本飛行員,而右翼20架裡全是德國飛行員,美國人這一分兵反而便利了日、德戰鬥機分别對敵,減少了協同壓力,之所以右翼隻有20架,完全是因為擔任編隊指揮官的德國海航沃勒爾少校早已看出右翼敵機以雙發轟炸機和戰鬥機為主,除了sbd,他懶得投入更多力量去對付——他早就不是毛頭小夥子了,已過了熱皿沸騰的年代,看見敵軍戰鬥機非要撲過去将其擊落以證明自己,他要做的隻是擊落sbd們。
菲斯特所在的右翼機群邊打邊沖很快突破了德軍攔截,但左翼機群就叫苦不疊了——他們有70架飛機,卻要面對40架日本戰鬥機攔截,突破難度超過了昨天,雙方很快惡狠狠地對撞在一起。
下面以最高速度機動、時刻等候撈人的驅逐艦們看得清清楚楚,空戰雙方厮殺成一團,接連不斷有飛機掉落下來,間或有飛行員跳傘,由于這些驅逐艦對敵我雙方飛行員都費心捕撈,空中的美軍戰機也不想去攻擊他們——戰友當俘虜總比淹死在海裡強。
左翼的p-47雖然自身速度很快,但要費心掩護a-20和tbf,優勢發揮不出來,在付出14架p-47、7架a-20、9架tbf被擊落的代價後,左翼集群才沖破日軍攔截向前突進,但轉身回來的bf-219們繼續追上來展開厮殺。漸漸遠去的菲斯特在恍惚間認為日本飛機至少也被擊落了10架,但這完全是他的錯覺,剛才左翼美軍一共損失了30架飛機,日軍損失隻有區區5架,他看到那些正在“掉落”的飛機其實隻是日本飛行員完成攻擊後趁勢俯沖的行為,并非真的墜毀。
右翼德國戰鬥機群因數量略少,戰鬥進行得相對艱苦,不過他們很快得到了在艦隊上空掩護的其餘12架戰鬥機接應,場面一下子扳回來一些,前後總共損失4架飛機,擊落了6架p-47、8架sbd和2架b-25。外圍截擊戰雙方的交換比是46:9,考慮到雙方數量差異相對昨天略低,比起50:8的戰果來美軍其實已略有進步。
大規模機群截擊分散後,就開始個别厮殺,美軍機群按照事先約定的目标優先對灘頭陣地進行猛烈轟炸,大量航空炸彈傾瀉下來,灘頭頓時陷入一片火海,四處都是飛舞的彈片在肆意收割陸戰旅官兵的性命,但菲斯特很快察覺了問題:看上去轟炸場面很猛烈,實際上松軟的沙土地對炸彈起了緩沖效果,很多炸彈投下去居然不炸,即便爆炸的那些也被吸收了大量沖擊力,再加上剛才機群截擊時德軍官兵已有意識地分散并就地趴倒,轟炸效果不如預料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