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安全返回的徐三刀等人,提前回到集結點的胡彪,也顯得長松一口氣。看着趙顯遞來的幾封電報,胡彪當即下令回電,同時給等待消息的營部主力發布命令。
得知教導總隊主力,已經在炮擊開始後不久,便從東南方向展開突圍。對于桂率真的果斷,胡彪意外之餘也很欣慰。他知道,有些事情已經在發生着改變。
當着劉國統跟劉全的面,胡彪把這封電報交給兩人過目,也很直接的道:“雖然桂将軍臨走前,已經命令你們臨時接受我的指揮。可這個命令,你們可以不遵守。
好歹咱們也并肩作戰過,有件事我必須告訴你們,那就是進城之後,我不會率部離開,相反我會在城裡跟小鬼子打巷戰,直到城中百姓都安全逃離之後再走。
有件事,早前我也跟你們總隊長說過,那就是日軍新上任的司令官,已經秘密下令進攻金陵的部隊,進城之後秘密處決所有俘虜的戰俘跟平民。
他們試圖用屠城的方式,來逼迫跟恐吓我們的政府投降,結束這場在他們看來會很漫長的侵略戰争。留下,意味着九死一生,甚至十死無生。何去何從,你們自己拿主意!”
聽到胡彪說出的話,得知總隊主力已經提前突圍,劉國統跟劉全等軍官,多少都覺得有些惶恐跟不安。那怕知道這是突發情況,可他們内心都有些酸楚。
即使桂率真給胡彪發了電報,将這兩支部隊的指揮權,交由胡彪暫時指揮。可對警衛一連跟三旅五團餘部的軍官們而言,他們依舊有種被抛棄的感覺。
“長官,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其實早前奉命堅守陣地時,我們已經做好與陣地共存亡的準備。現在能活着下山,也全賴長官營救,我堅決服從您的命令!”
雖然對胡彪不太了解,可劉國統很清楚,如果進城後立刻追趕突圍的大部隊,或許他們能夠跟主力彙合。可欠胡彪的救命之恩,他們又如何償還呢?
重要的是,胡彪已經告訴他們,接下來金陵城有可能發生的事。做為軍人,出身教導總隊的劉國統等人,也被灌輸不少保家衛國的思想。此時離開,跟當逃兵有何區别?
讓劉國統等人意外的是,聽到他們說出的話,胡彪卻很認真的道:“在這件事情上,我不希望勉強任何人。願意留下的,必須是心甘情願留下,而不是所謂的命令。
生命面前人人平等,你們不能輕易替士兵做主,因為這關系到他們的生命。此次來金陵,我已經做好為國捐軀的準備,我帶來的部下也是如此。
不知你們是否聽過一句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每個人的生命隻有一次,我們都必須做出慎重選擇。對我而言,即便戰死,我也死而無憾!”
從這番話裡,劉國統等人感受到胡彪的誠意及同日軍決一死戰的意志。相應的,他們也第一次感受到,胡彪并非以指揮員身份跟他們下達命令,而是同他們商量。
對軍人而言,士為知己者死,有時往往就是這麼簡單。胡彪在乎他們的生死,他們往往都不惜以死相報。相比出城當逃兵,劉國統等人覺得,甯願跟胡彪留盡最後一滴皿。
等劉國統跟劉全召集部下,傳達胡彪的命令時。這些幸存下來的官兵,無一例外都選擇留下。即便有人内心想走,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也不敢表達真實想法。
從衆心理跟效應,在這一刻展露無疑!
同樣決定留在金陵的陳恭樹等人,原本正準備撤往**潛伏下來。結果收到胡彪發來的電報,陳恭樹也一臉難以置信的道:“這家夥,瘋了嗎?”
城中此刻集結的部隊,都拼了命想盡快逃離金陵。可胡彪發來的電報中,卻告知他即将帶領五團餘部回城,并決定在城中跟小鬼子打巷戰,替百姓轉移争取時間。
這種做法,雖然很值得欽佩,可在陳恭樹看來完全是瘋子的行為。隻是感慨過後,陳恭樹很快道:“立刻發動人手,把城中能找的醫生還有藥品,全部都給我找來!”
“處長,這個時候,那還找的到醫生啊!至于藥品的話,城中幾座醫院估計能找到一些。”
“那就立刻去找!藥品、物資還有武器彈藥,所有能用的物資,都給我找來。既然胡中校他們想瘋一次,那咱們也陪他們一起瘋。就算死,也不枉今生了!”
發來的電報中,胡彪委托陳恭樹想辦法,搜集一些藥品還有食物,其次就是儲存在城中帶不走的物資彈藥。總之,一切對部隊作戰有用的物資,都可以全力收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