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紹,你天生應該入朝為官啊,有這樣的文采何愁不能封侯拜相”李沆勸說道。
“鳳郎志不在此,何況做個商賈或許比王侯作用更大”何紹當然不敢明說他要當首富。
“這樣的說法我倒是第一次聽,你具體說說看”
“官者,以律牧民,臣民各安其份天下承平。
賈者,以利引民,廣開商路貨通南北緻天下繁榮。
自王亥始,曆朝曆代都認為商人低買高賣,多買低賣,近買遠賣,不事農桑投機取巧,因此市利以重稅以充國庫。
在我看來,變貴賤,調餘缺,度遠近并非真正的商賈,這一類人究其根本隻為利己。
真正的商賈,獲益的永遠是所有人,國得其便民得其利。”
“好一番官商論發人深省”李沆盛贊。
“紙上談兵罷了,此次前來是實在忍受不了衙門刁難,還請李相為我做主”感覺時機已到,何紹也進入了主題。
“既然你是要使國得其便民得其利,利國利民老夫當然要管”
何紹将稅吏開假稅引,又收取十幾種雜稅的事情說給了李沆。
“老夫雖主事政事堂,但稅吏方面一向都是三司使主管,你口中的除陌錢、關津稅老夫記得鹹平二年就已經廢除了,難道記錯了?”
李沆有些拿捏不準,但他知道一個普通的商戶繳一千多貫的賦稅,并且被扣押價值不菲的幾船糧食這絕對不正常。
“李忠,你去政事堂把三司使請來”
三司使負責為大宋管理财政收支、租賦與鹽鐵專賣事務,雖無宰相之名卻又宰相之權,又稱計相。
都商稅院隸屬太府,而太府又歸屬戶部,戶部的直系上司便是三司使。
修政坊與皇宮毗鄰,沒用多久三司使便來到了李沆府上。
“太初公,您找我?”
來人年近四旬身高七尺膚色微黑,一雙眼銳利有神,站在哪裡自帶三分威嚴。
“平仲,請坐吧”
宋人之間平時都是以官職為稱呼,而這兩人卻直呼字号顯然關系很好。
“何紹,這就是三司使寇準寇平仲,你可以把你的事情說給他聽”
“寇準?這是寇準?”
何紹腦子裡不斷回蕩着這個名字,如果談及宋朝有幾個繞不開的名字,寇準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蘇轼才高,楊延昭武硬,那眼前這位就是又高又硬的代表。
“除陌錢與關津稅在鹹平二年被蠲免,取而代之的是三十稅一的市籍租,都商稅院的人都應該知道”寇準态度肯定。
“這是這幾日我專門留下的一些稅引,您看”
何紹取出那張稅引遞了過去,寇準看完後也發現了問題眉頭微皺。
“這裡的稅名有大半已經被取消了,身丁稅也沒有這麼多”
“這張稅引先放在我這裡,我會核查下去。
但是你那幾船糧食是要不回去了,稅務核查以引為憑,你之前的稅引都無官府紅印也就無從查起,這也算是給你一個教訓吧。但我可以保證,隻要你沒有偷逃賦稅便不會再有人找你的麻煩”
請動了三司使,雖然損失不小但确保了以後不會有人來找麻煩,這件事冰不完美但也算沒有了後顧之憂。
剩下的問題就是重新購糧,何紹算了算,他現在的錢已經花的七七八八購糧都有些困難。
“平仲啊,政事堂悶熱的很,既然來了就在我這裡清涼,一起吃個瓜”
正事處理完,李沆又笑着邀請寇準休息一下。
“今年的天氣格外炎熱,已經是八月熱氣還沒有絲毫下降,往年夏天政事堂和其他衙門的配冰從來不斷,今年宮中的冰窖所存之冰也不剩一二了”寇準擦了擦汗,拿起瓜也不客氣。
“除了陛下寝宮,後宮的冰也已經斷了七八天了,今天看下邊送上來的塘報,從入夏到現在已經有幾十個人死于熱毒了”李沆歎了口氣有些惋惜,但人力又怎能抗天。
聽着寇準與李沆兩人閑聊李沆,正愁沒錢購糧的何紹突然想到了一個來錢的好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