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晚清之亂臣賊子

第四十章 峰回路轉

晚清之亂臣賊子 潇騰 3801 2023-04-12 01:03

  (PS:新人新書新上傳,求點求票求收藏。)

  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捐班老買辦吳健彰倒黴的時候,朝廷上下不但沒有一個人搭理他,落井下石的折子還要多少有多少,高呼把他抄家滅門的清流禦史也比永定河裡的王八還要多上幾隻。

  而到了清流領袖翁心存倒黴的時候,盡管鹹豐大帝都已經怒吼翁心存其罪當誅了,查辦翁心存的欽差大臣還是鹹豐大帝面前的大紅人肅順,上折子為翁心存求情喊冤的還是數不勝數,其中的主力除了清流禦史和翁心存的同鄉同年外,還不乏朝廷大員,甚至軍機中堂,就連正在湖南主持圍剿太平軍大事的軍機大臣賽尚阿都上了折子為他求情,懇求鹹豐大帝網開一面,放翁心存一馬。

  軍機大臣中營救翁心存最熱心的是穆蔭和麟魁,這兩位爺不但與同朝為官的翁心存交情極好,又都是今年才進軍機處的主,平地起房根基還不穩,一陣稍微大點的風都有可能把他們吹倒,正急需紮穩根基和百官支持。而翁心存為官三十年,多次提督學政主持鄉試,門生弟子滿天下,是朝野公任的清流領袖,在禦史言官中極具影響力,這個時候拉翁心存一把,自然是等于賣了一個大人情給京城裡那些專靠刀筆吃飯的禦史言官,對穆蔭和麟魁的清譽有着無窮好處,所以隻要逮着機會,穆蔭和麟魁就一定會在鹹豐大帝面前替翁心存說好話,求鹹豐大帝對翁心存從寬處理。

  很可惜,翁心存這次闖的禍實在太大,穆蔭、麟魁和文武百官再怎麼替他求情都作用不大,為洋人屯兵大沽口一事急得嘴皮起泡的鹹豐大帝死活不肯松口寬恕翁心存,而再到了翁同書和宋晉被吳超越陷害後,鹹豐大帝也就更加惱怒翁心存父子,更加不肯對翁心存從寬處理了。

  還是得道多助這句話,正當穆蔭和麟魁等人對營救翁心存一事逐漸絕望的時候,鬼子六領着吳家祖孫趕赴大沽口與洋人談判的同一天,一道彈劾奏折卻突然送進了軍機處——巡街禦史範會彈劾吳健彰縱容其孫吳超越當街行兇,在崇文門重地以洋槍威脅稅吏!而很湊巧的是,這道折子又恰好被從來就看吳家祖孫不順眼的穆蔭首先看到,但穆蔭在驚喜之餘也沒急着遞交給鹹豐大帝,而是暫時扣下,準備等鹹豐大帝心情十分不好的時候再呈請禦覽,先讓鹹豐大帝發吳家祖孫的火,然後再乘機為翁心存開脫求情。

  機會很快就來了,十七日傍晚,負責保護鬼子六的禦前侍衛阿克丹突然送來急報,說是鬼子六不聽勸阻,隻帶了二十名沒有任何武裝的随從就去了大沽口炮台和洋人談判。首先看到這道急報的祁寯藻不敢怠慢,第二天剛一上朝,祁寯藻馬上就把情況報告給了鹹豐大帝,結果這麼一來,鹹豐大帝馬上就龍顔大怒了。

  “糊塗!奕訢辦事為何如此糊塗?洋人要他怎麼做他就怎麼做,失了國體不說,萬一洋人乘機把他扣下,逼着他在條約上簽字怎麼辦?洋人如果逼着他賠款幾百萬兩銀子,他也簽字了怎麼辦?這個奕訢,簡直糊塗透頂!”

  聽着鹹豐大帝的咆哮,滿朝官員個個面帶愁色,都害怕鹹豐大帝的六弟被洋人武力逼迫,在朝廷絕不可能接受的條約上簽字,到時候就象《穿鼻條約》割讓香港一樣,朝廷就算不願意承認最後也隻能是捏着鼻子認帳。而鹹豐大帝卻是益發的怒不可遏,又大吼道:“立即拟旨,讓奕訢馬上給朕回軍糧城,在大清軍隊的保護下和洋人談判!混帳東西,這樣的小事還要朕替他操心,簡直無能!”

  朝臣唯唯諾諾的領旨,然後僧格林沁站了出來,向鹹豐大帝啟奏道:“萬歲,這事也不能完全怪六王爺,他畢竟年輕,又是第一次和洋人打交道,一時疏忽情有可原。可恨的是那吳健彰,和洋人打了那麼多年的交道,熟知洋人的暴虐蠻橫,竟然也不攔着六王爺,其罪可誅!”

  

  鹹豐大帝神色不善的點頭,對吳家祖孫反感又生,接着麟魁也馬上跳了出來,神色緊張的說道:“皇上,恕微臣說句不極力的話,如果六王爺去洋人控制的大沽口炮台談判是吳健彰和他的孫子暗中慫恿,那這事恐怕就更危險了。”

  聽到這話,鹹豐大帝比吳超越還要幹瘦幾分的臉上肌肉一跳,也馬上開始擔心吳家祖孫暗中和洋人勾結,故意慫恿鬼子六去大沽口炮台做砧上魚肉。而再暗罵了一句六弟無能後,鹹豐大帝也就喝道:“記住,恭親王如果有折子送來,不管什麼時候,都必須要立即送到朕的面前!”

  随着幾個軍機大臣答應的同時,穆蔭難免也有些後悔沒把那道和吳家祖孫有關的折子帶在身邊,錯過了一個火上澆油的大好機會。不過穆蔭也沒怎麼過于惋惜,因為穆蔭相信,鬼子六和洋人談判的事絕不可能順順利利,自己還有的是機會替翁心存父子報仇雪恨!

  連穆蔭都沒有想到下一個機會能來得這麼快,散朝後,一幹軍機在首席軍機祁寯藻的率領下才剛回到軍機處,屁股都還沒有坐穩,一幫子軍機章京也還沒有逐一見禮完畢,一道鬼子六的加急奏折就已經送進了軍機處。而祁寯藻接過折子打開才看得幾眼,馬上就連聲叫苦,“糟了,這下子事情更難辦了。”

  “祁大人,為什麼事更難辦了?”另一個軍機大臣彭蘊章趕緊問道。

  “洋人的胃口比上一次更大。”祁寯藻愁眉苦臉的回答道:“不但逼着我們大清開放長江航線,包括漢口和九江在内的十個通商口岸,還把賠款提高到了兩百萬兩紋銀,恭王爺不敢做主,隻能請旨是否簽字。”

  “洋人為什麼要提高賠款和增開通商口岸?”彭蘊章大驚問道。

  “折子上沒說。”祁寯藻搖頭,說道:“恭王爺隻是說洋人給了我們兩個選擇,一個是接受之前的條件,開天津通商和允許他們在京城建立大使館,一個就是接受現在的條件,不開天津和不建大使館,增開五個通商口岸和增加賠款。”

  “洋人這是看準了我們的弱點啊。”彭蘊章叫起苦來,“其他的條件或許皇上還能答應,惟獨這開放天津通商和在京城建大使館,皇上絕對不可能答應啊!”

  祁寯藻苦惱的點頭,也承認洋人這下子是瞄準了大清朝廷的弱點下手,而旁邊的穆蔭在同樣震驚之餘,也很快回過神來,眼珠子一轉就趕緊提醒道:“祁大人,皇上有旨意,六王爺的折子,要馬上呈遞到他的面前。”

  祁寯藻再次點頭,忙安排衆人留守軍機處,自己則去求見鹹豐大帝轉遞奏折,穆蔭一看這次機會更好,忙說道:“祁大人,我和你一起去,正好我也有一道折子必須呈請皇上禦覽。”

  遞這道折子肯定要面對鹹豐大帝的怒火,祁寯藻正巴不得有人替自己分擔,自然也就沒有拒絕,穆蔭則趕緊拿出那道彈劾吳家祖孫的折子,随着祁寯藻匆匆進宮求見。

  祁寯藻和穆蔭見到鹹豐大帝時,鹹豐大帝正在用午膳,見祁寯藻等人進來,鹹豐大帝還趕緊放下筷子,神情緊張的問道:“怎麼樣?奕訢在折子上說了什麼?”

  知道鹹豐大帝肯定會龍顔震怒,祁寯藻連話都不敢多說,隻是戰戰兢兢的把折子遞給太監,讓太監轉呈到鹹豐面前。而看到祁寯藻這副模樣,鹹豐大帝也已經猜到情況不妙,趕緊接過折子打開一看時,沒看得幾眼,鹹豐大帝面前的碗筷就一起飛上半空了,“洋鬼子!欺朕太甚!欺朕太甚!”

  祁寯藻、穆蔭和在場的太監全都雙膝跪下了,額頭貼地都不敢去看鹹豐大帝的震怒表情,鹹豐大帝則是怒吼不斷,“是可忍,孰不可忍!傳朕旨意,敲鐘,叫大起,朕要向這幾個洋鬼子國家宣戰!和他們拼一個你死我活!”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