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丁奉,見過黃将軍!”小将見禮。
丁奉,字承淵,廬江安豐人。
因年少,又是老鄉關系,為了避免落人诟病,他被安排跟在周瑜身邊學習、磨煉。
此次張纮外出,就是由他負責護衛工作。
面對略有懷疑的黃蓋,張纮在離去之時暗道:“丁承淵是大王發掘的人才。”
“素聞大王知人之名,還未曾見識過。”
黃蓋的好奇心一下就被拔了起來,将兩千人托付給丁奉,囑咐道:“糜家安全,便交給你了。”
“将軍放心!”年少的丁奉有些激動。
丁奉領兵往東去了朐縣,張纮往北回見周瑜。
而黃蓋則關上了郯縣的城門,準備跟孫權死磕到底!
下邳,孫權已通過孫邵逃回的手下得到了消息。
與此同時,張纮的信和孫邵的鼻子也送到了他跟前。
“張纮匹夫,黃蓋老賊!”
孫權震怒。
張纮是從自己手中僥幸逃脫的該死之人。
而黃蓋呢?連他頂頭上司孫贲都在自己手上,他竟敢明着跟着自己硬磕?
“孤必殺此二賊!”
孫權咬牙切齒,獰聲問道:“琅琊對峙多日,夏侯惇可有信來?”
“夏侯惇等人坐實徐琨周瑜缺糧……他們手中糧草已将耗盡,接下來還需糜家調度方可。”張昭道。
“既知糧草将近,為何還拖沓至今?”孫權哼了一聲:“十幾萬大軍,還怕了幾萬連肚子都填不飽的人嗎?”
丹陽之事,他顯然丢在了腦後。
“擊垮程普,應就在這幾日之間。”張昭道。
孫權登時離座而起,負着手在殿内徘徊。
猶豫之後,他冷聲道:“正好!孤也出手,奪下東海,徹底斬斷周瑜的希望!”
“大王。”張昭提醒:“莫要忘了孫贲。”
孫權嘴角勾起一個冰冷的弧度:“自然。”
孫贲配合,他可以用最小的代價,達到自己的目的!
很快,他再次讓人請來了自己的大堂哥,直接向孫贲提出了要求:“大兄,您速拟書信一封,傳于黃蓋,使他讓出道來,我好率軍支援公瑾。”
孫贲眉頭一皺,道:“此事不可太急促。”
他也擔心,孫權突然來一手陰的。
“不急不行了!”孫權搖頭,歎氣道:“公瑾缺糧,夏侯惇迎面逼來,再拖下去,隻怕琅琊都要失了。”
“真到了那時候,一切都晚了!”
“先助公瑾解決夏侯惇,挾此功回身解決叛逆,才是明智之舉!”
面對孫權的循循善誘,孫贲還保持了最後的理智:“容我再考慮考慮。”
“大兄!”
孫權極力克制自己的殺意,握住孫贲的手:“不能再拖了,再拖一切都遲了!”
“倘若公瑾等人徹底兵敗,夏侯惇等人便出現在我們北面,到時候我們便不可能肅清家中叛逆!”
“疑而不決,您是不相信我嗎?”
孫贲遲疑許久,終于松了口:“可以,我答應你!”
孫權大喜。
“但我有一個條件。”
“大兄但說無妨。”
“所有兵馬,皆需聽我調度。”孫贲目視孫權,道:“你先前說過,在徐州的兵馬,皆是你心腹,他們應當會遵從。”
讓人意外的是,孫權竟然沒有拒絕,含笑點頭:“大兄指揮兵馬,我自然放心,願随軍同行。”
“可!”
孫贲也露出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