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陛下最近心情非常不美麗。
貞觀初年,年輕的唐帝國迎來了最險峻的時刻,突厥兩次進犯中原。
自推行新政以來因為牽扯着五姓七望的巨大利益,遭到了幾大家族的極力反對。
隴右多年缺鹽,将士們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再加上安徽,河南等地接二連三的災荒水患,讓李二陛下每日寝食難安。
李二陛下不拘一格用人才,對人材的使用及領導達到了極高的境遇;他獨具慧眼,看到了個人力量的不足,充分認識到君王如石、良臣如匠,方有美玉問世,對大臣的各項進步之言豁達地予以采納
最近李二陛下關心的是科舉考試制度的問題。
在唐朝,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诏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朝許多宰相大多是進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一個是鄉貢。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而送往尚書省受試者叫生徒。
明經、進士兩科,最初都隻是試策,考試的内容為經義或時務。後來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義。所謂帖經,就是将經書任揭一頁,将左右兩邊蒙上,中間隻開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經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與墨義,隻要熟讀經傳和注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進士科得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常科考試最初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後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稱“權知貢舉”。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曰狀元或狀頭。同榜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園探采名花,稱探花使。要集體到杏園參加宴會,叫探花宴。
唐代取士,不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薦。因此,考生紛紛奔走于公卿門下,向他們投獻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禮部投的叫公卷,向達官貴人投的叫行卷。
李二陛下最近正是為這投卷的事情煩惱。
雖然投卷确實能起到發現挖掘人才的作用,但是弊端也非常明顯,造成的後果就是豪門貴族把持知識的大門,逐漸形成了統一的利益鍊。
李二陛下曾經不止一次的思考過,如果一個鄉野小子,一個非常有文化,有能力的鄉野小子,因為不懂人情世故,找不到投卷的大門,會不會從此與朝堂擦肩而過?那麼如此,大唐每年要流失多少這樣的能人志士?百姓又會損失多少清正廉明的好官?
又或者一個潔身自好,一身正氣的少年投身的貴族的大染缸裡,不出三五年,誰能保證被染成什麼顔色?
這個問題就像孫悟空的緊箍咒一樣,将李二陛下的腦袋整得特别難受。
李二陛下有個最大的願望,希望天下的百姓都讀的起書。
推行全國統一的教育制度,什麼豪門貴族和寒門弟子都享受一樣的教學質量。
願望相當美好,現實實行起來難度系數不是一般的大,先不說去哪裡找那麼多先生?就是找到那麼多教書先生,他們的教書質量怎麼保證?
李二想到這裡頭就隐隐作痛。這個時候殿外的小太監低聲說道“皇上,皇後娘娘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