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對于方容這個以米為主食的人來說,米當然是非常重要的食物了。
将麻線固定好了之後,方容就開始用提前準備好的米漿開始刷麻線了。
米漿也要講究一個度,所以方容在它的準備上面非常的盡心。
漿糊她準備的是新鮮,濃度适中的。
因為刷米漿是一件非常耗費體力的活,所以這一項工作就是江墨和修爾來做的,方容隻是負責演示了一遍。
蘸上米漿在往麻線上面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力度。
下手要平穩,不可以抖動,要細緻每一根紗線都要均勻的刷上米漿。
不能夠讓紗線出現松裂的迹象,要是出現了這樣的情況的話,那麼就代表那些紗線是做的不好的,失敗了的。
刷漿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也是不在少數的。
基本上要花接近一天的時間來來回回的刷漿,知道刷漿了之後的紗線幹了就可以開始織布了。
編織是織布中的重要一環。工藝要求高,丢梭推扣的力量要求均勻,布的平面邊沿要織得平順,伸展,無破。
編織這一步非常的重要,編制技術的高低直接決定了織出來的布質量的高低。
将每一根紗線穿到筘闆裡面之後就可以開始織布了。
利用梭子還有經緯線,将一根根細小的紗線織的排列緊密,最後織出來的布方方正正,結結實實的,中間的縫隙不會特别的明顯。
将布治好了之後,接下來就開始了另外一步非常關鍵的步驟了。
那就是洗原紗。
将原紗包好之後,用幹淨的石頭壓在原紗上面,然後一直對原紗進行敲敲打打。
讓這些新做好的布變得更加的柔軟和舒服。
再進行一次簡單的漂白,印花着色什麼的,曬幹後的布就成為了非常好的麻布面料了。
因為方容沒有什麼經驗,所以在做麻的過程之中屢次受挫。
先是沒有将麻線分的足夠的細,導緻後面的麻線太大,根本就織不了布,又或者是在進行刷漿演示的過程裡面沒有把握好分寸,讓有些麻線直接報廢了。
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在他們一次一次不放棄,堅持探索之中,終于是做成了他們的第一匹布料。
雖然這第一匹布料非常的粗糙,各個紗線之間的孔洞非常的明顯,布料也不結實,用力一扯就散開了。
但是方容他們還是為此感到高興,因為就算是現在的做好的布料是不成功的,是不合格的,但是也表示他們有這個能力可以織布。
隻是技術還不夠熟練,但是這個沒有必要擔心。
所謂熟能生巧,相信之後他們做的布料一定會越來越好。
因為這次準備的苎麻纖維很多,所以方容打算乘勝追擊,利用這些沒有用完的苎麻纖維多練習幾次。
直到做出很完美的布料,這樣她也才有更大的說服力去宣傳這個布料。
原本已經很欣喜的路絲和光越在看到方容還在不斷繼續的練習這一門手藝之後,也不敢懈怠。
抓緊時間和方容一起練習,因為每一次織布都差不多要花費一天的時間,效率很低,而且每一次都還不一定能夠熟練的掌握住如何織布的那個度。
也就是說如何将小小的細細的紗線織為牢牢的布料,所以她們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去探索,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