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秀才的逆襲

秀才的逆襲 第四百三十七章 松江失陷(求訂閱,求月票)

秀才的逆襲 任國成 4370 2024-02-10 18:17

  ps:緊急忙慌的趕出一章,差點過十二點。為了全勤,我也真是拼了。

  當任思齊得到清軍到來的消息時,已經是七月七日。嘉定百姓的撤退已經接近結束。在閻爾梅和黃淳耀等人的賣力宣傳下,嘉定城中的百姓已經接受了守不住的事實。其實李成棟攻陷嘉定進行的大屠殺已經吓壞了很多人,現在來了更加兇殘的八旗兵,想想将來假定淪陷後的情景,很多百姓都不寒而栗,也不用崇明軍多勸說,一家家的主動開始撤離。

  大部分嘉定百姓選擇了去鄉下避難,畢竟故土難離,很多人不願去偏僻的崇明島上過活。可能一部分人還打着等風頭過後重新回到城中的主意,畢竟清軍不可能殺掉所有人,他們也需要有人給他們納糧納稅。雖然說以後肯定會被逼迫剃頭,可是和性命相比剃頭又算不得什麼了。

  而堅決不願剃頭的百姓則選擇了跟着崇明軍回到崇明島,據閻爾梅估計,最終跟着到崇明的有五萬餘人,其中多數是新募士兵的家屬。

  大量的情報不斷傳來。就在七月七日清軍攻破了昆山城,帶領昆山反清的将軍王佐才被殺,清軍屠城,百姓死傷兩萬多人。參與舉義的勳陽撫院王永佐、翰林院編修朱天麟、名士顧炎武、歸莊等人逃走。

  攻破昆山之後,博洛統率着大軍順着婁江水陸并進,往太倉州而來。訓斥了防守不利緻使倉城被攻破數十萬石糧食被搶的張天福,抽打張天福二十鞭子,責成他戴罪立功。然後以張天福為先鋒,大軍直接往嘉定而來。

  然而當張天福軍趕到嘉定之時,發現嘉定已然是一座空城。

  博洛分出三千八旗一萬綠營給随性的李率泰,讓他帶兵去鎮壓常熟的舉義,然後往江陰和豫親王多铎會合。自己則統帥大軍攻向松江府。

  數萬清軍過境,猶如蝗蟲一般,嘉定松江各地的百姓算是遭了秧。在富裕的江南行軍,清兵完全沒有帶給養的概念,大軍行進都是就地補給。所謂的就地補給也就是直接從百姓手中搶糧,逼迫的無數的百姓攜家帶口逃入了湖泊河蕩之中,這使得盤踞在澱山湖的馬良實力暴漲,手中掌控的兵力一日多過一日。不過馬良謹記任思齊的命令,隻是埋頭發展勢力,沒有做出試圖阻止滿清大軍的舉動。

  七月十三日,清軍攻占青浦縣,屠殺百姓兩萬餘人。聞聽青浦失守,松江城中守軍領袖沈猶龍陳子龍等慌亂成一團,命令往四下裡發出,責令吳淞副總兵吳志葵鎮東伯黃蜚帶兵回援松江。

  吳志葵和黃蜚本來帶着軍隊去攻打蘇州,随之派出的先鋒副将魯之瑀輕松被李率泰帶兵擊殺。二人再不敢攻打蘇州,而是選擇退回了松江,駐紮在松江城西數十裡的柳湖。然而面對數萬氣勢洶洶的清兵,吳志葵和黃蜚根本不敢帶兵入松江城,而是選擇了在城外試圖進行騷擾。

  于此同時,松江城中的沈猶龍等人給金山衛也發出了命令,命令金山衛參将侯承祖帶兵增援松江。然而當初侯承祖和馬良去松江時被沈猶龍等人拒之門外,現如今又如何肯再去增援。

  侯承祖不肯去松江,駐紮在胡家港堡城的馬應魁更加不肯了。到達胡家港城堡這一個多月來,以此為據點,馬應魁發展的很快。在同盟會職方堂文吏的協助下,很多士紳選擇了和崇明方面合作。大量的糧食棉布及其他商品通過胡家港城堡運往崇明,已經成為了崇明掌控的一個重要據點。

  與此同時,馬應魁也沒有忘記軍隊的發展,經過一個月的訓練,他屬下兩千多士兵已經頗為精銳,又從胡家港附近軍戶中招募一千多人,現在他手下兵力近五千人,又是一個完整的鎮了。

  因為手中有錢,胡家港崇明軍士兵的裝備精良、待遇良好,最低級的士兵每月也有一兩五錢的饷銀,還沒有軍官克扣。良好的待遇吸引了大量的金山衛士兵前來相投,侯承祖等人阻也阻不住。這也使得雙方的關系越來越差。侯承祖不願發兵救援松江城的一個原因,就是害怕馬應魁趁機奪了金山衛。

  當然馬應魁也不是沒有這個想法,可是任思齊已經給了他嚴令,埋頭發展勢力,隻要金山衛不降清,對金山衛就不用理會。

  往各處請求援軍,卻沒有人肯理會。由此可見這批士紳的人緣。

  當六月份剛起事時,很短的時間内沈猶龍等人就掌控了松江府三縣。可也因為勝利來的如此之快,使得他們膨脹了起來。不僅把較有戰力的吳志葵黃蜚二人打發到了蘇州,就連金山衛侯承祖和崇明軍馬良兩部都不許入松江城。也許在這些士紳們眼中,武将都不可信。把松江府完全看作了他們的禁脔。

  在占據松江這一個月來,沈猶龍等人也确實做了一些事情,招募了不少士兵,征調大量糧饷。可是文人帶兵,能帶好才怪了。

  不過盡管沈猶龍等人諸多的缺點,可是他們的氣節卻沒得說。當得知清軍大舉來攻之時,沈猶龍立刻分派軍務。将守城任務分委給中書舍人李待問、原麻城縣知縣單恂、原羅源縣知縣章簡和舉人張壽孫,命他們統率義軍,分守四門。此時城中尚有士兵五千餘人。

  博洛帶領大軍攻陷青浦縣城後,并沒有直接攻向松江,而是選擇了先消滅駐紮在柳湖的吳志葵和黃蜚部。

  此時吳志葵和黃蜚還擁有戰船五百多艘,其中不乏千料大船,士兵兩萬餘人,但是士兵的裝備極差,絕大部分士兵根本沒有盔甲,很多人破衣爛衫手中拿的也隻是刀槍這樣的武器。松江府乃是天下有數的富裕之地,而明軍士兵卻非常貧窮,簡直如叫花子一般,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絕大的諷刺。

  近四萬清軍達到柳湖附近,面對強大的八旗兵,吳志葵和黃蜚哪裡敢主動迎戰,隻是在柳湖之中紮下營寨,坐等清軍來攻。

  而博洛也沒有急着去攻打,而是四下征集了數千艘小船,然後以小船堵塞了柳湖兩端的水道,使得盤踞在湖中的明軍進退不得。

  博洛下令綠營兵田雄張傑等人乘坐小船水陸兩路,對柳湖中的明軍發動瘋狂的進攻。

  田雄張傑俱都是原來靖國公黃得功的部下,長期駐紮在長江邊,對水戰并不陌生。而田雄的部下是綠營兵中戰鬥力較強者,投降了滿清之後,經過滿人的調教,綠營兵煥發出了遠勝在明朝時的戰鬥力,因為隻要大戰畏縮不前,督戰的八旗兵的屠刀就會降臨到他們頭上!

  在綠營兵的瘋狂攻擊下,柳湖的明軍大敗,很快被殺得潰不成軍,而兩頭的水道又被清軍堵塞,使得他們逃都無處可逃。

  戰鬥打了一天,明軍的水寨被清兵很快攻破,吳志葵和黃蜚帶兵撤退,卻被大隊的綠營兵圍住,二人先後被擒。

  兩萬多明軍最後能逃出去的不到三千人,這批明軍後來逃到了澱山湖,歸于馬良屬下。

  擊潰了柳湖的明軍之後,博洛下令殺掉敢于抵抗的明軍俘虜,上萬被俘的明軍在柳湖被殺,鮮皿染紅了整個湖面,而明軍的首領吳志葵和黃蜚二人也同時被殺。松江名士夏允彜是吳志葵部的監軍,柳湖兵敗後僥幸逃出,後來得知松江城也被攻破的消息之後,于絕望中投松江塘自盡。

  擊敗了柳湖的明軍之後,博洛令部分綠營兵僞裝成吳志葵的部下,逃到松江方向,口稱吳志葵戰敗逃回。松江城内的沈猶龍等人不妨有詐,下令打開城門,接應外面的明軍入城。于是乎,清軍順勢殺入城中。

  城内預伏清軍間諜,都僞裝為黃蜚軍士,到此大呼上城,拔去明軍旗幟,換上清軍旗幟,守軍領時陷于混亂。清軍一擁而入,就勢奪占松江府城,城内義軍和清兵展開激烈巷戰。沈猶龍于慌亂中沖出,中箭身亡。

  城内的士紳們大多被清軍斬殺,部分人自盡。

  幾社名士、原兵科給事中陳子龍僥幸從西門逃出,和夏允彜的兒子夏完淳逃向尚在明軍治下的吳淞城。

  攻破了松江城之後,博洛又分兵打下了上海縣。而聞知松江城破,上海縣的明軍早就棄城而去,逃向崇明去了。

  占據了松江府一府三縣之後。貝勒博洛留蘇松提督吳勝兆帶兵駐守松江府,剿滅尚且盤踞在金山衛的明軍。自己則帶領大軍攻打吳淞口的崇明軍去了。然而到達吳淞口之後,發現吳淞城的明軍早已撤退而去,城内的一切搬去一空,就連吳淞城堡的城牆都被拆的七零八落。因為沒有水軍,不具備攻打崇明島的實力,博洛隻得領軍離開了吳淞口,往江陰而卻。因為此時整個江東四郡的抗清義軍基本上都被撲滅,可是小小的江陰城卻依然沒有拿下。而清軍已經在江陰城下折損了數萬人。

  任思齊之所以選擇全面撤退,自然有他的考量。因為他覺得現在的崇明軍還不具備和清軍硬拼的實力。若是強行防守吳淞城,雖然也能消耗一部分清軍的兵力,可是沒有太大意義。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樣的事情對崇明來說沒有多少好處。

  現在對崇明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時間。隻要再有數月的時間,又一批新兵将訓練出來。隻要崇明能夠訓練出五萬精兵,并且裝備上精良的武器,就有了和清軍叫闆的實力。若是能擁有十萬大軍,則可以圖謀整個江南。而以崇明現在的發展勢頭,這一天不會太遠!

  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理解任思齊的想法,比如剛入崇明島的陳子龍和夏完淳二人,就天天逼迫着任思齊出兵。

  能得到陳子龍和夏完淳這樣的名士,任思齊一開始是非常的興奮的。越來越多的文人名士投到崇明,象征着崇明的蒸蒸日上。而據沈廷揚所說,陳子龍此人有大才。

  陳子龍崇祯十年進士,從小就是天才人士,以文學名江南。他的詩歌成就較高,詩風或悲壯蒼涼,充滿民族氣節;或偉麗秾豔,直追齊梁初唐;或合二種風格于一體,形成沉雄瑰麗的獨特風貌,為雲間詩派首席,被公認為明代最後一個大詩人。更關鍵的是此人并非在文學方面厲害,在其他方面成就也很不凡。在他的主持下,編撰了《皇明經世文編》一書,凡五百零四卷,又補遺四卷。是書選文以明治亂、存異同、詳軍事、重經濟為原則,内容十分豐富,包括政治、軍事、賦役、财經、農田、水利、學校文化、典章制度等等。而且,陳子龍整理了徐光啟的農學巨著《農政全書》,可見此人乃是個全才。

  更重要的是陳子龍的氣節,在曆史上,明朝滅亡之後,陳子龍一直不肯降清,先後數次拒絕了清軍的招攬。然後剃發令起,陳子龍立刻和沈猶龍等人綢缪抗清之時,号召松江士紳百姓群起抗清,短時間内占據了松江一府三縣。而曆史上當松江被攻占之後,陳子龍先是隐居了一段時間,後來又應魯監國相邀,出任魯監國的兵部尚書一職。後來清蘇松提督吳勝兆不滿清兵的排擠,舉兵反正,陳子龍為吳勝兆奔走聯絡,吳勝兆兵敗之後,陳子龍化名逃亡,繼續從事抗清事業。後被清軍俘虜,甯死不降,跳入河中自盡。

  對于這樣的民族英雄,任思齊從來都是抱着很大的敬意。可是這些人也都自豪固執的很,自以為學識淵博,往往剛愎自用、目中無人,讓任思齊頗為頭疼。

  所以在陳子龍剛到崇明時,任思齊熱烈歡迎之後,任命他為沈廷揚的副手,主持崇明的農事。哪知道陳子龍真有大才,隻是兩日的功夫熟悉了崇明的情況,然後又用數日時間,把崇明的開荒屯田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條。然後就聽說了任思齊下令從吳淞城撤退的消息,立刻前來逼問。(未完待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