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派槿王去查賑災銀
剛好宮女給皇上送茶,皇上直接拿起茶杯朝趙司成砸去,趙司成跪在地上不閃不避,任由皇上砸中他的額頭。
皇上正在氣頭上,再加上皇上也是習武之人,一個茶盞砸上去,趙司成身形晃了晃,額頭瞬間流出鮮皿,茶水混合著皿液從趙司成的臉頰流了下來。
皇上目光微沉,審視著趙司成,緩緩開口道:「傳朕旨意,趙司成辦事不利,無才無能,讓難民湧入京城,造成無數百姓死傷,除去官職,壓入大牢,聽候發落」
「微臣謝主隆恩」
趙司成深深的伏在地上叩拜皇上。
隨即雙手摘下官帽,放在了地上,又任由官兵脫下他的官服,隻著白色的裡衣。
「皇上,微臣以為此事頗有蹊蹺,不如讓趙大人戴罪立功」
傅丞相走上前,雙手交握,恭敬的稟告道。
「怎麼,傅愛卿想為趙司成求情?」
皇上打量著傅丞相,視線又在趙司成身上掠過,眼神眯了起來。
「皇上,微臣並不是要為趙司成求情,隻是微臣發現幾點可疑之處,那些難民似乎有阻止有紀律,不像是一盤散沙,更何況這些難民是憑空出現的」
「你的意思是這些難民有阻止,有人趁著難民入京造反?」
「微臣隻是猜測,並無真實證據」
聽到這話,皇上思索片刻,視線落在蕭景身上。
「蕭愛卿」
「臣在」
蕭景長身玉立的站在那裡,神色恭敬。
「難民的事就交給你調查,務必把事情調查清楚,在這期間兵馬司全程配合」
「微臣遵旨」
蕭景接下了旨意,重新站回了位置上,此時他的腦海裡浮現出沈初瑤的影子,他聽說沈初瑤去了鋪子,遇到了難民,也不知道她又沒有事。
蕭景搖搖頭,想要把沈初瑤驅散出腦海中,他一遍遍的告訴自己,他隻是念在和沈初瑤夫妻一場的份上,才對她多了幾分關心。
在蕭景的一遍遍催眠中,沈初瑤的身影漸漸消散在他腦海中。
此時皇上視線重新鎖定在傅丞相身上,似乎要看出什麼,淡淡的問道:「朕記得你和趙司成有姻親關係」
傅丞相眼神微閃,面色平靜道:「皇上,微臣和趙大人確實有姻親關係,微臣堂妹的女兒嫁給了趙大人,也算是拐著彎的姻親」
「若是皇上不提,微臣早就忘記了這曾關係,自從堂妹嫁給張家,成為張家人後,微臣和堂妹就沒有來往了」
傅丞相一方面告訴皇上,他的堂妹嫁人就是別人家的人,張家的人和誰結親,他如何能幹預,另一方面也是告訴皇上,若不是皇上提起,他早就忘記這一切了。
「是嗎?」
皇上的眼神在趙司成和傅丞相之間來回打量,也沒說信或者不信,片刻後,他揮揮手。
幾個官兵瞬間把趙司成帶走。
「你們說京城的亂事該如何解決?」
皇上坐在龍椅上,把玩著手裡的珠串,幽深的目光在每一個朝臣身上掠過。
朝堂上寂靜無聲,所有大臣眼觀鼻鼻觀心,沒有人敢先開口說話,就連以前經常愛溜須拍馬的大臣都不敢多語,生怕殃及自身。
「一個個都啞巴了」
皇上用了幾分力道,手上的珠串驀然斷裂,主子順著台階滾到了大臣跟前。
頓時朝堂裡,大氣都不敢喘。
這個珠串曾經是皇上在得道高僧面前求來的,寓意著江山穩定,可是現在珠串斷裂。
這些大臣瞬間感受到頭皮炸裂。
皇上垂眸看著斷裂的珠串,眼底的怒火在熊熊燃起,須臾間歸於平靜。
「皇上,這是好兆頭」
此時一位年輕俊朗的大臣站了出來,笑著對皇上說道。
皇上聲音低沉,「朕的珠子斷了,如何是好兆頭,你來說說,若是花言巧語,讓朕不滿意,朕砍了你的腦袋」
「皇上,這串珠串的來歷,我想滿朝文武都知道,代表著周朝國泰民安,但是如今珠串碎了,微臣以為他代表著重新開始」
「如今我大周朝出現了多地旱情,大量的難民出現,這些都是事實,即便珠串好好的,也不代表我大周朝並不是百姓安居樂業,也並不是國泰民安」
「如今珠串碎掉了,反而代表我大周朝的國運從這刻開始,不破不立,先破後立,隻有解決了我大周朝這些明面上的問題,周朝才會走入繁盛,所以微臣認為他是好兆頭」
皇上的目光盯著面前這個俊美的面孔,驀然間笑出了聲,臉上的怒火瞬間消失殆盡。
「好,真是好,愛卿所言即是,不破不立,先破後立」
皇上很是高興,他盯著年輕的大臣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回皇上,微臣名商序」
「商序?」
皇上想到了什麼,「朕記得,今年的新科狀元就叫商序,他文采斐然,是難得的治國良臣」
「是,微臣就是今年的新科狀元」
商序不卑不亢,得了皇上的誇讚也並沒有露出激動。
皇上滿意的點點頭,還算穩重。
「朕念你文采斐然,封你為大理寺卿,即刻繼任」
「微臣謝主隆恩」
商序撩起官袍跪在地上,叩謝皇上。
皇上對商序的封賞,令其他大臣都大吃一驚,本來商序隻是一個在翰林院的五品小官。
翰林院雖然清貴,但是沒有實權,若是沒有人脈和關係,基本上就沒有升職的空間。
哪裡知道商序居然得了皇上的喜愛,被封為大理寺卿。
皇上的視線在一眾人前掠過,那些官員是什麼想法,皇上都知道,平時沒事時,一個個爭先恐後拍馬屁,等需要她們了,一個個和悶嘴葫蘆一樣無用。
「眾愛卿都來回答朕方才的問題,後續事情該如何處理?」
「皇上,微臣以為應該先派人去賑災,難民所求也隻是一口吃的,能存活下來,若是朝廷的賑災糧食下來,難民有了吃的,自然不會千裡迢迢往京城跑」
有了商序的帶頭,其他的大臣膽子也大了起來,期待在皇上面前表現,皇上能給他陞官。
「皇上,上次國庫已經發了五十萬兩賑災銀下去,還是沒有擋住難民來勢洶洶,微臣懷疑有人這筆賑災款沒有用對地方」
沈父站了出來,說的很是委婉,潛在意思就是懷疑有人貪了賑災銀子。
沈父說的話,正是皇上想的,五十萬雪花銀就算是扔到水裡也能聽個水花,但是這五十萬賑災糧運到西南卻連一點水花都沒有,從西南來的災民卻越來越多。
皇上的眼神迸發出冷厲的光芒:「依眾愛卿看,朕該派誰去查賑災銀的事?」
底下的大臣都沉默不語,這可不是個好差事,很容易得罪人,嚴重的性命不保。
西北的官員早就串通一氣,即便是查估計也查不出什麼。
「回皇上,依微臣之見,派槿王去查比較合適,一來槿王是皇親國戚,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震懾他們,另一方面槿王聰慧,定然能把真相查得水落石出」
話音剛落,就有其他大臣站出來附和:「微臣也以為隻有槿王最適合」
「臣複議」
······
幾乎所有的大臣都認為槿王最是合適。
皇上面色淡淡,也不知道在想什麼,片刻後,他才開口:「傳朕旨意,命槿王三日後前往西北調查賑災銀兩一事,不得有誤」
聽著皇上的命令,傅丞相無聲的嘆了口氣。
之後皇上又下了一系列命令,才讓這些大臣走。
傅之辭走在皇宮的路上,身後傳來一道聲音:「傅丞相,請留步」
傅之辭回頭,商序恭敬的行了一禮:「丞相,下官能和您一道嗎」
「一起吧」
傅之辭點點頭,平靜道。
走出了皇宮,街上的行人很是稀少,經過這一次災民的打劫,京城變得冷清不少。
商序掀開車簾看著外面的情景,悠悠道:「這次的災民還真是奇怪,竟然能憑藉一身蠻力攻入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