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皇上很滿意,熬夜看完後,龍顏悅了幾悅,說萬千壽禮中,這是最得他心的!當場給教材提了字,算是寫了前言,鼓勵萬千學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皇上這麼高興,滿朝文武自然須溜拍馬大讚特贊帝都女校,不愧是開國長公主創辦的女校,傳承幾十年,依舊為帝國教出了大人才!
又贊教材編寫者徐院士,不愧是出自百年世家,博古通今,才高八鬥。因為徐院士說她是從李天師的手稿中得到靈感,花了數十年私下研究,這才編寫出這本基礎算術。這是啟蒙版,若皇上滿意,後面還會陸續推出高深版。
皇上當然滿意!當朝贊徐院士有天算之才!封為徐天師,為太史令!
徐院士據絕了,說此生隻願在帝都女校教書育人,不願進太史令。如是皇上保留她女令官的頭銜,讓她依舊在帝都女校做副院士。如今的正院士趙芊女先生,已經年過七十,離退位也不遠了。
看皇上這架式,估計是想讓徐院士接任。帝都女校有八個副院士,現在看來徐院式因為這個算術,一躍成為八人之首了!
除了這些頭銜官職,又獎勵帝都女校黃金千兩,白銀五千兩,專供基礎算術推廣,和高深版的編著。這下不光徐院士名利雙收,帝都女校本就是女子學院之首,現在連國子監和崇文館的風頭都蓋了過去。
可把那些老學究氣的不輕!但他們在看過基礎算術之後,又對徐院士心服口服。私下流傳她覺得李天師真傳!離算徹古今已經不遠了!
皇上大壽,本就是全帝都都關注的。這壽宴上出了這麼一個王者級的賀禮,可把現場的青銅們給震驚了,也把滿帝都的人給震驚了!
本就神秘高大上的帝都女校,更是風頭一時無兩。雖然基礎算術還沒批量印製,但簡易數字已經傳開了。走到哪裡都能看到有人在說這十個數字和那些奇怪的符號,像研究天書一樣研究。而徐院士更是成了傳說中的人物,連祖宗十九代都被扒了出來說了又說。
風細也想過動靜會鬧大,但沒想到會鬧這麼大!一時冷汗直流,再一次慶幸自己的選擇,還好沒貪心啊!
萬一是自己編著這本書,那現在全帝都人議論的就是自己了!咱可沒有徐院士那泰山一樣硬的後台,這股大風大浪的覆蓋下,若還能剩個渣,想逃回竹橋縣都困難!
趁著詩華回家那日,風細把她和雲濤長鷹叫到卧室,很嚴肅的警告三人,絕對不能說漏嘴,咬死了這簡易數字是徐院士教詩華的,然後她教我們的!
雲濤因為粗心被夫子發現草稿,已經被風細罵過了,也認識到自己一時粗心會帶來的後果,所以一聽風細又叮囑一遍。趕緊保證,絕不會說漏嘴。
當天晚上詩華又告訴風細,徐院士讓她明天到學院一趟,說是有事相商。風細緊張了一夜,徐院士該不會得到這麼大的殊榮,擔心自己會眼讒,想來個滅口吧?畢竟,死人才是最保險的!
見到徐院士之後,風細才發現自己是真小人了!人家徐院士是真正的有學之士,道德君子,根本不可能做出那樣的事來!
她叫風細來,確實是想了解一下,風細在聽到滿城熱議和皇上的大筆獎勵後,有沒有後悔?在確切得知風細沒後悔之後,她又表示要補償風細。是除了詩華不收學費之外,另外的補償。
風細一開始本想說不必了,她真沒想要補償。可是自己忍不住又小人了一番,總聽說大恩即大仇,當你對一個人好到她無以為報的時候,這個好便成了仇。自己送徐院士這麼大一份禮,若真不要回報,她會不會以為自己以後要拿這個要挾她呀?
小心地打量了一下徐院士的表情,確實是絲絲期待中帶有一些過意不去。風細放下心來,故意裝做貪婪好財地表情小聲道:「若院士真要給我點補嘗,您知道的,我一直以來比較缺錢!」
徐院士到沒鄙視之類的表情,而是理解地笑道:「柳家一老四小,全靠你一人養活,缺錢是應該的!既然這樣,皇上賞的黃金已經給了學院推廣基礎算術,給我接著編寫算術教材的五千兩白銀,就都給你吧!」
風細大驚,你老還真是對錢沒概念啊!這也太大方了吧!趕緊擺手道:「這太多了!不必不必!」
徐院士一笑:「那就一人一半,不過這二千五不好聽,就給你三千,我留兩千。」
想不到徐院士還會開玩笑!風細搓著手,激動地道:「這怎麼好意思呢!要不,我要兩千!」
徐院士看著風細那笑的眼睛都成一條縫,全身上下都是喜氣洋洋,對銀子的喜愛一點也不像裝的。當即取出三千兩銀票給她:「收好了!以後你若還想到什麼算術的公式,再來找我寫下。」
風細激動地把銀票收到懷中,脆生生的應下,一幅恨不得趕緊飛回家中的表情。徐院士笑著送她出了小舍,風細連蹦帶跳的走了。
回到屋裡的徐院士接著看風細的手稿,越看越驚心,確實是個聰明絕頂的丫頭,就是貪財了些。這樣也好,有弱點的聰明人,才更讓人放心!
徐院士看了會手稿,又看了會窗外的竹林,心中一絲煩悶無法揮去。說她貪圖名利也好,說她真心想把簡易算術推廣也好,如今騙盡天下人她沒有絲毫不安。隻是一想到,騙了那個人,就覺得很不是滋味。
不由自嘲一笑,撫了撫一頭依舊濃密的青絲,都這麼多年了,怎麼對他還是這樣的心境了!算了算了,改不了就不改了,一輩子就這麼長而已,何必強壓著自己改呢!
提筆寫下一封信,再把風細的手稿塞了一頁進去,連同一本精裝的基礎算術。拿牛油紙包好,火漆封緘了,再裝進一個小木箱裡。
「來人!把這個送到西北秦王手中,走暗線,儘快!」
那人應下,鄭重地接過盒子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