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二嫂說孫爺爺孫奶奶手上有不少錢,自然不是無中生有的,而是兩人手上,的确有很多錢。
因為一來,孫爺爺當村長有一份收入,以前沒包産到戶的時候,孫奶奶還有一份收入,而家裡開支各房又都是交生活費的,孫爺爺孫奶奶的錢就沒花,存了下來,所以應該有不少;二來,這些年幾個兒女三節兩壽都會給兩個老一些錢;三來之前沒改革開放的時候,家裡的工分是不分的,掙的錢都擱在兩個老那兒。
這幾項加起來,有不少的。
其實這些年,孫奶奶賣絡子也賺了不少錢,不過那些錢估計孫奶奶會自己收着,不會分給他們的,所以孫二嫂也就不惦記了,反正光是其他的那些錢就不少了。
所以這時孫二嫂一聽孫奶奶說分家,自然專注了起來,畢竟生意的事可以再說,但眼下分家的事可不能出什麼意外,好處讓其他幾家得了。
當下便聽孫爺爺道:“我們兩個老還要留點東西傍身,所以家裡的田、地、山全部分成等額的五份,你們四家,加上我們兩個老的,一家一份;錢一共一千一百多塊,零頭不分,一千塊也分成五份,我們每家兩百塊。至于房子,之前你們結婚的時候,就相當于分過了,就按當時分的就行了。”
作為勝利村條件相當不錯的孫家,會有這麼多錢也很正常,事實上,孫二嫂懷疑孫爺爺孫奶奶手中,根本不止這麼多錢,隻是老兩口還要用,所以隻拿出來這麼多分,之所以這樣懷疑,是因為當初丈夫兄弟四個,姐妹兩個,以及公公婆婆,都掙工分,八個人一年賺的不說上千塊吧,幾百塊肯定是有的,那麼多年下來,就算幾個兄弟還有大小姑子結婚,也不應該花的隻剩這麼多。
不過看大嫂和老四都沒發表意見,孫二嫂也就沒說這種懷疑的話了,反正兩老就算有錢,百年之後,還不是會歸他們所有,難道還能給别人不成?
當然,能這麼想,主要也是因為孫家兩老不是那種偏心的人,要不然,要是偏心的人,孫二嫂肯定要鬧的,生怕兩老留下了許多錢,不打算給他們,而打算給他們偏心的那個人。
而也正因為孫家兩老不是那種特别偏心的人,所以分家很和諧,沒吵什麼,當然主要也是因為孫爺爺在家裡很有權威,兒子們不敢在他面前大小聲,一般都是他怎麼說就怎麼樣。
很快分好家的孫大虎便回了家,聽說孫大虎分到了兩百塊,安然便道:“爸爸,你這次分的,加上你以前賺的,再加上之前那兩百塊租金,你手上應該也有不少錢了,要不買個門面,租出去怎麼樣?”
要換了其他人,可能不會同意,因為這兩年房子沒怎麼漲,要換了别人,可能覺得還不如存在銀行合算,但孫大虎一向聽安然的話,所以這時聽安然這麼說,想了想還是同意了。
于是當下就按安然說的,在學校附近買了個門面,租了出去。
本來安然想讓孫大虎自己開店,免得再去工地上幹活辛苦的,但孫大虎覺得自己嘴笨,做生意不行,還是覺得租出去收點租金好,安然看他這樣說,也就沒反對,随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