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李丹若嫁妝裡的首飾初齊,明晃晃幾乎擺了半個院子。
四太太楊氏挑剔非常的一件件掂着細看,幾個工匠的手藝确實沒什麼能挑的,楊氏滿意非常。
姜府裡成親的新房院子也收拾的差不多了,大太太劉夫人遣管事婆子來回跑了幾趟,量好了各屋各處的尺寸回來,木匠們心裡有了數,開始動手做床、櫃、幾等需要合着屋子大小的大家俱。
四太太楊氏帶着李丹若清點了一遍她放陪嫁的倉庫,古玩中,字畫古書倒是不少,可金銀玉器就沒幾件了,擺出來就不怎麼好看。
楊氏和李丹若商量着要遣人出去采買一二,甯老夫人聽說,叫兩人過去,發了話,她那庫裡古玩最多,這一項就從她那庫房裡挑,算是她給若姐兒添妝了。
四太太楊氏大喜過望,甯老夫人庫房裡的古玩,都是千挑萬選出來的,随便挑幾件出來,就比外面買的好不知道多少。
四月暮春,李丹若懶洋洋的躺在廊下搖椅上曬着太陽,舉着沈嬷嬷剛剛送進來的邸抄慢慢翻看着,翻到最後,突然直起上身坐了起來。
姜家大爺姜彥宏點了大皇子敬王府長史!
李丹若随即站起來,拿着邸抄急步出了院子。
姚黃急忙推着魏紫和豆綠跟上,李丹若急奔出院子,奔出一射之地,突然停住,呆站了半晌,轉過身,垂着頭回去了。
算了,也不是大事,自己是小心太過了,别跟太婆去說這樣的事了,除了讓太婆煩心,也沒有别的用處,這事,姜家諸人和程老夫人必定都是知道的,甚至首肯過的。
這一輩子,自己是不是有些小心的太過了?
魏紫莫名其妙的看着急奔出院子,又耷拉着肩膀慢吞吞晃回來的李丹若,仔細的看着李丹若,小意的問道:“姑娘沒事吧?”
“沒事。”李丹若垂着頭搖重又坐下。
魏紫狐疑的看着她,看了好一會兒才笑道:“姑娘這麼跳起來就往外跑,跑出門又這麼垂頭洩氣的回來,還說沒事?”
“沒事,是這邸抄上,我看錯了,自己把自己吓壞了。”李丹若托詞了一句。
魏紫長舒了口氣,擡手拍着兇口,“姑娘把我也吓壞了,姚黃肯定也吓壞了,下回姑娘仔細點看,您一吓着,滿院子就都吓着了。”
傍晚請安,李丹若沒提邸抄的事,甯老夫人卻和她說起了這事,“前兒的邸抄你看了?”
“嗯,姜家大爺點了敬王府長史。”李丹若輕聲道。
甯老夫人滿意的點了點頭:“也不用太放心上,不算什麼大事,一來,敬王府長史這些年換的頻繁,二來,這姜彥宏志大才疏,眼高手低,隻怕入不了敬王的眼。”
李丹若抿嘴笑起來,也是,想攀,也得要人家看的上眼。
甯老夫人挪了挪坐舒服了,示意李丹若換了杯茶,接過杯子喝了兩口,看着李丹若笑道:“姜家人口也算簡單,一共就四房,四房先不去說他,如今隻有五哥兒一個人。
那三房雖說都是嫡出,可這位三老爺,我看程老夫人待他,竟還不如死去的四老爺。這也不能怪程老夫人,這位三老爺實在不是個招人疼的,一味的眼高手低、好高骛遠,總想着一步登天。這天底下哪有一天登天的事兒?
這樣做官,這官也就做不上去,偏偏還喜歡有事沒事的攬事炫耀,我也不喜歡他,這位姜大爺,跟他父親姜三老爺一個模子,倒是他那兩個弟弟好多了。”
甯老夫人笑起來,壓低了聲音,“說起來,這是程老夫人厲害,說三房這兩口子教不出個好孩子,三房後面這兩個兒子一生下來,就讓人抱到自己院子裡養着。為了這個,三太太在外頭半含半露的沒少抱怨程老夫人,太婆就喜歡程老夫人這一條,當斷則斷。”
李丹若驚訝的挑起了眉梢,她還不知道姜家有這段公案。
甯老夫人笑了一會兒,才接着道:“再說二房,其實二房這兩口子,我最喜歡,雖說這位二老爺不怎麼上進,這沒什麼,哪有一家子個個都上進的?這位二太太脾氣性子最好,随和不會使心計這一條上頭,象你母親,不過她比你母親會享受,唉,也不能這麼說,她比你母親命好,先頭我是看中了二房那個小的,就是七哥兒姜彥道,跟六哥兒同年,脾氣性格長相,處處都好。”
“那太婆怎麼?”李丹若歪着頭問道。
甯老夫人瞥着李丹若,擡手彈了下她的額頭,“您這個不知道害羞的小妮子。我提過一回七哥兒,聽程老夫人那意思,這位七哥兒,跟他隔房表妹周家大娘子自小極是相得,兩家大人也都有這個意思,人家有主兒了。”
“噢。”李丹若長長的’噢’了一聲。
甯老夫人又彈了她一下,“我告訴你,還是五哥兒最好,因為他是庶出房,原本我是沒想到他,這會兒一條條細想想,還真是他最合适。
長房的六哥兒也不差,可一來,學問才氣不如他,二來,象你說的,是有點嬌養的過了,象隻小公雞,驕傲的太過,這一條最不好,第三條,六哥兒是長房次子,下面還有幾個庶女,四房可就五哥兒一個,程老夫人比太婆小不了幾歲,你嫁過去三年五年,立穩了腳步兒,也就該分家了,這一分家,誰有你日子好過?
對了,還有一件事,就是五哥兒母親的嫁妝,那可全是五哥兒的,那嫁妝當年也是哄動一時,太婆雖說不貪财,可那銀子,有了比沒有好,多了比少了好。”
李丹若聽的眉梢挑起,嫁妝這一條,她還真沒想過,也不知道。
甯老夫人一臉笑的瞄着她,“這門親事,太婆最看中的還是程老夫人,這程老夫人做人做事,都讓人沒話說。
五哥兒母親這嫁妝的事,程老夫人早就跟太婆話裡話外交待過了,都在她手上握着打理呢,一件也沒交到五哥兒手裡,那些鋪子、莊子這些年生息的極好,等你一過了門,這些就都交到你手裡打理,有了這兩樣,往後再分家,随他怎麼分,你都能定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