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晚些時候,海公公喚人将周文帶走,并再三叮囑他一個月以内不許出門。
自己則滿臉陰沉的進了宮,找到了皇後娘娘,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控訴了一番執筆人的“暴行”。
大概意思就是執筆人衙門裡的一枚小銅牌無視皇後娘娘的鳳威,竟敢當着自己的面欺辱自己的幹兒子,并且添油加醋的描繪了當時周文下跪學狗叫的場景。
直接把一個嚣張跋扈的二世祖變成了一個可憐兮兮,受人欺負的的乖寶寶。
當然,為免皇後娘娘心有顧慮,他把長公主的出場畫面惡意剪輯掉。
李三思獨自接下了大太監的所有诋毀和惡意。
皇後娘娘對海公公一向很信任,聽到他的控訴後先是輕聲安慰了會兒,随後當場就要下令抓那枚小銅牌過來懲戒一番。
可當皇後娘娘聽說那枚小銅牌的名字叫做李三思的時候,她卻沉默了。
因為她去侍寝的時候,曾聽神皇提起過李三思這個人。
知道他就是将要代表大魏朝,去和那位登頂九樓的人間劍聖進行談判的少年英雄......當時皇後娘娘就感歎了聲,此人雖然隻有二樓的修為,實力末微,可勇氣卻太令人動容。
她很佩服。
而且能被秦逍遙舉薦,被百官認同,此人的能力肯定也不小。
皇後娘娘雖從未見過李三思,但從神皇的描述以及後來的打聽中,知道連續破了白鹿門和洞庭湖之案的人也是他。
就連夜闖皇城刺殺陛下的女刺客都是他抓住的。
年紀輕輕便有如此成就,此人可不簡單啊!
這樣的人,先不說品行怎麼樣,眼光應該會很高才對吧?
他會小氣到去跟一個出了名的二世祖過不去?...因為海公公的緣故,皇後娘娘曾見過周文幾次,很清楚他是什麼德性。
用不要臉來形容他一點也不為過。
就這麼說吧,要不是因為自己皇後的身份讓周文很是忌憚,怕是他連自己都要勾搭。
相比較之下,素未謀面的李三思就是一朵純潔的白蓮花了。
也就是在這一刻,皇後娘娘第一次對海公公的話産生了質疑。
心想自己對他是不是有些過分的信任了?
抓捕李三思的命令很快就被解除。
海公公完全不知道皇後娘娘的心理活動,他表示不解。
以為是自己的表演還不夠令人感動,于是便繼續聲淚俱下的控訴......大太監的聲音尖細纏綿,竟然有着幾分撒嬌的味道。
可皇後娘娘卻再不為所動,她也不多做解釋,最終隻是勸慰了幾句,說自己日後會去找執筆人大司長秦逍遙談談......諸類敷衍的話說了很多,海公公這才抹着淚退下。
離開的大太監感覺到了一絲不安。
卻也沒有過多的在意。
想來皇後娘娘多少還是有些避嫌,不想讓人知道她整天為一個太監出頭,加上執筆人在大魏朝的地位比較特殊,她不好直接插手。
他準備日後再來哭訴幾回,一定要讓皇後娘娘出面,下令對執筆人大施懲戒,尤其是那個李三思!
必須好好安排他!
現在的他還不知道,錯過了今日,他将不再是皇後娘娘最信任的那個人。
而李三思的出現,也将成為壓倒他内府掌舵人身份的最後一顆稻草。
可能也隻有等到他跌落神壇的那一刻,才會真正意識到,自己從一開始,就不該去招惹那個被自己看不起的執筆人小銅牌。
......
暖陽下,清風徐徐,天色極好。
李三思和長公主并肩而起,穿行于執筆人的後山花園,兩個人挨得很近,幾乎貼在了一起,看上去無比的親密。
俨然熱戀小情侶的模樣。
那一群小丫鬟,小太監原本想跟着過去,卻被懂事的小桂子給攔下。
小桂子剛來的時候便看了眼這後山花園的地形,曲徑向前,地勢十分複雜,越往裡面花草愈盛,樹木也多,枝繁葉茂的很适合隐蔽身形。
李大人和公主殿下要是想藏在深處做些什麼,根本沒人能發現。
他望着李三思和長公主越來越遠的身影露出了古怪的笑容,似乎是想到了什麼香豔的場景,沒來由呼吸急促起來,臉色變得很紅......雖然是個小太監,可這男人的心思他還真是樣樣不少。
不過也得虧他是個小太監,要不然還不知道要禍害多少姑娘。
此時漫山花正開,卻不及長公主萬分之一美麗。
她伸出玉手挽住李三思的胳膊,緩緩踱步,在這春日滿園的風光之下,這位自小便在深宮長大的公主殿下感覺到一種從未有過的自由和快樂。
也不知是因為這後山的景色。
還是因為身邊的這個小男人。
有美人魚公主相伴,李海王自然暗爽。
但他還是有些擔憂,一直左顧右盼,生怕被更多的人知道自己和長公主的關系......地下戀情就該密不透風,一位資深海王的經驗之談。
他已經打算好了,半炷香後就調頭回去,并且要和長公主約定好以後隻能在聽雲軒見面,可千萬别再來找自己了。
情敵那麼多,搞不好哪天就被人摸上門來抹了脖子。
湛藍的天空下風兒溫柔,兩個人相伴而行,走走停停,途中也曾停下來親吻相擁,這讓李三思想起前世鑽小樹林的場景了。
多少有些懷念。
海王歎息了聲,看這勢頭,短時間内是回不去了。
再往裡深入,亂花迷眼,氣氛愈發暧昧。
李三思和長公主同時回身望了一眼,已經無法看到小丫鬟和小太監的身影了。
此間再無他人,二人世界裡的感情逐漸升溫。
暧昧氣息更濃。
靜谧之處伴随着花香,空氣也變得香甜。
此情此景,若是再不做些什麼,隻怕也說不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