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武俠仙俠 西遊記二宋尋法

第五回 徹兒哥:大海波濤淺,小人方寸深

西遊記二宋尋法 潇騰 3376 2023-04-12 00:16

  好了歌注

  清代曹雪芹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

  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

  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

  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鬓又成霜?

  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卧鴛鴦。

  --------------------------------

  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

  正歎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

  --------------------------------

  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

  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

  --------------------------------

  因嫌紗帽小,緻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

  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

  送走了徹兒哥國大王子的魂魄,趙雄想起一件事還沒來得及問:“你們說,這冰屍怎麼辦?”

  孫小聖邊往外面洞口方向走,邊道:“簡單,你收到金鬥裡不就得了?到了徹兒哥國都城,丢給國王。”

  趙雄連連擺手:“别!我連活雞死魚都還沒殺過呢,這屍首太膈應人了。要不,咱們猜拳吧,誰輸誰收。“

  孫小聖:“哎呀,我也覺得膈應啊。那五個一起猜?“

  -----------------------------

  宗杲叫屈道:“可我沒有儲物法寶啊,總不能讓我背着吧?“

  孫小聖:“小時候我老爹給了我個,後來我百歲生日,我外公給了我個。我先借你一個,說實話,裝别的吧還行,裝屍首,不想借啊!你可是龍樹菩薩轉世,不會昧了我的吧?“

  宗杲喜滋滋的接過一個描龍畫鳳的絲綢袋子,打量摸索:“不會不會。如今我也有儲物法寶了呀。“話語中似乎有無限感慨。

  -----------------------------

  黑虎馬着急了:“小戒大哥,孫小聖那沒多餘的了,您是否多個呢?,借虎小弟一個呗?“

  朱小戒一瞪眼:“你做夢呢?以為儲物法寶是大白菜啊?遍地都是。我就一個,還是百歲生辰禮物。我可不像孫小聖,老爹厲害,外公也是三皇聖人。對了,趙公明可是财神,你在天上就沒有個儲物法寶?我可不信。“

  黑虎馬:“這個嘛,我在天上有一個,可我想私自下界,趙公明不讓,還把我鎖住了,扒光了我所有東西,最後還不是被我逃下界來?可惜了我多年的收藏啊!一想起來,就是一把辛酸淚!另外,我肚子就可以儲物,可我不想吞屍體啊!我不吃活人,已有好多年!更别說屍體了。“

  -----------------------------

  孫小聖不耐煩了,嚷道:“趕緊的,别婆婆媽媽磨磨唧唧像個娘們,認賭服輸。快,猜拳了。”

  最後,是趙雄輸了。他隻好左手摸着小金鬥,右手指着冰山,念了句咒語:“小金鬥,收!”冰山化作一道虹光,鑽進了金鬥裡面。

  (作者按宗杲、孫小聖、豬小戒、趙雄、黑虎馬的五衆循環順序,擲了個微信骰子,四點,趙雄。)

  )

  休息了兩個時辰,雨過天晴,宋朝五衆繼續西行。

  -----------------------------

  七天後,徹兒哥國都格爾木

  (國都待查證。格爾木,青海省海西州中部。格爾木為蒙古語,譯為“河流聚集之地”。漢武帝時,格爾木地區是羌人活動區,所以稱羌中道。西晉末年,公元3世紀,遼西大興安嶺的鮮卑族,庶長子吐谷渾與出身高貴的弟弟慕容廆比試。在馬鬥失利後,吐谷渾帶領部衆西遷,行程2000多公裡來到附近,建立了一個頗具影響力的吐谷渾國,先以香日德(約青海省海西州都蘭縣香日德)為王城,後以伏俟城為王城。接着與羌人聯姻、征戰擴大。公元608年,被隋炀帝擊敗滅亡。唐初時,吐谷渾複國,後被吐蕃滅。該地多民族融合。)

  衆人面見了國王,将大王子冰身送上,并代為轉達了大王子的遺言。國王頭戴透額羅軟腳幞頭,身穿素袍,斜靠在龍椅上,喘着氣,很是氣憤,對其餘的幾個王子說道:“誰能為你們的大哥報仇,并把雪蓮王帶回來,我就改封他為太子!”

  -----------------------------

  (幞(fú)頭:又名折上巾、軟裹,是一種包裹頭部的紗羅軟巾,起始于漢代。因幞頭所用紗羅通常為青黑色,也稱“烏紗”,俗稱為“烏紗帽”,君臣皆宜。相較其他頭飾,比較通透,炎熱夏季的福音。透額羅軟腳幞頭:紗羅軟巾,加頂上一小禮帽。)

  -----------------------------

  衆位王子感覺到雪雕王的兇殘,都不想去。

  國王看着衆人猶豫不決,怒道:“一群懦夫!你們忘了咱們吐蕃是如何對待懦夫的?”手指衆王子中現在最大的:“老二,你去。”

  (吐蕃社會中對勇士和懦夫的态度:

  “若對英雄不以猛虎做頌揚,則做英雄失去了意義……若對懦夫不披以狐皮以示羞辱,則英雄和懦夫很難區分。”因而某人被披挂虎皮,則是十分榮耀之事,吐蕃軍隊中的勇士皆着虎豹之衣。因懦弱,而被勒令在腦袋後挂個狐狸尾巴,則是莫大的羞辱。

  為什麼尚武?

  首先,勇士本身通過戰争,既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滿足,又可以得到物質獎賞和戰利品。這一切造成了社會對男士的祟拜和追求。

  其次,吐蕃人面臨的自然環境極為嚴酷,大部分是遊牧區,吐蕃人需在茫茫荒野中放牧羊群或牛群,要馴服那些野性不改的駿馬和耗牛.要防止種種自然災害,要防備野獸的襲擊。在這種艱難的環境中生存,必須練就強健的體魄和勇敢大膽的心理素質。

  再次,吐蕃人熱衷于狩獵,一般用弓箭來獵取耗牛等大型動物,生存意志要求他們具備高強的本領,方能解決溫飽和生計。與此同時,獰獵活動也是最好的軍事訓練。

  第四,佛教雖然在吐蕃得到了傳播,但佛教的不殺生等觀念并末深入人心,吐蕃境内到處都舉行着殺牲祭祀等原始儀軌。從新疆出土的藏文簡牍可知,吐蕃軍隊中有許多苯教法師随軍作戰助威,由他們主持種種宗教儀式。吐蕃的這種古老傳統宗教并不認為殺生是罪業,因此殺生并未給吐蕃人的心理帶來沉重的負擔。

  第五,吐蕃社會中還殘存着皿親複仇,法律中專門有《複仇律》,社會允許為本氏族或自己的親人複仇。吐蕃人将複仇視為一件很神聖的事業,如果複不了仇,則是件十分不光彩的事。因而吐蕃社會中武鬥、仇殺之類時有發生,人人都要提高警惕,故史稱“人皆用劍,不戰亦負.負劍而行”。)

  -----------------------------

  二王子回到自己宅院,大發雷霆,砸碗摔桌。指着随後進來的狗頭軍師,一頓臭罵:“你出的狗屁主意!是,把太子坑進去了,但現在把我也坑進去了,怎麼辦?這不是作繭自縛嘛!”

  狗頭軍師用袖子擦了擦臉上的唾沫星子,小心翼翼的說道:“殿下,請息怒。這,事情隻要想,總是有辦法的。”

  二王子不耐煩的道:“那你趕緊想。”

  狗頭軍師在屋裡慢慢的轉圈,一圈又一圈。二王子看了一會就頭暈了:“你慢慢想,我去院子裡透透氣。”來到院子裡,躺在躺椅上,一個丫鬟将茶水放在旁邊石幾上,另一個丫鬟在躺椅後面,替二王子按摩頭部。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