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山除開那把鎮壓山門的神兵外,最為聞名整個武陽朝的無非三物。
至陽至剛的内息心法《昊陽歸息訣》、剛猛無匹的劍法《大烈憾天劍》、以及最後一道鍛體的法門《龍象混元》。
在沖破第一道大境離塵境前,無論修士是處于金剛、紫陽還是盤虬境,所修行的本質依然多多少少屬于鍛體的範圍之類。而打好前三境的基礎,對于後續修煉亦有諸多好處,這其中種種更是不必贅述。
李丹青在夏弦音走後,将那套流銀甲穿戴在身,百斤的重量配上背後那把朝歌神劍,巨大的力道壓在身上,讓李丹青的臉色一白,險些栽倒在地。
他艱難的在書房内盤膝坐下,心底暗暗想着自己是不是有些急于求成了,雖說這些日子靠着朝歌神劍帶來的裨益他的肉身強健了不少,甚至凝聚出了不少金剛髓淬煉肉身,但足足一百五十斤開外的重量壓身,還是讓他有些力有不逮,若是強行如此,能不能淬煉好肉身尚且是個未知數,但免不了會留下些暗傷,反倒是弄巧成拙。
但同時李丹青也明白自己荒廢了太多時日,如今逍遙追趕就得付出些努力同時也得承擔些風險。
他想着暫且如此穿戴着,如果身體有任何異樣便立即停滞。
念及此處,李丹青也不再糾結此事,他深吸一口氣,忍着渾身上下傳來巨大的重量,伸手緩緩打開了那本銅鑄的《龍象混元》。
在來陽山之前,李丹青便确定此行的目的。
相比于内息心法與劍訣,《龍象混元》隻能算是稀世的法門,但對于如今的李丹青而言,此物卻是最适合的東西,畢竟整個武陽朝也鮮有能與此法比肩的鍛體之法。本以為要花上一些功夫,卻不想那孫禹弄巧成拙,就這樣被李丹青得手。
路經荒廟,周無人煙,入廟得見一龍一象居于神龛。
枕雪為眠,仙人入夢,授我仙法。
故此經名為《龍象混元》。
開篇便有勁道筆鋒将此法神奇由來闡述,李丹青暗覺稀奇,也難以捉摸到底是前人故弄玄虛還是确有其事。
李丹青隻是微微思慮,卻并未在此浪費多少時間,便伸手翻開下一頁。
“嗯?”
在看清第二頁上的事物時,李丹青卻不免臉色古怪了起來。
那上面并沒有任何記載這《龍象混元》之法當如何修煉的文字,而隻是一副看上去有些粗糙,像是被人用刻刀雕刻上去的畫。
一隻巨大的神像,背上托着山脈一般的事物在一片荒蕪的地界上行走,而畫左上角亦書寫着:白象馱天四個大字。
李丹青皺起了眉頭,他又翻開下一頁,與上一頁一般,這一頁同樣是一副極為粗糙的畫,一隻神龍在大江中翻湧,卷起無數海浪,左上角刻有:蒼龍翻江四個大字。
李丹青的眉頭在那時越皺越深,他甚至暗暗懷疑那個孫禹是不是在诓騙于他,畢竟這兩幅畫怎麼看都怎麼不像是一本修行之法應該有的樣子。
抱着這樣的疑惑,李丹青翻看了這《龍象混元》的最後一頁,卻見最後一頁上依然畫着一幅畫,這幅畫相比于前兩幅愈發的潦草,隻隐約能看見一龍一象的身形交織,卻難以看出細節,更不提洞悉這二者究竟在做些什麼。而左上角的文字也隻剩下了龍象二字,剩下的兩個字眼就猶如當初朝歌神劍上的兩個字眼一般,像是被什麼東西抹去了一般。
隻用了數十息的時間李丹青便将這被整個武陽朝所觊觎的鍛體之法看了個遍,可卻毫無所得,反倒是愈發迷惑。
他又将目光放到了第一頁那名為白象馱天的古畫上,心頭忽然一跳,暗道這莫不是那傳聞中的觀想之法?
這世上有許多高深的法門不可言傳,能難以訴諸于文字,故而便會有人将這些法門通過畫面的形式再注入力量感悟等玄妙的事物,從而讓後人通過觀想畫面而明悟法門。
但鍛體之法無論再過高深,似乎都不應能夠達到難以訴諸文字的地步吧……
李丹青皺起了眉頭,來之前他也從未聽聞過這事,心頭不免對此愈發的疑惑。
不過既然走到了這一步,李丹青也隻能抱着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心思嘗試着沉下心神,看向那第一幅名為白象馱天的古畫,試圖從中感悟到些什麼。
李丹青正襟危坐,雙手伸得筆直,皺着眉頭目光直直的看着那副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