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瑾昭不戰而退,紀雲開與王爺回來後,幾乎沒有費多大的力氣,就把天啟的國土全部打了下來。
王爺采取的是,周圍包圍皇城的戰略,先把皇城周圍的城池打下來,安排人治理,再慢慢朝皇城靠攏。
皇城在天啟的國土上,位于中心地帶,王爺要先把皇城四周的城池打下來,就得打一圈,這一打就是半年。
沒辦法,自打皇上南逃後,偌大的天啟就分崩離析,有點能耐的人,都自己拉了一票人,占地為王,魚肉百姓。
南瑾昭帶兵入駐皇城後,也隻顧着搜刮大戶人家,僅剩的那點存銀,把銀子搜刮完了,他就跑了,根本不管天啟其他地方如何。
但,王爺不同。
南瑾昭拿天啟當跳闆,意圖一統四國,王爺是拿天啟當自己的國家,他要治理好這片土地,他要這片土地上的百姓,有飯吃有衣穿。
他要這片土地上的百姓,不再流離失所,不再易子而食。
為了對得起天啟的百姓,對得起跟他一起打仗的兄弟,他都要好好的把天啟的失地收回來,把天啟每一個城鎮都治理好。
至于皇城?
王爺還真不急!
皇城那些人,在王爺眼中與死人無異,他們的生與死,王爺半點也不在意。
“王爺,皇城送來的求救信,這個月的第十封了。”蕭少戎手裡拿着一封信,也沒有呈到王爺面前,隻是一臉苦笑的道。
他們的大軍離皇城隻有十天的距離,要趕過去拿下皇城,比他們去下一座城還要方便。被困在皇城的那些人,見狀,不斷的給王爺寫求救信,希望王爺能帶兵過去,先把皇城拿下來,先把皇城治理好。
這樣的事,不止發生一次了。
先前,他們離皇城最近的時候,隻要十二天就能趕過去,但王爺硬是無視了皇城那些人的求救信,帶着兵朝下一座更遠的城池走了。
在王爺看來,皇不皇城,真的不重要。
他不會告訴那些人,他壓根就沒有想過,定都在天啟的老皇城。
他不喜歡那座城,同時……
他也不認為,一個帝王,把京都定在國土的中心,是一個合格的帝王。
定在國土中心,四周都有城池相護,便是敵軍進攻,處在皇城中的帝王,也能随時帶着他的兵逃走。
看天啟皇帝的作為,就知道了。
他信奉天子守國門,他要定都,隻會把皇都定在邊境,定在最危險的地方,借此時刻提醒坐在皇位上的人,你要好好守護這個國家,守衛你身後的國土,守衛你身後的百姓。
遇到危險,身為帝王的也當首當其沖,沖在前面,為百姓擋下所有的危險。
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就不配做一個帝王。
這是王爺心裡的想法,目前知道他打算的人,除去紀雲開外,也隻有小長澤知道。
紀雲開是他的妻,長澤是他唯一的繼承人。日後,守護這片國土的那個人,必然是長澤,他現在就必須要讓長澤知道,他今後的生活是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