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日,甯波父子三人出海捕魚去了。
雖然甯波急着去天馬山挖寶,但是他不得不先跟着出海,捕魚是家裡的生計,自己十四歲了,自然是需要幫忙的,而仙人的事情肯定不能跟爹娘說,哥哥甯浪也不能說,這個事情,最好是爛在自己肚子裡,那可是殺人啊,非同小可的事情,不是鬧着玩的。
甯波可不敢保證,一向安分守己的其他家人會如何面對那個事情,最少,長時間的憂心忡忡是避免不了的。
所以,隻有那銀子是可以出現的,而要光明正大拿銀子回來,就必須編個合理的故事才行。
甯波現在還不知道天馬山在哪,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那山不在一天的腳程内,既然路途遙遠,要去,首先要有一個說得過去的出遠門借口,不然他神秘兮兮地跑去,過一些日子,就帶着很多銀子回來,再編什麼故事都不好編了。
心裡面想着這些,甯波這幾日的出海生活就有點魂不守舍,有時候坐在船首發呆,還被他爹訓斥了兩回。
……
這一日早晨,東嶺漁村内,甯波正與王虎有說有笑地走在村道上。
王虎是甯波的同村好朋友,兩人從小一起長大,方才,他們剛從甯波的家裡出來。
在甯波家中時,王虎告訴甯波的爹娘,下個月,他要去城裡的姑母家住一段時間,而甯波呢,也想跟着過去,希望叔叔嬸嬸能同意。
甯波則在一旁附和,說爹,我也不是小孩子了,也想跟着王虎去城裡見見世面。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說着城裡的種種好處,比較熱鬧啊,活計多啊,房子大啊,果然,甯海很快就同意了下來,說出去開闊開闊眼界也是好的,不過這夥食費咱們一定要帶,不能太麻煩人家,還有就是說着要安分一些,不要惹事生非,早些回來不能超過一個月之類的話語。
甯波的娘呢,則說一些不太放心之類的話,但并沒有反對的意思。
看到目的達成,兩人自然興高采烈地出來了。
而這一切,都是甯波想出來的主意。
這個事情,當然是假的。
原來,前些天他們出海歸來後,甯波就迫不及待地找隔壁村的獵戶打聽天馬山的位置,知道要整整五天的腳程後,便開始苦苦思索良策,還真給他想出了這一招。
甯波知道,王虎在每年的仲夏五月,都會一個人前往城裡的姑母家暫住,所以就去找王虎商量此事,起初,聽到說是要騙人,王虎一個勁搖頭,直到甯波答應把他垂涎已久的那把彈弓送給他後,才應許了下來。
等下個月,他們出遠門的時候,當然是分道揚镳了。至于到時候有了銀子回村的理由,甯波則還沒有想好,不過這也不要緊,反正路上有的是時間,可以慢慢想。
現在他們兩人走在村中小道上,一個人想着的是銀子,一個人想着的是彈弓,都很高興。
噼裡啪啦的爆竹聲響起。
前方出現了一個紅色的隊伍,當頭的是幾個婦人,身穿紅衣黑褲,都用扁擔挑着果籃糕點之類的,後面跟着一輛馬車,馬車的後面還跟着一些人,男人居多,也都身穿隆重的衣裳,手臂彎裡還各挂着一塊紅布。
隊伍走到一戶人家門前就停了下來,馬車上下來一個十七八歲的年輕男子,身型較瘦,在衆人簇擁下就走進門去。
“餘月婵的家?”甯波驚訝地說道。
“是啊,月蟬今天定親了,你不知道嗎?”王虎道。
甯波心情稍微有些複雜,王虎不知道的是,餘月婵不但是甯波王虎等人小時候一起玩到大的夥伴,而且跟甯波還有點特殊的關聯。
起因來自于甯海,甯海是看着兩個娃兒長大的,覺得挺登對的,兩家也都知根知底,去年跟餘月婵的爹一起幹活的時候,就半開玩笑半認真地提過一嘴,說看這兩個娃兒怎麼樣,要是定個親家也不錯。
那天晚上,甯海回家的時候,還喜氣洋洋地跟家人說了這個事情,當時餘老爹也是同意的,但說還要回去商量一下。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雖然年齡未到,但是提前定一門親事的做法,在農村還是蠻常見的,很多人往往更早,七八歲就定親了,俗稱娃娃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