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哲對陶教授的熱情,也算習以為常。
走過去,直接上手!
轉心瓶燒制困難,能夠燒成一件,已經很不容易了。
他先是仔細查看,看有沒有變形,沒有變形就是成功。
接着是外瓶、内瓶,能摸到的,全部摸了一遍。
一邊摸,一邊看,也在一邊驚歎!
轉心瓶是通過子母榫鉚結構,把内外瓶結合在一起,且内瓶可以轉動的觀賞用瓶。
這種瓷器為乾隆時的創新品種,其造型新穎奇巧,工藝水平極為高超。
乾隆時期,除生産轉心瓶外,還生産轉體瓶。
二者的差别也很明顯,内瓶可以轉動的為轉心瓶,外瓶可以轉動的為轉體瓶。
由于内外瓶分體,所以在燒造時,采用分體單燒的辦法,這樣内外瓶相接合的地方,和榫鉚處為素胎。
還有,瓶體須三部分分别燒繪,在工藝過程中,各部位的收縮比例,要控制好,避免在組裝、粘接、補彩後出現纰漏。
可以說,想要燒制成功一件轉心瓶,問題一大堆,而且都需要極力避免。
這樣的東西,燒制出任何一件,都是極為困難的,所以,陳文哲看的很認真。
器型、花色、厚薄、均勻、内外瓶是不是協調,連接的怎麼樣,有沒有哪邊變形,都需要注意到。
這些隻要細心,加上足夠的天賦,鑒定起來并不難。
看了好一會兒,感覺整個轉心瓶規規整整,沒有任何問題。
陳文哲松了口氣:“沒問題!”
“這才是最大的問題,太過規整了,也就是說匠氣太重,跟清宮之中的那些匠師的随手之作,沒法比啊!”
陶藝勻搖頭表示不滿,仿的就是仿的,匠氣太重。
不管是刻畫,還是器型,都太過拘謹,沒有大師之作的那種随意。
清宮匠師做得多,手工純熟無比,不管做什麼工作都很随意。
但是,随意并不意味着大意,人家的随意之作,就是大巧不工。
相比起來,刻意模仿的東西,看着就太過工整。
這就跟現代的機器工一樣,太過刻意,顯得不太自然。
這些原來陳文哲自然看不出來,但是有了基礎做舊術,他也就有了點鑒賞水平。
“普普通通,還算可以看,但是拿不出手!”
“教授,這種瓶子,您打算怎麼處理?”
看着眼前的轉心瓶,陳文哲心中癢癢。
這種高水平的瓷器,就算不是精品,也十分難得。
“捐給學校的慈善基金會,他們會拍賣出去,獲得的款項,用來救災!”
“呃,這隻瓶子能值多少錢?”
“三千到一萬吧!”陶藝勻再次歎息。
這轉心瓶,真不容易燒制,裡面的技術難點,實在是太多了。
他就算是仿制的最簡單的轉心瓶,也隻能得到一些普品!
再次看了一遍,沒有發現大問題,這肯定算是一件高仿,這樣的瓶子很适合做舊。
再說,出自陶教授之手的瓷器,可不多見。
遇到了就是機會,陳文哲自然不想放過。
“陶教授,我出四萬買下來吧,反正是捐獻,不如多捐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