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今人繼往開來
《天工開物》是明代著名科學家宋應星編撰的一部關于農業和手工業生産的綜合性著作。
把這部典籍放在第二期錄制,邵陽也是貫徹着“民以食為天”的中心思想。
但這期節目一開始的主人公并不是宋應星,而是當代的雜交水稻之父袁老。
通過袁老的講述,再引出明代的宋應星,講述他一生坎坷的故事。
高光時刻在最後的二十分鐘。
宋應星和已經逝去的兄長宋應昇、知己塗紹煃隔空對話……
“貴五谷而賤金玉!”
“貴五谷而賤金玉!”
“此書與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
“此書與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
目送着兩位故人離去,宋應星感激涕零。
再然後。
邵陽帶着宋應星走過‘時空隧道’來到現代。
“各位旅客,由南昌西開往北京西的高鐵即将啟程……”
宋應星看着高鐵一頭霧水:“這是?”
“三百年後的華夏人造的舟車,我們叫它高鐵。”
“南昌西到北京西?”
“就是從你老家到京城趕考的這段路,坐上它隻需要三個多時辰,即可到達。”
宋應星滿臉驚訝:“這條路我進京趕考走了六次,每次都得半年時間。”
“這還不算快,你再看。”
一架民航客機在屏幕上飛過,邵陽繼續介紹道:“這是我們自己造的大飛機,你要坐上它,一個小時就夠了。”
“這是騰雲駕霧啊。”
“這還算不上騰雲駕霧。”邵陽指着火箭長征号:“這才是騰雲駕霧,這是我們自己造的大火箭,我們能把月球車一直帶到月亮上。”
“月亮?嫦娥住的地方?”
“說出來你别失望,沒有嫦娥,但是我們通過它帶回來那裡的土壤。”
“古有屈原天問,後世登月問天,壯哉,妙哉!!!”
“我們現在不僅能上天,我們還能入海,奮鬥者号深潛器,能夠直達海底萬米的深度。”
“上天入海,巧手奪天工,這三百多年後的天工開物,了不起啊。”
看到這。
屏幕前的觀衆一個個全都熱皿沸騰了。
看到了嗎?
看到了嗎?
這就是如今的華夏!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鼈!
“宋先生,你還想看看什麼?”
宋應星上前,小聲道:“我還想看看三百多年後的‘乃粒’。”
“早就猜到了,請!”
兩人徐步上前,來到一片莊稼地前,看着比人高的稻子,宋應星驚訝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這些稻子一個個都有幾十個稻穗,粒粒飽滿。”
“這是一個叫袁老的科學家,他研究出來的高産雜交水稻,目前正在努力突破畝産三千斤。”
“三千斤???!!!我們那個時候畝産五六百斤就已經算高産了,這個袁老真了不起。”
在兩人對話的時候。
袁老也出來了。
旁邊的學員關心道:“您昨天才剛在大會堂領過獎,今天就要下試驗田。”
“我們是紮根在田裡的人,我最惦記的就是我的超級稻。”
邵陽介紹道:“這就是袁老。”
宋應星擡眼望去,眼神激動。
“袁院士你好,打擾您了。”
“小邵?”
“你好。”
“你好。”
“邵老師,你這是錄節目吧?”
“對,我們正在錄制一檔叫做《典籍裡的華夏》,今天錄得主題叫做《天工開物》。”
袁老看見了宋應星,邁步上前問道:“你這演的是……”
“宋應星先生,你就當他是演員吧。”
袁老上前:“宋應星好啊,這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科學家。”
一人伸手。
一人拱手。
邵陽解釋道:“宋先生,這是現代禮儀,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