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古代和21世紀最大的區别在哪裡?
一個是在存量市場裡仿佛的撸,一個是不斷把餅做大。
這就是最大的區别。
古代因為生産力落後,整個社會總量增加非常緩慢,可能幾個世紀的經濟總量增長,還不如21世紀一個月的經濟總量增長。
一個社會的經濟總量關乎到政府的收入,國民的收入。
所以,在古代,如果朝廷想要增加收入,民間收入必然會減少,因為總量是恒定的。
但21世紀的經濟模式是,中央政府和民間可以共同富裕。
這就是生産力發展和經濟模式的改革,帶來的人類經濟重大突破。
如果張凡這兩個目标在十年前提出來,大臣們都會覺得皇帝腦子被門夾了,要不然就是喝進去的水漏到腦子裡了。
因為要收複西域和大力發展海軍,确實需要很多錢,這些錢無疑都是要從民間收刮上來。
按照這種預算,一年準備6000萬兩的軍費,再加上其他的開銷,保守一年花銷7000萬兩。
而天啟七年,整個大明朝的白銀量也就才5億兩左右。
是整個大明朝哦!
朝廷每年收上來的稅有幾百萬兩就不錯了。
假設民衆都大公無私,不吃不喝,5億兩。
這些錢夠朝廷花多久?
就算把天下老百姓壓榨成肉幹,也滿足不了大明朝做這兩件事。
但現在随着銀行的建立,銀鈔的大量普及,國營商社總府的建立,各大國營商社的不斷壯大,民間商社的崛起,工資體系的确立。
蒸汽機的出現,飛梭紡紗機(珍妮機)的出現。
新學的全面建立。
這些都在預示着大明朝的經濟模式已經徹底擺脫了古代内卷化社會形态。
也難怪大明日報曾經這樣說過: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一個偉大的時代,初升的朝陽驅逐了黑暗。
所以啊,你要說韓爌内心是絕望的,也不對。
作為首輔,至少他現在對大明的發展模式是很清楚的。
例如國營商社每年的利潤是多少,稅收每年可以收多少錢。
哪些還可以賺錢,做什麼還可以擴大稅基,現在内閣都清楚了。
韓爌出列,他說道:“陛下,臣有一言。”
“韓閣老但說無妨。”
“既然遼東已經收複,可以裁減部分兵力,以做節流。”
遼東現在加上後勤、監察、軍政、正規軍等等,總人數在20萬。
關甯軍戰死大半,預備役補充上去,編入正規軍中。
按照這樣算,人員俸祿、軍糧,一年妥妥的500萬兩以上。
而且朝廷在遼東計劃是推行新政,将沈陽建造成一個新政下的城市,可能還要給一些補貼。
新的預算内閣還沒有拿出來,但預計加在一起得給800萬兩過去吧。
這些數字哪一個不是要人命的?
崇祯自己不回答,他問道:“袁愛卿,你怎麼看?”
袁可立也算是第一次對遼東局勢發表意見,他說道:“韓閣老的擔憂不無道理,先下國朝用度巨大,錢财緊張。不過老臣以為,都是該花地方。”
“遼東雖說已複,但女真各部尚未真正接受大明,各地山賊、土匪、惡霸橫行,又有漠北蒙古陰奉陽違,實則虎視眈眈,酋首皇太極下落不明。”
“是以,老臣認為,暫且不必裁減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