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在襄陽住了兩天,飲食很豐盛,但他想見的人卻一個也沒見到。
劉表派人守住了驿舍,名為保護,實際軟禁。
帶兵的蒯祺很客氣,言辭恭敬,就是不讓周忠出門。周忠要見人,他也可以派人通傳,但結果卻是一個也沒來。不是不在襄陽,就是找不到人,至于真實情況,誰也不知道。
周忠倒也不意外。他很快就棄了努力,和蒯琪聊了起來。
蒯琪是蒯越的從子,年方弱冠,剛剛成親,妻子是琅琊人諸葛氏。
周忠立刻想起一個人:琅琊人諸葛玄。他在壽春時,聽袁術提起過此人,袁術曾任命諸葛玄為豫章太守,想借此控制豫章郡。但諸葛玄治理能力有限,尤其不擅長軍事,因山民叛亂,棄郡而走,據說是到荊州投奔劉表了。
周忠一問,蒯琪就笑了。他的妻子正是諸葛玄的從女,不過諸葛玄本人不久前病故了。
周忠咂了咂嘴,暗自歎惜。
他和諸葛玄也曾有一面之緣,諸葛玄比他還小幾歲,不想竟已經去世了。
“除了你的妻子,還有其他諸葛一族的人在襄陽嗎?”
“内人還有一個姊姊,嫁給了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明。此外還有兩個弟弟,一個叫諸葛亮,字孔明,年方十七。一個叫諸葛均,年方十三,尚未有字。”
周忠想見見諸葛亮。蒯琪卻說,諸葛亮不在襄陽城,他們弟兄兩個在隆中,躬耕自讀。
周忠很意外,又問了一些諸葛亮的情況。蒯琪雖是諸葛亮的姊夫,卻對諸葛亮不太感興趣,寥寥幾語後便一問三不知。
周忠很奇怪,沒有再問,卻記在了心裡。
兩天後,周忠辭行。劉表親自送他出城,看着周忠上了船,這才放心回去。
過了漢水,周忠一路急行,當晚在鄧縣留宿。
他讓兒子周昉帶着他的名刺去隆中,務必要找到諸葛亮,請他來鄧縣一晤。
周昉很不解,那麼多的人才聚集在襄陽城,你都沒見着,見一個才十七歲的諸葛亮有什麼用?
周忠笑笑,問周昉道:“如果是你,背井離鄉,來到襄陽,人生地不熟。長輩死了,兩個姊姊嫁給了襄陽的大族,你會帶着弟弟去城外定居嗎?”
周昉不假思索的說道:“既然與本地大族結婚,自然是想借以安身立命,為何要偏居城外?”
“這就是你不如他的地方。”周忠感慨地說道:“如果換了公瑾,他很可能會做出同樣的選擇。依附他人,難免被人左右。躬耕自讀,才能保持獨立。隆中雖在城外,卻不甚遠,有什麼事,求援不難,可是這個距離又足以讓那些不想見的人卻步。”
見周忠将諸葛亮與周瑜相提并論,周昉不敢怠慢,帶着周忠的名刺去了。
第三天中午,諸葛亮跟着周昉來到了鄧縣,與周忠見面。
第一眼看到諸葛亮,周忠就松了一口氣。
這次襄陽之行,他不會空手而歸了。
諸葛亮雖然才十七歲,身高卻已經接近八尺,相貌端正,雙目有神,有着同齡人中不多見的沉穩。即使是周忠最欣賞的周瑜,也未必能勝過他。
兩人見禮之後,周忠也不繞圈子,開門見山的問道:“你隐居隆中,可知天子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