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細陽張氏的門戶不及汝南汝陽袁氏,卻依然是汝南一流。
細陽張氏先祖是趙王張敖,是漢高祖劉邦的女婿。張氏以《尚書》傳家,張喜的曾祖張酺以學問入仕,官至太尉,是與袁安同朝的大臣。
細陽張氏之所以不及汝陽袁氏,是因為張酺的兒子、孫子沒跟上,直到重孫,也就是張喜的兄長張濟為帝師,官至司空,與楊賜、劉陶、劉寬等人共進退。
如今,張喜為司空。
兄弟二人同為司空,細陽張氏也算是重回巅峰,再加上張濟曾為孝靈帝講經,有帝師的情誼在,天子劉協雖然不喜歡張喜,也不能過于寡恩,維持着場面上的禮敬。
在這樣的形勢下,對于那些不太了解朝廷内情的人來說,張喜就是當之無愧的汝南甚至整個豫州的士人領袖。
張喜回到汝南,影響遠超宗承擔任汝南太守。
汝南大族幾乎聞風而動,趕到郡界相迎,打聽情況。
借着這個機會,張喜表達了朝廷的态度。
天子手握并涼精銳十萬,不是不能踏平山東,隻是天子仁厚,不肯多造殺戮。所以他選擇了接受袁紹請降,赦免山東士庶,實現天下太平。
即日起,不管之前是否支持袁紹,隻要肯改過從善,一律既往不咎。
張喜這番話說得很客氣,但背後的殺氣卻非常重。
這是最後的機會,你們再認不清現實,就等着被西涼鐵蹄踐踏吧。天子也是有脾氣的,你們不要不識好歹,以為他好欺負。
私下裡,張喜又苦口婆心的勸說。山東雖有人力、物力的優勢,人才濟濟,但軍事上的劣勢同樣明顯,終究不是并涼鐵騎的對手。
當初董卓亂政,山東州郡起兵,袁紹為盟主,麾下大軍數十萬,結果如何,你們都是知道的。
如今天子實力遠超董卓,而袁紹卻大不如前,隻能主動請降,你們支持他,等着為他殉葬嗎?
我們的優勢不在戰場,在朝堂。
作戰,山東人不如山西人。治國,山西人不如山東人。
借着這次機會,擺脫之前的負擔,在朝堂上一展身手。無愧前賢,不負此生,豈不妙哉?
範滂、李膺等人不畏生死,為的是什麼?不就是反對天子重用閹豎、外戚,不用士人嗎?如今天子有意革新,以荀彧為河東尹,推行王道,又有意還政于三公,這是多好的機會。
張喜最後又說道,退一萬步講,就算袁紹僥幸成功,與你們有關系嗎?他已經被冀州人控制了,就算他得了天下,也是冀州人的勝利,不是你們的勝利。
你們最多和徐州人一樣,被冀州人随意羞辱、殺戮。
張喜雖然是朝廷的使者,卻完全站在汝南人的立場說話,誠意拳拳,令人動容。
能成為大族家主的都是人精,對利害得失計算得極為清楚。他們也清楚,袁紹兩次南下,一次無功而返,一次頓兵彭城,疲态盡顯,别說奪取天下,能在中原站穩腳跟的可能性都不大。
在這種時候,誰還願意跟着袁紹送死。
門生、故吏什麼的,也顧不上了。
反正你袁紹也被開除宗籍了,袁術才是袁氏家主。
在一片看似悲傷,實質慶幸的歎息聲中,衆人達成了默契。
張喜随即趕往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