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瑤在離開“新田”之前做了很多準備。
首先,一個名單被列了出來,位列其中的人大多數是智瑤所選擇班底的父輩,有大概三成則是班底中二十來歲的小夥子。
他們就是智瑤在清理掉一批人之後,要補充到各個職位的人選。
現在是春秋時代嘛,官職什麼的其實很少,不是國家單位的話,一般就是各種的“皂”和“胥”了,前者是小吏,後者是官。
智瑤沒有對“邑宰”這個官職下手,主要是他年紀真的還小,哪怕有所伸手也要掌握分寸,真的對“邑宰”這種城主官職伸手的話,很大程度上會演變得到了過猶不及的程度。
事實上就是那樣,自己不懂體面,到時候自然會有人幫忙給予體面。所以了,做什麼都要掌握“适可而止”的道理!
大冬天出遠門相當麻煩。
在這個冬天的晉國卻是每個家族都非常忙碌,一個個忙着發出征召令,進行戰争的物資也要趕緊備妥。
智瑤花了足足一個月的時間才抵達“黃父”,他到了地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接管軍權。
在“黃父”有一個“師”的智氏私軍早早集結待命,軍隊并沒有選擇城内安頓,位于城郊之外選了個地方駐紮。
大地一片銀裝,各種樹木的枝葉之上也是覆着一層白雪,使得大多數景物一眼看去除了灰就是白,極難看到其餘的顔色。
冬天召集大軍比較不合适,非必要根本沒有家族會幹,除了氣溫寒冷容易讓将士們患病之外,每日耗費的物資也遠比其它季節的時候多。
對于智氏來說,很值得慶幸的是去年沒有進行征召,不管是附庸貴族還是“士”和“徒”的賦額并沒有繳納,得到召喚的他們要自己帶上武裝以及糧秣等一應資源前來聽候調遣。
在“羨”這個級别上,他們平時是亦兵亦農的角色,應征之後肯定是由主人來進行武裝,後勤辎重也是由主人來提供保障。
其實對于附庸貴族以及“士”、“徒”來說,比起交稅他們更願意納賦。
交稅就是将财帛或是糧食、布匹等其它資源上繳給主人,等于說交了也就交了,反正不會有什麼“返稅”這回事。
納賦不一樣,他們耗費了多少資源都是用在自己身上,前往征戰還能有所收獲,說不定非但沒有虧還能賺,能夠得到階級上的晉升就更美滋滋了。
所以是怎麼回事?也就是沒有得到征召的話,附庸貴族、“士”和“徒”需要交稅,得到召喚則是納賦(用西方的說法叫納皿稅)。
智瑤見了各級的“士(基層軍官)”和“旅帥(旅長)”、“帥(師長)”,少不得“本家武(私軍教官)”和、“司戈盾”、“司兵”、“司常”、“司鼓”、“司弓矢”、“貳車”、“校正”都要見一見。
“司戈盾”負責管理軍隊的甲胄、戈和盾牌。
“司兵”負責為缺乏兵源的建制補充士兵。
“司常”則是負責保管戰旗。
“司鼓”管理各種戰鼓與金器(這裡所謂的金器,指的是退兵時敲擊的青銅罄)。
“司弓矢”保管以及保養各種不同張力的弓和各種種類的箭矢。
“貳車”就是管理戰車的人,平時則是進行保養與修葺。
“校正”屬于比“本家武”級别更高的教官,尤其還有參謀權限,一般戰時也是他們執行和監督将領的臨場變陣命令。由于有臨戰督陣的權限,他本身還有自己的親衛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