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教者,志氣不和,取舍數變,固無恒心。”————————【呂氏春秋·誣徒】
“近來關東消息大抵無事,自黃琬被罷,朝廷案檢戶籍的力度漸大,許多民戶被重新清查登記在案。依國家的意思,由他鄉遷徙至異地、并在該處安養生息的流民,一律改編為當地戶口,不必再如以往那般強遷回原籍,如此一來,倒是省卻了一大筆浮費。”骠騎将軍長史衛觊手持案卷,一五一十的彙報着政策推行的情況:“眼下首重的便是春耕農時,依屬下之見,倘若要度量天下田地,不妨等到春耕以後。”
“嗯。”董承随意應了一聲,他頗具威勢的端坐着,随手翻閱桌案上的書簡,忽然感興趣的問道:“彼等流離異地的黎庶,以流落何處為最?”
衛觊略一思索,便輕聲答道:“近年來中原、河北等地多事,而江東、荊楚安定。故北方之民往往逃至南方,甚至是交州等地,其中尤以江東、荊州為最。”他語氣一頓,繼而說道:“這次由于國家下了不許回遷、就地編戶的诏令,以至荊、揚等州與北方諸州相比、較之以往,其民戶之數不減反增,徒增不下十數萬戶。”
“以前黎庶流離各方,朝廷為何屢下诏令,督當地守令勒民還籍呢?”董承疑惑着問道,他記得當時皇帝命中書拟寫這個诏令的時候,朝中有不少人持反對意見,但由于承明殿僅存的三個人沒有表示反對,此事也沒有遭受什麼阻礙:“譬如有民自青州避災荒賊寇而入江東,朝廷命其還籍,不僅徒然多事、中間虛增耗費,更使好不容易安定的民心又有動靜。老夫未見此中有何裨益,足以驅使為長策。”
“董公睿鑒。”衛觊放下手中的案卷,不答反問道:“敢問董公,當時國家要出這道政令時,司空趙公為何不反對呢?”
“他向來奉上是從,我何須管他決事的緣故?”董承把袖子一揮,傲慢的說道。
衛觊笑了一笑,不置可否,接着剛才的話題說道:“北地屢遭大亂,生民流離,田地荒蕪,縱是豪強之家坐擁莊園、田畝無數,倘若招不到人來為其耕種,這田地又有何用?何況田多而人少,譬如東西市裡的貨物,物稀則價貴,物多則價賤,以往豪強與佃戶的租糧乃十分其五、其六,到如今河北諸地,誰家不是屢降租糧以招民墾種?”
“你的意思是,因為河北、中原諸地可招來種田的佃戶少了,彼等豪強經營艱難,所以想讓朝廷命流離在外的黎庶回鄉?”董承恍然,總算是解決了盤桓心頭許久的疑惑,他以前就見過不少流離在外的百姓因為家鄉的災荒過去了,便被當地官府勒逼返鄉,原來其中有這樣的理由:“黎庶窮困,倉促逼回,到原籍後無田無宅,又會淪為佃戶……”
衛觊沒有明确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再度問道:“是故,董公想必知曉,趙公家世豪強,卻也不反對此事的緣由了吧?”
“他是益州人,是占便宜的,又能應承上意,他哪裡還會倡議反對,把安定在自己家鄉的流民又趕回去?”董承舉一而反三,很清楚的就想明白了背後的利益推動,朝堂上反對此事的大多是河北、中原等地的士人,而來自益州、揚州等地的士人卻堅定的表示支持,而且以極快的速度将現已安居在當地的北方流民給納入了戶籍,從外地人變成了本地人。
北方流民的大規模遷徙給南方帶去了充足的勞動力與先進的生産技術,促進了南方經濟的開發,站在皇帝後世人的角度來說,眼下已經遷移到南方定居的流民要迅速在當地落戶、迅速融入到當地的生活環境中去,不僅如此,今後更是要采取各種措施将北方的無地、或少地百姓遷移南下。一方面緩解北方的人地壓力,從另一個角度改善北方田價、糧價以及百姓的生存環境,另一方面也能加快開發南方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