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大運,非君才力所能存也。”————————【魏書】
長安城東。
朝廷赦诏下達後,楊奉再無性命之虞,借着司隸校尉董承的庇護,他得封興義中郎将,帶着手下數千兵馬屯駐城東。整日裡除了必要的操訓士卒,就是躲在營帳中縱情聲樂。
這一日,楊奉正在帳中暢飲,忽報有人聲稱是故人,在營外求見。
楊奉心下起疑,道:“我在長安從未有過故人,這人可曾報過姓名?”
“這人做一道人打扮,沒有說姓名,就說他字正方。”帳下吏答道,從懷中掏出一物呈上;“這是那人讓在下轉呈給将軍的,說是将軍看了就知道了。”
楊奉打開包裹,裡面正是一塊疊得整整齊齊的黃絹。
看到這塊黃絹,楊奉頓時坐不住了,神色驚恐,抖着手将那塊黃絹打開。
那黃絹上寫着四個大字,猶如針刺般的紮入楊奉的眼中。
‘中黃太乙’
“那人現在何處!”楊奉一把攥住那塊黃絹,焦急的說道:“快領我去見他!”
中黃者,黃中之色也。太乙者,天之貴神也。二者合稱中黃太乙,意為身着黃服的天神,是代表天帝的使者,僅次于天帝。同時也是當時民間信仰的道教尊神,是大賢良師張角以及黃巾教衆所崇信的神祗。
這面黃絹是神壇上祭祀所用,類似于神主牌位。在黃巾起義之初,張角的諸親傳弟子皆有此面黃絹,統領部衆,在虔誠的黃巾教徒中有着一呼百諾的影響力。
楊奉出身白波黃巾,當年是白波軍首領郭太的親信部将,作為黃巾軍曾經的中層教衆,他如何不識得這面黃絹?隻可惜郭太死後,他手中的黃絹不知所蹤,沒有号令部衆的信物,又沒有一個足夠威望的領軍人物,白波殘部彼此不服,各占山頭,整日裡互相攻打。
白波軍從此走向下坡路,一蹶不振,楊奉也是在這個時候下山投降李傕。
就楊奉所知,自從張曼成、郭太、張牛角等人戰死之後,這世上唯有黑山軍褚飛燕尚保有一塊黃絹——那還是張牛角死前傳給他的,如若不然,褚飛燕未必能在短時間内讓黑山軍大小渠帥都信服于他。
如今一塊黃絹突然出現在這裡,讓楊奉心裡又是驚疑又是警惕,驚疑的是這個神秘道人突然來尋他,定是看中了他手中數千兵馬以及他在朝中的地位,想有所圖謀。警惕的卻是他好不容易才洗白上岸,如今實在不願再跟這些人打交道,生怕與他們接觸惹來猜忌。
現在那道人已堵在門口了,為避免事情不受控制,楊奉心裡也抱着一絲好奇,親自前往轅門迎接。
那道人身材颀長,又老又瘦,像根竹竿似得立在轅門外。他看似剛過半百的年紀,卻精神抖擻,雙眼明亮有神,氣質儒雅不群。
楊奉‘啊’的一聲,立即恍然,連忙将此人帶入帳中寒暄。
這人正是張角弟子,常乘騎青牛,來往上黨、河東等郡。憑其出色的智謀與手段,被黑山軍張牛角、白波軍郭太奉為座上之賓,常為其出謀劃策。楊奉曾受命接待過對方幾次,沒想到自郭太死後,對方便再也沒有出現過,今天竟在這裡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