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又被偷家了
模拟場景中…
荊州之戰後,焦仲卿(呂布)一邊忙于整頓内部,組建水軍;一邊又與劉表相持于江漢,同時又向南收取交州。
一時事務繁忙,無暇北顧。
很快一年過去,時間來到了建安四年冬天。
此時的天下局勢是這樣的。
江南方面,焦仲卿已經幾乎全據荊揚交三洲19郡。坐擁二十萬兵馬,戰将數百員,實力驚人。
劉表盤踞在南郡、章陵二郡,麾下有水軍五萬,勢力不容小觑。
張繡盤踞在南陽郡北面,有兵馬二萬。
雍涼及益州方面,韓遂、馬超等十幾路諸侯盤踞在關中至西涼一帶;張魯盤踞在漢中郡及巴中巴西地區(四川平原的北部),劉璋占據着益州中部大部分地區(四川平原的南部和東部),而益州更南邊的四個郡,則是屬于蠻族人自治的地盤。
河北方面,袁紹順利滅掉了公孫瓒,全據北方四洲,開始虎視中原。
中原方面,曹操、呂布、張繡三大諸侯并存。
曹操不愧是這個時代的頂級軍事家,見消滅呂布無望,立即與呂布化幹戈為玉帛,結盟抵抗共同的強敵袁紹。徐州牧呂布負責抵擋來自側翼—也就是青州方面袁紹軍給予的壓力,曹操主要負責抵擋正面——也就是官渡及河内方面來自袁紹軍的壓力。
隻有宛城張繡仍處于觀望狀态。
張繡原本的打算是聽從賈诩的建議投靠曹操,但在發現曹操隻有兖州一州和豫州大部,勢力并沒有預想中那麼強大,且南面忽然崛起了一個更加強大的諸侯焦仲卿時,張繡猶豫了,任憑賈诩如何勸說,都決定看一看在說。
恰在這時,焦仲卿派出魯肅為說客,以“袁紹勢大,必不重用”、“與曹操有殺子之仇,若投則日後必被清算”為由,成功打消了張繡投靠袁曹兩家的念頭,并遊說張繡出兵南下,夾擊劉表。
張繡很快動了心,相比于投奔袁紹不被重用和投奔曹操日後面臨的風險,左思右想,還是覺得投奔焦仲卿更為安全。如果沒有更多選擇,他覺得自己在袁曹之間,大概應該會選曹操吧?但現在有更好的選擇,那為何不選呢?相比于袁曹兩家,投奔焦仲卿的前途無疑更為光明。
——因為焦仲卿的軍隊以水軍見長,而他麾下的西涼鐵騎正是前者急缺的兵種。
張繡并沒有猶豫太久,就被魯肅說服,決定克日出兵,拿下夾擊劉表。
魯肅大喜,臨走的時候,看了一眼賈诩,發現後者的臉色鐵青,很是難看,就好像被人破壞了精心設計的計謀一般。
但不管怎麼說,張繡已經決議投靠焦仲卿,賈诩再怎麼智謀超群,算無遺策,也隻是一個謀士,無法改變主公張繡的想法。
在焦仲卿和張繡的夾擊下,劉表節節敗退,本就不大的地盤變得越來越小。很快就被困在了孤城襄陽,苦苦支撐。
與此同時,曹操與袁紹開始相持于官渡,期間戰事頻頻。
時間很快來到了建安五年。
焦張聯軍已經圍困了襄陽八個月。城内人心離散,不斷有大族派人出城,對焦仲卿表露投靠之意,甚至,連劉表的妻弟蔡瑁也派人來表露了投靠之意。
眼見大勢已去,劉表終于頂不住了,選擇開城投降。
自此,焦仲卿全取荊州全境,勢力更加鼎盛。随後,派出使者前往官渡曹營,表示願意借道洛陽,出兵河東,護佑曹操側翼,助其共抗袁紹。
曹操此時已全然知曉了焦仲卿兩年前在小沛城下演那一出戲的真正目的是聲東擊西圖謀荊州,這讓他郁悶之餘,也暗歎後者智謀高絕,短短數年便如彗星般崛起,席卷荊揚,坐斷南國天下,成為可以左右天下大勢的諸侯。
基于焦仲卿精于謀算的性格,曹操認為,前者此次打算借道洛陽出兵共抗袁紹的舉動絕對不全是好心,必然包藏了不可告人的企圖。
這個企圖,很有可能是“假途滅虢”之計,明抗袁紹,實圖洛陽周邊地區,隔斷他以後兵向關中的可能。
曹操有心拒絕這個提議,但又恐焦仲卿轉頭與袁紹聯合起來夾擊他,隻好捏着鼻子同意了這個提議,遂以天子劉協的名義封焦仲卿為鎮南将軍,總督荊揚交三州事宜,出兵抗袁。
于是,焦仲卿調兵遣将,派張繡領兵兩萬,北上占據洛陽,渡過黃河、陳兵河東,與占據并州的袁紹之侄高幹接壤,并多次發生争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