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大唐:讓你代管,沒讓你稱霸!

第156章 授課分桃,莽夫發飙

  翌日。

  劉景早早起來,換了一身朝服,戴上幞頭,換了新鞋子,六子在院子裡備馬。

  今天要去農學院講公開課,李世民和朝中文武大臣都會去,算是很隆重的事情了。

  皇帝親自到場聽課,這便算是帝王師了。

  “大人,今天給皇上上課,大有面子。”

  六子笑嘻嘻地說道。

  狄仁傑在旁邊冷冷說道:“大人平時在府上也授課,你從來不聽。”

  平常的時候,劉景也會在家裡給劉寶、劉秀和祥子幾個講課。

  六子冷哼一聲,說道:“你懂個屁,老子在歸義鎮跟了大人三年,比你懂的多。”

  在歸義鎮的時候,劉景給孫堂說權謀兵法,六子經常旁聽。

  狄仁傑奇怪地問道:“那為何你還這麼不開竅?因為笨嗎?”

  卧槽...

  六子擡腳就想動手,東方默笑呵呵攔在前面,笑道:“六子哥,息怒啊。”

  六子知道自己打不過東方默,隻能作罷。

  “小英,你再皮,再皮給你介紹對象。”

  六子恨恨地說道。

  收拾好東西,狄仁傑跟着劉景往農學院去。

  劉寶和劉秀、祥子三個聽說去農學院,非要跟着去。

  農學院在長安城的東南邊,這裡有充足的水源,适合養殖魚類。

  劉景最近在嘗試培養一些适合飼養的草魚。

  在古代,養魚都是從河裡撈到小魚放入池塘,然後養大。

  專門的魚苗要到現代社會才有,這和大部分人的想象都不一樣。

  最多的是漁夫直接從江河裡打漁釣魚。

  騎着馬,劉景到了城外十裡處,這裡建造了一座長寬各一公裡的農莊,四面圍着院牆,周圍還有田地,種着各種各樣的作物。

  從各地選派來的司農官正在莊稼地裡勞作。

  看到劉景騎馬過來,所有人肅然起敬,站在道路兩側行禮緻敬。

  劉景騎在馬上,對着衆人微微颔首緻意。

  騎馬進了農技學院,程處亮正在布置講台。

  因為程處默和秦懷道各領了司農寺左右少卿一職,程處亮看起來吃虧,所以劉景把農技學院的校長一職給了他。

  見到劉景過來,程處亮馬上起身,拜道:“見過大人。”

  劉景從馬上下來,說道:“都準備好了吧?”

  程處亮說道:“隻剩下黑闆了,馬上搬過來。”

  說着,幾個學員把黑闆搬上了台,講台一切準備就緒。

  六子一幫人下馬,劉寶和劉秀、祥子三個人立即到處亂竄。

  農學院有很多奇花異草,還飼養了一些奇怪的動物,他們最喜歡看那些東西。

  聽課的人陸陸續續來到,來得最早的是司農寺的人,他們敬重劉景,也最渴望學習農技知識。

  然後是朝中一些文人士子和國子監的學生,然後是朝中的年輕官員。

  很明顯,好學的人來得早,其他一些老臣不過是看皇帝來了,也跟過來湊湊熱鬧。

  劉景到了農學院的後面,裡面有個人正在看一窩豬仔。

  “狗蛋,你的崽生了?”

  六子跟在劉景身後,對站在豬圈旁邊的狗蛋說道。

  這個人正是狗蛋,自從在劉景房間裡看過《母豬的産後護理》,狗蛋喜歡上了豬種的培育。

  更具書中記載,豬在雜交過後,可以培育出肉料比高的品種,就是吃的少長肉又多的豬。

  這一窩是狗蛋寄予厚望的豬。

  狗蛋轉頭看到劉景,高興地跑過來拜見。

  然後又氣呼呼地對六子說道:“你的豬仔,它是你的婆姨。”

  六子看了一眼那頭花母豬,感覺還挺眉清目秀...

  “狗蛋不錯啊,這母豬被你養得眉清目秀的,豬狗一窩啊,哈哈哈...”

  六子大笑起來,氣得狗蛋要吃切齒想打人。

  劉景進了豬圈,仔細看了看這一窩花豬仔,體長短了點,肥肉有點多,瘦肉率比後世的長條白豬差了一點,不過已經很不錯了。

  在古代,常吃的肉有羊肉、魚肉、雞鴨鵝和狗肉,豬肉卻不在其列。

  因為豬肉的肥肉太多,而且肉質不好,膻味也很重要,如果狗蛋真能培育出新品種的豬肉,那大唐百姓日後就多了一種好吃的豬肉了。

  “狗蛋幹得不錯,這窩豬養得好。”

  劉景給了狗蛋一個誇獎。

  狗蛋得意地笑道:“聽到沒有,大人都誇我幹得好。”

  六子卻譏諷道:“好好一個太醫,不在宮裡鑽研醫學,卻在這裡沉迷養豬,真是有你的。”

  狗蛋聽完,又跟六子吵起來。

  兩邊吵個沒完,劉景先出了後院,程處亮過來說李世民的車駕到了門口。

  劉景馬上出了後院,到了前面,正見到李世民的車駕到了農技學院門口。

  院子裡的文武百官和文人士子都出來迎接。

  劉景這次在最前面,帶着農技學院和司農寺、大理寺的人前來迎接。

  “微臣恭迎皇上。”

  劉景拱手拜道。

  李世民笑呵呵說道:“朕今日和皇後,還有朝中文武大臣來參加你的講課,想聽聽你的高論啊。”

  劉景拜道:“微臣不才,對于稼穑之事也不過是略懂而已。”

  李世民笑道:“你略懂,那朕豈不是完全不懂了。”

  其他大臣跟着哈哈大笑。

  程咬金笑道:“你就别謙虛了,你如果不懂,我們來幹什麼。”

  “你看看,連孔老夫子都來了。”

  程咬金指了指旁邊的孔穎達。

  孔穎達今日特意把太子李承乾帶過來了,這是他堅持的。

  古代農業立國,種地是大事,孔穎達作為李承乾的老師,他堅持把李承乾帶過來學習。

  孔穎達笑呵呵拱手道:“稼穑乃是國之大事,老夫雖然熟讀經書,對老農之事卻知之甚少,今日來向劉寺卿讨教啊。”

  玉米紅薯豐收以後,孔穎達很佩服劉景。

  之前劉景作出了幾百首詩文,孔穎達也不覺得這麼樣,畢竟他們看中的經學,而非詩文。

  但豐收慶典以後,孔穎達就把劉景比作後稷、神農一樣的人物了。

  關中洛陽百姓因為種植玉米紅薯,家家都有餘糧,這可是聖人之功。

  劉景回禮道:“太子傅過譽了。”

  劉景和大臣們客套的時候,皇後扯了扯身邊的九江公主,笑道:“劉寺卿,今日本宮與九江也來了,你可得好好講,給我們這個公主開開竅。”

  九江公主當着衆人的面表現得極為腼腆,隻是淡淡地笑了笑,并不說話。

  劉景心中暗笑:給公主開竅?開哪裡的竅?上面一個,下面兩個?好像三個都開過了吧...

  劉景笑道:“豈敢豈敢。”

  九江公主聽劉景說不敢,心中腹诽道:好賊子,還說不敢,能進去的竅,哪個沒開過...

  客套完,程處亮招呼着衆人落座。

  李世民和皇後坐在前排中間,李孝恭和李道宗一幫皇親國戚坐在左右,後面依次按照品級往後落座。

  官職的高低尊卑極其分明,就跟上朝一樣。

  那些好學的學子反而坐在了最後面,也不知道能不能聽清楚。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