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這些都是太孫想出來的?!
“遵命!”
樊忠習慣性的答應後,想到剛剛在這營中商讨的事情,目光不由的看向了那一旁的黃太孫朱瞻基。
皇上....真的要按照太孫的話來做了嗎?
想到這裡,樊忠也不敢多耽擱,趕忙便轉身離開。
在那樊忠離開後,老爺子朱棣也轉頭看向了朱瞻基,說道:“你小子既然有這麼好的辦法,為什麼不早說?非要等你爺爺我打了敗仗,你小子才跑出來說這些?”
聽着老爺子朱棣的話,朱瞻基簡直都無語了。
當初自己在聽到老爺子要分兵,便立馬提出了自己的反對意見好不好?
畢竟他也隻知道老爺子因分兵而敗,誰知道中間到底怎麼回事。
更何況,現在這局勢不也一樣嗎。
此次大敗,之後再分兵,接下來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也幸好是自己提前趕回來了。
在老爺子和二叔三叔他們分兵之前趕回來了。
不然,一旦分兵出去,沒有了人數上的絕對優勢,還不知道什麼情況呢。
萬一中軍被襲,神機營的火炮陣地被人擊毀。
那時候才真的是回天乏術了。
當時老頭子你什麼态度,你自己不知道嗎?
現在問我為什麼不早說?
我也得能早說啊!
再說了,以當時的局勢,明軍占據絕對的優勢,隻要不急不躁,可以說穩操勝算。
但如果非要一次竟全功,違背戰場規律,那自然是要吃虧的。
那馬哈木又是蠢貨。
就是這次的大戰,在明軍沒有分兵的情況下,不也是随手就能勝利嗎?
隻不過因為那一陣的妖風作怪,導緻了明軍失敗。
但面對老爺子,朱瞻基心裡頭的這些話也隻能是自個兒憋在心裡。
得。
你老爺子愛說什麼是什麼吧,我多餘犟那嘴。
很快。
伴随着那樊忠前去通知。
之前剛剛才從老爺子營帳中離去的衆多大将以及漢王趙王等人,此番又聚集在了一塊。
走在大營之中。
衆人面面相觑。
“諸位,皇上不會真的要按照太孫殿下的話辦吧?這可太危險了!而且沒有一點勝算啊!”
“是啊!.....”
“以皇上穩妥的性子,不該做出這樣的決定啊,會不會是因為此次的戰敗而亂了心思啊?”
“.............”
随着這衆人不斷的猜測,一行人也來到了大營之外。
在那門外的樊忠禀報了皇上一聲後,一行人便又再次走了進來。
見禮過後,老爺子朱棣也沒有再多餘的廢話,直接對着在場的所有人說道:“朕決定了,接下來的作戰,便按照太孫的意思來辦,此番由他率領七萬的騎兵,在草原之上與草原各部族作戰,其餘大軍,盡皆返回斡難河畔。”
聽着朱棣的話說完。
在場之人頓時震驚了。
皇上.....竟然真的按照太孫的意思決定了!
一時間,一旁的衆人趕忙便要阻止,道:“皇上!........”
然而,還不等他們口中的話說完,那坐在龍椅之上的皇上朱棣便立馬一擡手,阻止了他們的話,說道:“此事朕心意已決,諸位就不要再勸了。”
說完的同時,老爺子朱棣便對着那稍微了解一些的漢王趙王說道:“此次退兵,你二人便跟随你們大侄子,另外,還有張懋、英國公張輔,你們四人輔助太孫。”
顯然,對于朱瞻基這小子第一次帶兵便率領七萬騎兵,老爺子朱棣說到底還是有些不放心的。
一旁聽到老爺子說這些話的朱瞻基,自然心中也是明白,不過對于老爺子的這個決定,他并沒有說什麼。派人來幫助自己分擔壓力,幫他朱瞻基來帶兵,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的。
隻要整個明軍按照自己的計劃在執行。
對他而言,他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至于這中間到底是誰帶兵,他壓根兒不在意,甚至這次的7萬騎兵他自個兒都不想帶。
最近在建造那城池之時。
每天除了要忙正事,還得專門抽空出來完成自己的每日養生任務。
搞得他心力交瘁。
此事若不是他提前已經說了要自己親率大軍,他都想讓老爺子直接派人代替他來做這件事。
當然,跟随老爺子返回斡難河畔,繼續從奴兒幹都司繞道前往鞑靼部的腹地,這也不是什麼輕松的差事兒。
兩者相比還是帶着騎兵在這大草原之上四處熘達熘達比較好。
而另外一邊,那四人在聽到老爺子朱棣的命令後,互相對視一眼,便紛紛跪在地上領命。
盡管此次的作戰看起來危機重重,既然皇上已經這麼決定,他們這些作為臣子的也隻能是按照皇上的意思去辦。
再則,在太孫殿下身邊有他們四人,不敢說沒有損耗,但在太孫殿下要做出什麼危險舉動的時候,他們還是能夠及時勸說。
而在這四人領命之後。
老爺子朱棣再次下達命令,命全軍整備,即刻便朝着斡難河畔撤軍。
盡管對于太孫殿下與皇上朱棣二人在這主營帳内到底說了什麼,在場的衆人都不清楚。
可瞧着皇上朱棣如此的急躁,剛剛商議完的事情便要立馬去辦,不由的,都猜測起來。
而伴随着皇上的命令下達完,在場衆人也紛紛返回各自的隊伍當中整軍備馬,即刻便要按照皇上的話,率軍撤回斡難河畔。
在衆人全部都離開後,老爺子朱棣再次來到了朱瞻基的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此次你們這7萬騎兵的目的是為了吸引所有草原各部族的目光,迫使他們暫時無法撤兵,為後方正在建造城池的人轉移視線,千萬不要因為一時長短而與敵交戰,明白嘛?”
即便是在做了前期很多準備,甚至命漢王趙王英國公張輔等人全部前往随行的情況之下,朱棣還是忍不住的囑咐着。
7萬騎兵的生死雖然很重要,但是他朱棣更在乎的是自己這個大孫子的安全。
7萬騎兵沒有了,還可以想各種辦法再逐漸組建招募,可若是自己這個大孫子沒有了,整個大明朝可就沒有繼任之君了。
想要再找個像這小子如此合适,做繼任之君的人,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聽着老爺子反複的囑咐,朱瞻基笑了笑,安慰道:“爺爺您就放心吧,這些事情孫兒都知道,就是爺爺讓孫兒去死,孫兒還不想這麼早死呢。”
見朱瞻基這麼說,那老爺子朱棣也就放心了。
“好,去吧。”
聞言,朱瞻基點了點頭,沖着老爺子朱棣拱手辭行後,便轉身離開了那帳篷。
看着自家這大孫子離開的背影,朱棣的心中滿是得意。
最近從草原部族各處聽到的傳聞,說那個也先有主君之相,将來必定能有所成就。
那也先,他朱棣也見過。
可要說跟自己的大孫子比起來…别說什麼小巫見大巫了,兩個人根本就不是一個程度上的。
沒有一丁點兒的可比性。
在他看來,自己這大孫子,乃是天命注定的君王之命!
是鎮壓當世的九五之尊。
至于那所謂的也先,不過就是陪跑的命罷了。
有他這個大孫子在,大明朝百年之内,國運昌盛!
另外一邊的朱瞻基,在離開了老爺子朱棣的主營後。
在二叔朱高煦、三叔朱高燧、英國公張輔、以及張懋将軍的調兵下。
很快,整整7萬騎兵大軍便集結完畢,随時可以出發。
随着朱瞻基的到來,在詢問了朱瞻基的意思後,7萬大軍頃刻而動。
在他們這7萬兵馬離開不到半個時辰後,由老爺子朱棣所率領的中軍四十萬兵力,便開始掉頭朝着斡難河畔撤軍而去。
整個明軍40多萬兵馬這一動,消息很快便傳到了那身處鞑靼部大營之中的馬哈木耳中。
“明軍撤兵了!
!”
“明軍撤兵了!
!”
“………”
随着這個消息在鞑靼部的軍營當中傳出,所有的草原士兵們頓時便開始了歡呼,甚至連那些草原部族的首領們也一個個面露驚喜之色,差一點就要高興的跳起舞來。
不過,如今這還隻是一個傳回來的消息罷了。
到底是否屬實還不清楚,所以這些草原部族的首領們還保持着最後一絲的謹慎與冷靜,紛紛趕往了那鞑靼部的主營帳之内,想要與其中的其他首領以及瓦剌部的馬哈木一同商讨。
而伴随着這些個部族的首領進入到營帳之中後,此時的馬哈木也正在那身後的地圖上仔細查看着。
根據他所了解到的明朝皇帝性格。
即便此次戰敗,損失了4萬多的兵力,他們也絕不可能就此撤兵,畢竟此番他們興沖沖地調集了50萬的大軍來圍剿他們這些草原上的部族。
如果就這麼輕易的撤軍了,不說以朱老頭的性格做不出這樣的事情,就說這撤軍的也太輕易了吧?
從出兵到如今,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耗費了無數的人力物力以及兵力,來到草原上卻隻打了一仗,死了4萬多人便立馬回撤?
他朱老頭在回去後,面對那滿朝文武,想着他當初力排衆議要出征的情景,臉面上能挂得住?
心中帶着這些疑慮的馬哈木在思考起這件事來,便不如其他人那樣簡單。
可即便他的心中再疑慮,如今那明軍都已經開始動身撤軍了,他還能說什麼?
隻不過,在聽到他所派出去的斥候說起明軍還留了七萬騎兵時,馬哈木當即就轉身對着在場的這些草原各部族首領說道:“諸位先别急着高興,那朱老頭還在草原上留了7萬的騎兵在,他到底打的什麼主意?如今我們還不清楚,各自麾下的士兵還是要約束好,以免那朱老頭殺個回馬槍。”
在場的這些各部族首領們,雖然期待這一天到來已經很久了,可這馬哈木所說的話也很實在。
畢竟這還是那大明朝皇帝朱棣第一次如此輕易的便退軍。
以明軍的狡猾程度,表面上羊裝撤軍,背地裡殺一個回馬槍的事情,并不算多麼稀奇。
想到這裡,衆人便紛紛拱手,按照那馬哈木的話,各自返回軍營當中安撫營内的将士,使這些将士最起碼不至于因為聽到明軍撤退的消息而起了什麼輕漫之心。
而在這些各部族的首領離開之後,那馬哈木身邊的孫子也先,也立馬上前一步,對着自己爺爺問道:“爺爺,那明軍真的撤兵了嘛?”
聽着自己大孫子的問話,那馬哈木站在地圖前,仔細觀察的同時也長長歎了口氣說道:“如果從目前所看到聽到的這些消息來說,那明軍隻怕是真的撤軍了,在草原上留下來的那七萬騎兵也不過是為了防止我們背後偷襲留下來的手段罷了。”
“隻不過我還是不相信,那朱老頭會這麼輕易的善罷甘休,這次他們出征派兵50萬,可是抱了将我們草原各部族全部圍剿的心思。我不相信有這麼大野心的明朝皇帝,會這麼輕易的便撤軍。”
然而那一旁的也先卻說道:“爺爺,會不會是那明朝皇帝發覺赢不了我們,所以才不得不撤軍?”
在聽到這話後,那馬哈木卻是突然冷冷一笑:“赢不了?也先…你難道就沒有看出來這一場戰鬥從始至終我們都沒有一點赢的勝算嗎?即便是之前靠着那一場風沙,導緻我們大勝明軍,使明軍傷亡4萬多人。”
“可你要清楚,那明軍一共有50萬大軍呢!這一場戰鬥從一開始我們就沒有勝算。但是我們沒有辦法,這片草原是我們的家鄉,我們不能将家鄉也讓出去,所以才不得不聯合草原上的各部族共同抵抗那明軍。”
“那明朝皇帝朱老頭想要一場大戰,為明朝打下100年的和平,可這100年的和平我們也想要啊。”
“我們隻有将他打疼了,打痛了,才能為我們草原上的各部族留下喘息的機會,否則按照那朱老頭出征的頻率,用不了多少年,我們草原上的各部族,便會被他所消耗殆盡。”
“到那個時候,我們就是聯合起來,也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
聽着自己爺爺馬哈木的話,站在一旁的也先,心中震驚。
雖然他很清楚,他們這些草原各部族聯合起來的軍隊,沒有明軍的實力強大。
但在他看來,最起碼也是有一戰之力的。是可以通過不斷的戰鬥而使勝利的天枰逐漸向他們傾斜的。
可直到這一刻他才明白,作為此次對抗明軍,草原各部族臨時共主的爺爺馬哈木,從一開始便認為這一場戰鬥他們不可能勝利。
而之所以要打這一仗,完全是為了給他草原各部族,争取一段時間的和平時期。
就當那也先還處于震驚當中的時候,一旁的馬哈木卻立馬開口對着也先說道:“你再去派出些人馬,到四處探查,一定要将明軍的所有動向清清楚楚的查探出來。”
“尤其是那明軍在撤軍的途中是否有分兵,要查得清清楚楚。以免他們又暗中玩什麼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把戲。”
聞言,也先趕忙答應一聲,便轉身離去。
而在那也先離開之後,整個大營之中隻剩他馬哈木一人時,馬哈木這才長長的歎了口氣。
在其他那些草原部族首領看來十分值得高興的事情,對于他馬哈木而言,卻并不是什麼好事。如果那明朝皇帝朱老頭真的心甘情願的撤軍,以大明朝的國力,或許開春之後又會帶着50萬的大軍重新殺來。
對于大明朝而言,他們境内的那些百姓可以養得起這50萬的大軍,可對于他們草原人而言,卻做不到。他們麾下的這些大軍們,全部都是各部族當中的尋常牧民。
他們每死一個人就代表着他們這個族群死了一個人,整個族群的人數少了一個。
大營之中的所有戰士們全部被殺後,他們這些族群也就意味着消失了。
可是那大明朝呢,即便這50萬的大軍被全部殺光,隻要給他們時間,不到5年的時間,就能重新聚集起50萬的大軍。
他們兩者不在一個等級上。
相比于明軍如此輕易的便撤退,明年再繼續攻打。他更願意看到的是明軍窮追不舍,然後按照他馬哈木的計劃,拼盡全力将那明軍打敗。
隻有将他們打疼了之後,他們才不敢在短時間之内再來攻伐北方的草原各部族。
如此才能讓他們各部族有足夠長的時間休養生息。
轉眼之間,便是半個月的時間過去了。
在這半個月的時間内,明朝的大軍果真就撤回到了斡難河畔。
而留在草原上的那七萬騎兵,也在朱瞻基的命令下,裝出一副為大軍殿後的模樣,草原各部族哪裡的騎兵有異動,他們便朝着哪裡攻去。若草原各部族的兵力彙合,他們便開始撤退。
總之一句話就是四處熘達,沒有明顯的攻擊意向。
而伴随着明朝大軍四十萬人退回到那斡難河畔後,這個消息也很快傳回到了那鞑靼部的大營之中。
盡管那馬哈木還想再要求草原各部族的首領謹慎對待。
可那些草原上的各部族卻已經不将他當回事兒了。
畢竟明朝的大軍已經撤回到斡難河畔這個消息,已經确認。
代表着他們草原各部族的勝利。
如今的馬哈木再說什麼謹慎對待,就有些說不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