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仿佛一下子變成了蠟像,他怔怔地望着跪在地上低泣的長孫,良久無語,外藩強而宗主弱的後果,他怎麼可能沒有考慮,作為一個執政四十餘年的皇帝,他太清楚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了,但這個後果他卻無視了,在他看來,邊疆重臣擁兵自立才是天大的問題,這将意味着李氏江山有改朝換代的危險,無論如何他要在有生之年把這些節度使的兵權都統統收回來,交給自己的兒子,這才是最穩妥的方式,至于兒子掌軍權的後果,在他看來其實并不重要了,無非是兒子取代了孫子,或者是一個兒子取代另一個兒子,無論哪一個兒子登基,對他來說都是一樣。
可這話他怎麼對孫子說呢?他總不能說反正是你皇叔,你們誰當皇帝都一樣,他說不出口,他知道那對皇長孫就意味着死亡,在這一點上,他是有私心的,他認為最後登上皇位的兒子一定就是最強者,應該由就他來延續李氏江山,不管他是自己的兒子還是孫子。
李隆基心中一陣愧疚,他暗暗歎了一口氣,柔聲對孫子道:“朕這隻是一種權宜之計,先讓你的皇叔們奪回兵權,然後朕再從他們手上把兵權收回來,把它交給你,你也知道,中原空虛而邊疆陳重兵,難保那些邊疆大臣不起異心,他們若起兵造反,或者擁兵自立,那對我們李氏江山将會是滅頂之災,所以朕要在有生之年解決掉這個危機,你放心吧!朕不會那麼快就去,朕一定會完完整整把皇位交給你。”
皇祖父的解釋使李豫心中一陣歎息,以皇祖父這樣放縱身體,他的生命還能維持多久呢?
李豫無言以對,半晌他才道:“皇祖父,孫兒還是建議讓李慶安出兵回纥,我認為這是解決眼前危機最穩妥的方式。”
李豫也知道,他的皇祖父已經不可能再改變既定策略,他唯有求其次,最穩妥地解決回纥南侵的危機,他非常擔心北上支援朔方的七萬唐軍,讓那個毫無經驗的小王爺指揮,很可能會被回纥人一戰擊潰,那樣,回纥人即使打不進關中,而整個隴右也将會被回纥人像蝗蟲一樣破壞殆盡。
但李隆基的心意已決,他不容任何人來破壞自己的奪權計劃,他眉頭一皺,拉長了聲音道:“朕知道了,朕會妥善處理好此事,你就不要過問了。”
李豫無奈,他正要告辭退下,忽然想起一事,又道:“皇祖父,我想去探望一下父親,不知皇祖父是否允許?”
李隆基點點頭,“你想盡孝道,我焉能不準,你父親身體不好,你要多關心他,去吧!”
“孫兒告退!”
李豫告退下去,這時李隆基感到疲憊異常,他吃力地挺直了一下腰,他的後背已經很難挺直,這令他心中痛苦不已,他又換了個舒服的姿态躺下,輕輕地揉捏着額頭,考慮着剛才孫子的擔憂,讓李璿單獨帶七萬大軍去支援,這确實有點讓人難以放心,必須要有一個經驗豐富的大将帶着他,而這個大将又必須是自己信得過之人,他想了想便令道:“立刻傳長孫全緒來見朕!”
........
回纥南侵的消息俨如一陣風,很快便傳遍了長安的每一個角落,街頭巷尾,到處在議論着這件事,和官員們的憂慮不同,大部分普通民衆都沒有将此事放在心上,他們并不認為回纥能打進長安。
在東市外靠近宣陽坊坊門的地方有一家酒肆,叫做泰元酒肆,因東主是太原人而起了太原的諧音,東市附近的酒肆沒有生意不好的,這家酒肆共有四層樓,一樓二樓都是大堂,三樓和四樓則是雅座,每到吃飯時間,這裡總是客人滿座,一直到夜裡關坊門的鼓聲響起時,客人們才酒足飯飽地散去。
酒肆是公共場所,自然也是各種消息的集散之地,大唐各地的奇聞異事,各大青樓中的香豔绯聞,以及朝廷中的勾心鬥角都是大家感興趣的話題,尤其長安官多,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轉彎抹角的親戚在朝中為官,因此官場的一些秘聞和官員的升遷等等,這種話題也非常受人關注,中午時分,泰元酒肆依舊食客滿座,幾乎每一張桌前都坐滿了人,或坐或躺,各自圍桌聊天,喧鬧無比。
在二樓靠窗的一張小桌前坐着一人,他獨據一桌,周圍站着兩名膀大腰圓的随從,他身着一襲紫色長袍,腰束玉帶,長一對格外細長的雙眼,但目光卻極為有神,此人正是被貶黜了快三年的前太子李亨。
自從長子入主東宮後,李亨便完全獲得了自由,李隆基也撤掉了監視他的宦官,準許他自由外出,經過近兩年的觀察,李隆基已經确認,李亨不再是皇位的威脅,他已經變得無足輕重,當然,這也和李隆基大舉任用親王的主策略有關,不僅是李亨,其他親王的自由他基本上也放開了,不僅如此,為了安撫李豫,李隆基又改封李亨為忠王,這是李亨做太子前的封王,恢複了原來的身份,說明李隆基已經徹底給他平反了巫盅一案。
此時李亨靠坐在桌前不急不慢地喝一碗藥茶,兩隻耳朵卻在全神貫注地聽其他客人的聊天,他從前深居宮内,和底層民衆幾乎全無接觸,現在他卻非常喜歡到各個酒肆茶館去體驗民情,這家泰元酒肆也是他常來的一處場所,他在這裡還專門有一張桌子。
和李隆基的身體日漸衰敗相反,李亨的身體卻一日好似一日,他不理廟堂之憂,或去梨園聽曲,或去茶館喝茶,或騎馬到郊外打獵,整日裡悠閑自得,再加上他細心調養,原本羸弱的身子便一天天強壯起來。
不過今天李亨也有一點憂慮了,他剛才聽到了幾個不好的消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回纥南侵,盡管李亨已不問朝廷政事,但回纥入侵關系到大唐社稷的安全,他也很是關心,他認為朝廷應該立即調李慶安和安祿山從東西兩端向草原腹地進軍,逼迫回纥撤兵,可是他已經和平民無異,他的建議無處可提。
這時,旁邊一桌的談話卻吸引了他的注意,是幾個年輕的太學生,年輕人總是不太考慮别人的感受,因此他們的聲音也格外響亮。
“你們聽說沒有,安西李慶安竟然有稱帝的野心!”一名黑瘦的士子大聲道。
“我也聽說了,現在長安都傳開了,說李慶安到處招兵買馬,他擁有的軍隊已經不止二十萬,至少有三十五六萬,據說他在安西的排場和皇帝無異,簡直太可怕了。”
“他本來就是安西的土皇帝,再說他又是宗室,是建成太子之後,若将來他登基做了皇帝,我一點都感到不驚訝。”
這種話一般人都不敢随口亂說,即使說,也是低聲密語,或用水在桌上寫,嚴防隔牆有耳,但這些讀書人卻不在意,再加上他們喝了點酒,更加肆無忌憚,扯着嗓子大聲議論,把一層樓的注意力都吸引了過來,店夥計暗暗叫苦,有心去阻止他們,卻又怕影響生意,幾名士子見大家都專注他們,他們更得意了。
“其實我倒希望李慶安能登基。”
另一名操作河東口音的士子道:“他在安西做得很好,沒有土地兼并,賦稅又輕,我有一個舅舅,他們一家人都遷移到碎葉去了,前不久我收到他們的來信,說他們的日子過得非常好,一家人有一頃五十畝的上田,還分了一匹馬,自己又買了一頭牛,田賦三十稅一,現在已經春耕,在收獲之前官府都給口糧和布匹,我表妹去了官辦的碎葉絲織工坊,每天有工錢二百文,每旬休息一日,休息日還給五十文錢,一個月就有六貫錢啊!連我都心動了,我表妹和我從小定親,我打算去安西娶她,順便在安西找點事做。”
李亨坐在旁邊慢慢地喝着茶,将他們的談話一個字不漏地聽進了耳中,其實他已經不是第一次聽人說了,這兩天到處在傳李慶安有稱帝的野心,李亨便意識到,這極可能是有人在傳播謠言,如果是外敵,那就是反間之計,他眉頭皺成了一團,李慶安的局面不利啊!
這時,樓梯口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二樓的議論聲頓時平息下來,大家都向樓梯口望去,隻見跑上來一名管家模樣的中年男子,衆人頓時松了一口氣,不是官府衙役,大堂又繼續喧鬧起來。
李亨卻放下了茶碗,來人竟是他的管家,管家快步走到李亨面前,附耳低聲道:“王爺,太孫殿下看你來了,正在府中等候。”
李亨精神一振,從今年到現在他才見過一次兒子,那還是正月初五兒子代替父皇主持新年朝會時遠遠見了一面,這一晃幾個月過去了,也不知他有沒有什麼變化。
他立刻站起身道:“我這就回去!”
泰元酒肆離李亨的府邸并不算遠,一刻鐘後,李亨的馬車便緩緩停在府門前,他快步下了馬車,一名随從立刻跑上前禀報,“太孫殿下已經等候了多時。”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