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誰

第一百二十九章 揚帆出海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誰 潇騰 1783 2023-04-12 00:56

  白廣恩、唐通當然不是吳三桂關甯軍的對手,但兩人也沒有吃大虧,吳三桂顯然是留了手的。這就跟李自成第一批派來的人是白廣恩、唐通太一樣,也僅僅是一個試探。

  李自成進入京城後,環顧左右,各鎮将皆降,隻剩下一個吳三桂了。

  這想不引起他的注意都不曾。

  何況山海關是連同關内關外的咽喉要道,任何一個想在京師坐穩皇位的主兒,對那裡都是志在必得。

  但吳三桂他不是個可有可無的角色啊。

  當年關甯鐵騎南下中原,打的他們抱頭逃竄,不管是他李自成還是張獻忠,那都狼狽的很。

  李自成怎麼可能忽略了吳三桂呢。

  在他看來,山陝、中原、荊襄皆已在掌握中,大江以南可傳檄而定,惟山海關吳三桂,若鋒芒在輩,兼嫌關外勁敵,讓李自成睡卧難安。

  山海關與清兵隻是一關之隔,近在咫尺。吳三桂進可威脅京師;退可憑山海之險固守;逃也能舉足即至清兵營中。如若姓吳的跟鞑清真的勾結起來,那可就把他的大順置于險地了。

  這回他派降将唐通和白廣恩率部東攻灤州,不止是要作奪取山海關的第一步驟,更是一試探。看看吳三桂的反應。

  如果吳三桂視而不見,自始至終都守在山海關,那這個大明朝的平西伯可就不在話下了。

  可是,吳三桂他沒有。

  唐白的進攻沒有得逞,被關甯軍輕松擊敗,退回薊州,但萬幸的是吳三桂也沒有追擊,仍駐師關上。

  這不是最好的結果,但也不算是最壞。

  說明吳三桂既不像白廣恩、唐通這般容易降服,卻也沒有與大順拼死為敵的意思。

  

  姓吳的關甯軍兵強馬壯,老子兄弟和家眷都又在狗皇帝的手中,如此之選擇倒也合情合理。

  白廣恩、唐通二将的失利隻不過意味着輕輕松松的收服吳三桂這一意圖的破滅。

  但大門還遠沒有被關上。

  “皇爺一路勢如破竹,收降數十萬衆而下京師,可見人心所向,已是大勢所趨。偌大的北地,除去山海之外,不出月餘即将再無一寸明土。彼地已是飛地孤城也,吳三桂數萬精兵如何能自存?而至于其為大明盡忠殉死,這又是笑話了。遼西将門何時有忠臣烈士的?祖大壽飽受皇恩,生死關頭不也是降了麼?吳三桂也勢必走投降這條路。除非他相信鞑子能盡棄前嫌的接納他們。”

  顧君恩滿滿自信的向李自成進言道。

  他真的覺得吳三桂除了投降再無第二條路可走的。

  邊上牛金星、宋獻策、李岩等也盡數認同。

  對比投降新朝大順,似乎投降給有着皿海深仇的鞑清異族更不能為人所接受吧?

  “皇爺,前明兵部職方司郎中張若麒素與吳三桂交好,吳以老師尊之,今已從獄中放出。皇爺何不授之于官職,讓其勸降吳三桂呢?”張若麒在松錦大戰中多番催促洪承疇進兵,負有一定的戰敗之責,逃回京城即被逮捕下獄。

  李自成召來其人,還未拉攏了張若麒先就表示投降,李遂即授其為山海關防禦史。

  然後還是派出唐通率部,攜犒師銀四萬兩,前去山海關賞賜遼兵。同時,特授降官左懋泰為兵政府左侍郎與唐通協守山海關,又派出将吏各一人攜白銀萬兩、黃金千兩、錦币千端賞三桂,另有敕書一通,封吳三桂為侯。

  牛金星和京師内原與吳三桂有些聯系的前密雲巡撫、降李後任順天府尹的王則堯等人也不斷的寫信給吳三桂。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