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石達開行刑已經有四個年頭了,世衡在青城山中做道士修煉也已經四個春秋了。
這期間,他除了灑掃道觀,侍奉師尊,聽講道義,學習道經之外,不停地修習武功,勤練鴛鴦腳。
有朝一日,他一定要用鴛鴦腳親自刺殺曾國藩曾國荃惡貫滿盈的兩兄弟,為死去的太平軍将士們報仇,為翼王全家報仇!
這一天,師尊靜虛子在講室靜坐,忽傳兩個徒弟到跟前,對他二人說道:
“日前我觀天色,已知氣數已盡,三日之後,我即在此坐化。
我去之後,由無華散人繼承觀主之位,你意志堅定,武功高強,可守衛道觀,弘揚道法。
若論道法渡人,不在清修,而在入世。
如若你二人遇修煉難以了悟之時,可下山入世渡人,等德行一到,自然了悟。
然要牢記觀規,不可殺生,不可偷盜,不可**,不可飲酒。
能持否?”
師兄弟二人對師尊感情頗深,聽到此處已是淚水漣漣。
“不必自尋煩惱,不必傷悲,想當年我師莊子在他的妻子死的時候曾經說過:世人都是要死的,我又怎麼能夠看見妻子死而不傷心呢?
然而細想想,她來這世間的時候是無形的,那麼她離開的時候自然也是無形的,那麼她已經無形了,我還在這裡哇哇哭,到底是有什麼意義呢?
吾雖形不存,然浩氣長存于天地間,無須傷悲。”
三日後,靜虛子坐化。
二人守候許久,眼見得師尊變得冰涼,隻好默然安葬在朝陽洞外,好生祭奠了事。
師傅既有交待,無為便尊師傅遺願,扶世衡為觀主,聽從世衡安排。
世衡見師傅既已仙逝,自己的鴛鴦腿也已練成,便欲下山尋覓秀姑和小王子。順便打聽一下曾家兄弟的消息。
把觀中事務交待給師兄無為以後,他便以無華散人的身份下了山。
他先是到了安徽安慶,尋訪劉越的家人。
安慶位于安徽的西南,是安徽的省會,是安徽省布政使司衙門和按察司衙門所在之地,轄安慶市及懷甯、望江、宿松、太湖、嶽西、潛山、桐城、桐廬等8縣。
此地此地瀕臨長江,易守難攻。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并且安慶同時又是控制金陵的“西大門”。故明末以來的巡撫亦持節鎮守于此。
安慶原來非常繁華熱鬧,且風景優美,山青水秀,素有“萬裡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的美稱。
乾隆、嘉慶年間,徽州人在安慶一帶經商甚多,時稱“徽幫”或“徽商”。
安慶城較大的錢莊、當鋪、綢緞莊、布店、紙坊、茶葉店、南貨店皆為徽商開設,他們資金雄厚,經營行業廣泛,掌握着金融及大批物資,操縱了市場。
區内桐城、潛山、太湖、宿松、望江、貴池、東流等縣,均有徽商開設的店鋪或與徽商有貿易往來。
劉越的家鄉便是在安慶府的桐城縣。
著名的桐城三祖:方苞,姚鼐和劉大櫆的故事曾經流傳到現在有一百多年了,不止是百姓,就連皇家對他們的文學成就和經世才學都贊歎不已。
劉越便是劉大櫆哥哥劉大賓的後代。
雖然劉大櫆交遊甚廣,頗有才名,著書立說,然而家境并不是十分富裕。
其兄劉大賓則一直務農為生。
劉越自父母相繼去世後參加了太平軍,妻子和一雙兒女都留在桐城老家繼續務農。
原本在翼王治下,一切春和景明,國泰民安,誰料曾國荃皿洗安慶府,屠殺安慶百姓,以緻安慶遍地廢墟瓦礫,一派蕭條凄涼景象。
桐城在戰火中遭到極大的破壞。原來繁華的街道和店鋪都不見了,稀稀拉拉地能看見還有幾間破落的店家尚且還開着門,但是鋪面裡存貨也并不豐富。
少有酒家和客棧開門,門口的酒幌子像是一條條破布,在随風飄揚。
客棧的燈籠已經看不出字迹,微弱的還有一星星光亮,似是在提醒過往的行人,這裡也隻能略事休息一下,若是想要舒服自在的徜徉一下本地的風光,現如今已是不可能了。
家家戶戶門窗緊閉。
很難還有完整的沒有殘缺人口的家庭了,門框上大多都貼着黃色或是綠色的對聯,象征着親人們離去尚且不久。
一路打聽過去,劉越的門還是比較好找的,因為他家祖上非常有名。
城北的一條胡同走到頭,就看到劉越家的大門了。
大門朝着南面洞開,兩扇黑漆銅環的大門還向人展示着這個家族曾經的榮耀,然而門上久未揭掉的破碎的門神年畫和随風搖動的褪色對聯卻清晰地告訴人們,如今這戶人家已再也沒有從前的輝煌了。
拍了幾下門,方有一個形容枯槁的中年婦人出來應門。
婦人看世衡面生,也不作聲,便想關門。
世衡忙用拂塵攔住:“檀越且慢關門,貧道這廂有禮了!”
婦人并不答話,仍想關門。
世衡又道:“女檀越請稍候,貧道還有話說。請問女檀越,劉越可是居住在此嗎?”
婦人聽他提起劉越,頓時警覺起來:“什麼劉越?不認識!”
世衡道:“女檀越可認識此物?”
婦人見他從懷中掏出一物,用手帕包裹得十分嚴實,打開來看,卻是一枚長生鎖。
婦人一把抓在手中,顫抖着雙手問道:“你是何人?此物為何在你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