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春秋最強野心家

第六十七章:侵攻複土 十七 浚邑招賢

春秋最強野心家 潇騰 1550 2023-04-12 00:57

  于正深感自己麾下人才的不足,比如西門吉,可帥一旅而難将一軍,比如計察,雖忠心有餘但韬略稍遜,其餘渠仰、元銳、施展等人也各有各的亮點,但總還需時間磨練成長。

  現在,于正攻下了浚邑,打算利用此地的财貨和人口,把自己的步徙軍隊再擴充一倍,編為正卒千人、輔兵千人的四旅之師。如此,人才儲備方面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了。

  此時人才的選拔制度主要分為三種:

  一是軍功制,此次浚邑大戰,步徙軍中自也湧現出一批有功之士,于正提拔了其**勳最著的三人為“下士”,以示嘉獎,另外功勞最大的施展則被提升為了“中士”。其餘等有功之人,也都于《評功冊》上記錄其功,發下軍功勳章和錢糧獎勵。

  此制度乃是于正目前選拔人才的根本制度,因而對它把關極嚴,絕不允許軍中有私相授受,買功賣功之事發生。

  二是舉薦制,于正特地找來本地的三老和有頭有臉的士人,便是希望他們能夠舉薦自己族中的子侄人才出仕。不過看他們興趣寥寥的樣子,似乎對此并不敢興趣,另于正大感驚訝。

  問詢了計察,通過他的講解,于正這才明白過來原因。

  原來,雖然是于正收複了浚邑,但是這浚邑具體封賞給誰還未可知。在浚邑大夫還有後人活在世上,并未完全絕嗣的情況下,大概率國君還是會将此地封給原主的後人。不讓自己的封臣宗廟祭祀斷絕,這是君主的仁義。當然,因為之前的失地之責,也會有一定程度的減封作為懲罰。

  

  所以,作為本地士人們的選擇,最佳的,那當然是直接出仕國君,成為君主的直臣。大夫的臣子,算是國君的陪臣,雖然同樣可以為國效力,但是相對晉升空間會小得多。

  除非才能特别出衆,可以被國君看到或是得到大夫舉薦,才會被國君破格收為直臣。否則一般情況下,國君也不會奪人所愛,去挖自己大夫的牆角。

  比如後世趙國的蔺相如,他原是宦者令缪賢的臣子,得缪賢的舉薦,帶着和氏璧出使秦國,立下了大功,這才被趙惠文王收為直臣,封以大夫之爵。

  所以本地士人的第一選擇,便是成為國君的直臣,特别是在如今衛國人才凋敝的情況下,這是完全可以一試的。

  即便不能成為國君的直臣,他們還有第二選擇,便是出仕未來的浚邑大夫。如此,不僅可以就近得到封地,而且還方便照顧家裡,總好過跟着于正遠走他鄉。

  所以,因為這些現實的原因,又加之于正此時還沒有自己确實食邑的緣故,所以浚邑的士人們并未派出自己的子侄出仕,卻是給于正出了另外的主意,那就是讓于正效仿古人“樹旗招賢”,吸引那些民間和鄉野的人才。

  于是,于正按照三老的建議和此時的古禮,準備了弓旌車乘、還有幹旄、幹旟、幹旌等各類旗幟,将一切儀式感做得很足,組建了一支專門用來招賢的車隊。

  幹旄(máo),就是以牦牛尾裝飾的旗杆,幹旟(yú),以鷹雕羽毛裝飾的旗杆,幹旌(jīng),以五彩鳥羽裝飾的旗杆。幹旄、幹旟、幹旌等三類旗幟樹于車後,可以顯示出威儀與莊重,凸顯招賢的誠意。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