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章 殿試
眼看着殿試将近,徐章往莊學究處跑的次數反而少了,莊學究也對他說,越到這個時候,就越是要放松,不要緊張,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頗有幾分前世的老師高考前安慰學生的的意思。
左右徐章現在已經過了會試,成了貢士,殿試不過是再度确定排名罷了,基本上和會試不會有太大的出入。
而且殿試隻考策問一項,這可是徐章的強項,若是發揮的好了,便是一甲也不是完全沒有希望。
自那日千春樓一别之後,顧二便直接動身去了廬州,許貞則跟着徐章一起到了盛家的學塾和長柏他們一道聽莊學究的課。
三月二十九這日,王大娘子過生辰,華蘭帶着丈夫和女兒回了娘家,給王大娘子慶賀生辰。
因着不是整壽,而且王大娘子才三十多歲,正值壯年,也沒有沒有大操大辦,隻請了幾個親朋好友,一起到家裡吃飯。
徐章作為老太太的侄孫,盛紘的外甥,正好又在府裡讀書,便也在受邀之列。
盛家勉強也算是累世官宦的清流人家,該講的規矩還是要講的,而且加起來也有不少人,索性便将男女分開坐,徐章在的男賓這邊人數不多,加上盛紘父子幾個攏共也才八九個人。
許貞因和長柏以及徐章都交好,如今也在盛家的學塾裡頭聽課,而且會試還得了第二名,自也收到了邀請。
除了徐章和許貞之外,華蘭的夫婿袁文紹是一個,還有一對父子,是王大娘子那位嫡親姐姐的丈夫康大人和他們的兒子。
具體叫什麼徐章倒是沒留意。
不過這位康大人在去年犯了一點小錯,被罷了官,如今和盛紘的來往頗為頻繁,想來是打算着日後等風頭過去了,走走盛紘的門路重新入朝。
輪番給王大娘子賀壽之後,衆人便吃起酒來。
席間,盛紘抓緊這次機會,和袁文紹這個大女婿拉近關系,又把他們的女兒抱了出來,大家湊在一塊兒逗弄,就連徐章也好奇的抱了下。
可惜那尚在襁褓中的小丫頭似乎和徐章不太對付,剛到徐章懷裡就大聲哭喊起來,搞得徐章尴尬不已,隻能丢回給袁文紹。
不過看着華蘭的袁文紹婚後的幸福生活,徐章心裡忽然冒出個念頭。
如今他也十七了,也是時候該說親了。
想到這一點,徐章心裡頭就一個激靈。
娶妻生子,成家立業,這可不是随便幾句話,随便一個人就能應付的。
有句話說的很好,娶妻若賢,福澤子孫,娶妻不賢,禍延三代。
依徐章看,說三代都是輕的。
娶妻這事兒,必須得慎之又慎才行。
而且這事兒徐章自己去找的話,肯定是行不通的。
徐章忽然想起了盛老太太。
這事兒倒是可以讓老太太幫忙。
老太太出身高貴,為人既正派又善良,面雖冷,可心卻熱,而且目光老練,看人極準,有老太太幫忙把關,定能尋一個賢惠的妻子。
想到這一點,徐章心裡就有了主意。
······
嘉佑十年四月初一,殿試日。
淩晨時分,天剛蒙蒙亮,徐章等一衆貢士便在皇城東面的東華門聚集。
然後經一應内官和侍衛帶領護送,穿左承天祥符門,右轉穿過宣佑門,再一路直行,過延義閣,抵達殿試的地點崇政殿。
三百餘名貢士,在一應内官們的引領安排下,井然有序的步入崇政殿中,按着定好的順序将空曠的大殿坐的滿滿當當。
四周皆是宮廷侍衛和内侍宦官,還有一應負責協同監考的官員。
嗯,徐章一個也不認識。
空曠的大殿之内,三百餘名貢士分列而坐,竟無一人私底下與同科交頭接耳,小聲讨論。
大殿巍峨,莊嚴肅穆,無需刻意叮囑,貢士們一個個自發閉口不言,端正姿态,靜候殿試的開始。
辰正時分,一席龍袍的官家出現在崇政殿裡。
和徐章想象中的略有些區别,這位官家看起來并無太強的氣勢,說起話來也很溫和,給人的感覺,就像是慈祥的鄰家老爺爺一樣。
隻是那一身黃袍,再加上周遭嚴肅而又讓人緊張的氛圍,卻将這位官家周身的氣度襯托的極具威嚴,叫人不敢與之對視。
殿中貢士以及周遭的官員内侍們紛紛朝着官家行禮。
官家微微擡手,叫衆人平身,然後又說幾句:“諸位皆是我大宋英才,今日之試,往諸位竭盡所能,叫朕好好欣賞一番我大宋士子們的才學·······”
衆考生紛紛意動,有些甚至激動的渾身顫抖起來,看着坐在上首的官家,雙目中綻放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