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從農家子開始的古代生活

第 027章 扶風

  此扶風非彼扶風,扶風縣和曆史上的扶風郡雖有牽扯,卻有着極大區别。

  光是下轄的地域,二者之間就是雲泥之别。

  扶風縣雖然緊挨着秦嶺山脈,可地勢卻極為平坦,又有山勢為憑,是西域通往關中地區的門戶,必經之地。

  是以扶風縣雖不在邊境線上,可卻常年駐紮的有一個指揮營的人馬,而且都是騎兵。

  不論是京兆府右邊,還是邊疆有變,都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趕去支援。

  漢時還有京兆府、左馮诩、右扶風三輔之稱。

  可見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風正蕭蕭。

  雖已入春,可整個西北卻仍舊還籠罩在冬日的尾巴之中,春風帶着凜冽的寒意,久處西北的人自然早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天氣,可徐章和齊衡卻不怎麼習慣。

  “這鬼天氣,不吹風還好,一吹風冷的要死!”

  騎在馬上,徐章唉聲歎氣的抱怨道。

  旁邊的王破敵卻咧嘴一笑,抓着缰繩的手上,明顯比隊伍裡的其他将士多了一副手套。

  當然了,這些所謂的其他人,并不包括徐章及其麾下親衛。

  兩人身後的親衛也一語未發,唯有呼嘯的寒冷春風,在回應徐章的話。

  原本一身銀甲白袍、宛若陳慶之再世的齊衡,此刻也換下了那身騷包的銀甲白袍,穿上了厚厚的冬衣,幸好還在馬背上,沒有跑到馬車裡頭。

  縱使天色仍然寒冷,可路上官道上往來的行人卻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逐漸多了起來。

  進入鳳翔府地域之後,官道上往來的人明顯發生了變化,尋常的旅人少了許多,更多的是帶着大包小包的貨物,牽着馬駕着車的商賈。

  衆人沒有入城,在城外十裡左右的岔道處就換了個方向,徑直繞過扶風縣城,往扶風指揮營而去。

  午時剛過,徐章和齊衡帶着人出現在扶風指揮營外。

  ······

  秦州!

  西軍隴右軍駐地大營。

  自從去歲隴西生變,吐蕃東部的老首領過世,留下的兩個兒子争權将吐蕃東部一分為二之後,樞密院就下了軍令,讓西軍在隴右地區布置重兵,以震懾宵小。

  隴右軍的指揮使姓彭,既非勳貴,也非世代将門出身,全名叫彭學武,也不是北方人,而是泉州人士,本是海邊一尋常漁夫,慶曆年間被征入伍,那時朝廷和西夏打的激烈,十數年間,大大小小的戰役不斷,幾乎就沒怎麼停過。

  彭學武也是在和西夏的大戰之中,積功官至營指揮室,按道理說,能夠爬到營指揮使的位置,彭學武這麼一個沒有家世,沒有後台的小武官,又沒有戰事,定然是要止步于此了。

  不想這家夥運氣好,站對了隊,遇到了貴人,陸續被提拔到了現在的位置。

  可惜彭學武後來貴人倒台,樹倒猢狲散,彭學武因着不是嫡系,倒也沒受牽連,隻是在如今的這個位置一坐就是十多年。

  嘉佑十年換防,又被調到了隴右。

  原本在隴右做個指揮使也挺好的,雖然在官階上隻是個六品的武官,可耐不住俸祿厚,油水多。

  地方武官,位階最高的也就是個五品,

  彭學武現如今已經是從六品上,算是地方武官當中的中上遊了,作為一個底層百姓出身,沒有任何家世背景的草根來說,彭學武的前半生,已經足夠耀眼勵志了。

  今年彭學武剛剛過了知天命的年紀,有句俗話說得好,姜是越老越辣,而且彭學武在西軍之中混迹了三十多年,早就養成了一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的好心性。

  可今日的彭學武,卻罕見的有些心不在焉,心裡頭有些忐忑不安。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聽說新來的那位經略相公,文武雙全,堅毅果決,是個手腕鐵皿的人物,這初來乍到的,在長安沒把火燒起來,會不會帶到隴右來燒?

  對于那些個傳言什麼的,彭學武向來是不信的,是以老早就托人打聽過了,可打聽到的結果,卻讓彭學武更加忐忑。

  “哎!”

  仰天歎了口氣,彭學武喃喃自語道:“罷了罷了,來了再說吧,了不起老子就辭官回鄉,做個富家翁!”

  這麼些年下來,彭學武早已是兒女雙全,子孫滿堂了,在老家還修了祠堂,在老家置了好些産業,就算是現在辭官回家,也能做個富家翁,一輩子安安穩穩的不愁吃穿。

  “來人呐!”

  彭學武沖着門外大聲喊道,當即便有一個軍士快步走了進來,沖着彭學武行禮道:“屬下在!指使有何吩咐。”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