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摒棄前嫌
趙昺本不需要擔心張世傑會叛降,但曆史現在已經微微做出了改變,他不能不多個心眼兒,免得被人賣了還在替人家WwW..lā而他這種擔心并非多餘,前世就有人提出張世傑是‘内奸’和張弘範聯手滅了大宋,當然在他看來這種說法有些荒拗,不過其的種種不合常理的行為确實給了張弘範機會,讓人不得不對一直撲朔迷離的崖山之戰充滿了遐想。
據趙昺從史書上獲知,張弘範是漢族人,但按照現行的戶籍制度來說他不是宋人,也不是金人,應該說是元朝人。他父親張柔是河北定興人,出身農民,原為金國人,如果上溯幾代其祖可能是北宋遺民。在金國滅亡前期,張柔靠組織鄉勇起家成為一方軍閥,後與蒙古軍交戰被擒,投降了蒙古,後來在連年征戰中,積功累進成為蒙古漢軍大将。張弘範卻是在其父張柔降蒙二十年後才出生,此時元太宗窩闊台也已稱汗十年,金國亡了四年,戶口隻能上在元朝的戶口本上,所以他根本不可能當過宋将。
人們為什麼更喜歡看作為“宋朝降将”的張弘範被後世人羞辱和輕蔑的故事,這是因為從民族角度上看,人們同情、歎息南宋朝廷的滅亡,而對為敵作伥的漢奸的切齒痛恨,金兀術打北宋,可以,伯顔攻南宋,也無異議,因為他們代表了自己的民族。
而張弘範作為漢人卻來攻打、殺戮同族,這就是大逆不道。很多人并不了解張弘範的身世,隻因他是漢人,取了漢名,就斷定他是漢奸,給他安上個投降敵人的罪名,指責他在“忠義”上有了缺失,将他羞辱貶損,罵得狗皿淋頭,盡管張弘範誕生、成長在異族的國土上,但隻因為他是一個漢人,他的身體裡流着的是漢人的皿。
張世傑卻實實在在是金國漢族人,他是張柔的小同鄉,應該屬于同一宗族,按輩分應是子侄。他跟随張柔起兵抗蒙,但後來不知犯了何事,張世傑南下投奔了大宋,靠着一刀一槍也算功成名就,如今成為宋朝軍中第一人。基于同樣的原因,張世傑為大宋征戰一生,自然就成了漢人不忘祖宗的楷模。
但是趙昺深知在這個人們國家觀念淡薄,宗族觀念卻是極強的時代,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的,呂氏家族呂文煥一人降元,其家族中子弟紛紛跟着投降,結果導緻長江防線全線崩潰就是明證。而在内外交困的情況下,如果張世傑有一絲動搖,就有可能被張弘範用宗親之情所打動。其若投降,趙昺想憑一己之力挽回局面将十分苦難,他琢磨着最好的結局就是能帶着太後和班朝臣突出重圍,丢下十數萬軍民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