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難以回旋
隊伍沿着禦街繼續前行,已經可以看到北宮了,而人群也越來越密集,彩棚亦如連營一般一個挨着一個。趙前世從史書傳奇中知道宋朝的鳌山是何等壯麗,見過現代城市中舉辦的大型燈會,也在瓊州看過搭在宮前的鳌山,但是今日隻是遙遙望見,還未近前就被震了一下。
鳌山本意是指上古神話傳說中海中高山,據《列子湯問》記載:渤海之東有大壑,乃無底之谷,中有五山,常随波上下往還,天帝令十五巨鳌舉首而戴之,五山始峙不動。而宋朝鳌山彩燈的造型通常是以此作為藍本,将傳說搬到了現實世界中。
這座鳌山與趙在瓊州所見的一比,那座隻能用寒酸二字來形容,而現代複制的所為鳌山簡直可以說就剩個名字了。眼前的鳌山以他看高度不下六、七丈高,幾以宮牆等高,整座作品由無數的彩燈組成,巨鳌背負着山巒,上面繪有山石樹木、亭台樓閣、各種神、佛雕塑等。山上還設有舞台,由樂工伶官演奏、表演,足見整個鳌山燈有多大,氣勢之恢宏無法用言語表述,燃起的各式燈籠散發着耀眼的萬丈光芒。
想想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自己隻離宮不過十數日,這麼一座高達數丈的鳌山便搭建起來,并裝飾完畢,而燈籠能貢至禦前,自然也不會是凡品,這得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日夜趕工,才能夠完成,可這一切隻是為了博得皇帝一樂,滿足其個人愛好而已。
趙感歎之餘,就是心疼,即使先不說堆砌起這座巨大的鳌山燈用了多少人力和物資,隻點燃燈籠所需就是一項巨大的開支。要知道在大宋,乃至數百年之後,都沒有便宜易得的石油蠟燭,而是使用蟲蠟。即便此時蠟燭不比漢唐時期是稀罕物,但每條百五十文的價格也非是平常百姓家消費起的。
當下這座鳌山上點燃的蠟燭大者如屋椽,小者如兒臂,數量更是以萬計數,而全城各處皆要放燈,公共區域的照明也要由臨安府負責,一夜的所耗的燈油以千斤計。按照慣例要放燈五日,稍加計算就可知耗費的銀錢有多少了。而燈山所制的燈籠,便宜的也要十貫錢,貴的要百貫錢之上。
一個燈火粗略計算耗費就要達數十萬貫之多,趙又是節省慣了的,而這對于他而言實在沒有什麼意義,豈能不讓他心疼的要死。要知道帥府軍初到瓊州的時候,這些錢都可以支撐他們一年所需,并可以打上幾仗了,但就為了一樂白白的浪費了,真堪比割肉一般的疼……
“臣等參見陛下!”再向前行,離近北宮之事突然豁然開朗,前方已有護軍親衛旅官兵辟出一片空地,文天祥率衆臣施禮道。
“衆臣免禮吧!”趙擠出一絲笑容擡手道。
“請陛下乘辇預賞,亦讓萬民一睹龍顔!”這時禮部尚書徐宗仁上前施禮道,而說話間已有四個小黃門擡着一架步辇來到近前,恭請陛下上辇。
“不必了,朕與衆将乘馬便可!”趙搖頭拒絕了乘辇的建議,招手令人牽馬道。
“陛下,這不符規矩吧?”徐宗仁卻是一愣道。
“規矩?!規矩不都是曆代皇帝所規制的,如今朕就不能改下規矩嗎?”趙笑笑對徐宗仁道。
“這……這也無不可!”徐宗仁聽了稍一遲疑點頭道。
“甚好!”趙點點頭,這時陳墩已經帶過馬來,他翻身跳上戰馬沖徐宗仁點頭笑道。
“陛下一切小心!”徐宗仁躬身施禮道。
“衆将聽令,随朕預覽燈山!”趙一提缰繩,戰馬前蹄騰空,原地調轉了馬頭,他擡起右手攥拳下令道。
“謹遵禦令!”趙孟錦等衆将立刻立正敬禮,翻身上馬,即刻調整隊形,排出兩路縱隊。
“前進!”趙抽出戰刀,猛地向下一劈下達命令,然後調轉馬頭托着戰刀當先前行,衆将也即刻催馬跟上。
“我皇威武,萬歲、萬歲、萬萬歲!”戰馬一動,這時歡呼聲四起,周邊百姓跪行大禮,山呼萬歲。
“敬禮!”趙立刻在馬上高呼一聲,衆将也随之拔刀在手,向下斜劈,行騎兵刀禮。
“威武、威武,我皇萬歲!”周邊負責警戒的軍兵,及随扈前來的護軍,也即刻托槍立正,行持槍禮相和,高呼萬歲。
“我軍威武!”經過前些日子參加數次大典,已然清楚其實現代和古代沒啥區别,無論是跪拜行禮,還是山呼萬歲,那是皆有安排的,并早已定好了口号,由教坊司的人作托,就如晚會中的專司調動觀衆情緒的副導演一樣領着衆人高呼,其他人即便不明就裡,也便跟着一起行禮、山呼。而他能聽得出,這些兵丁的高呼聲卻是出自本心,無需那些人的引導的。
若是趙一人,他也就走馬觀花做做樣子便罷了,但是領着衆将便不同了,一者因為這些将領早前或是常駐地方,或是低級軍官,根本沒有機會進京觀燈;二者由衆将相陪,也是他想表明自己對武人寵信之意,同時也是給那些文人暗中施壓。
不過趙還是覺的機會難得,被五光十色的花燈所吸引,彩樓、登山之上各有教坊司和宮中派出的伶人演奏新曲,或悠揚、或歡快的曲調飄蕩在喧鬧的人間。在宮門之上業已搭建起了五色琉璃閣,窗戶間垂挂着以水晶串成的簾子,經過折射散發着七彩流光,交映璀璨,殿中還設有寶座,顯然是給他預備的,加上香煙缭繞宛如五彩祥雲,讓他恍然間有種身居天宮之感。
行走在流蘇寶帶,燈光燦爛的燈山之間,耳邊萦繞着絲竹之聲,山呼萬歲之聲更是不絕于耳。讓趙大有種天上人間唯我獨尊之感,這種感覺讓人陶醉,又令人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度的滿足,而也讓他明白為何曆代皇帝都不惜花費巨資舉辦燈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