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兩倍海軍戰略
在頭寶壟基地盤恒數天,李福壽挨個接見了相關研究團隊,溫言勉勵他們要耐得住寂寞,奮戰在科研第一線,為帝國崛起、民族複興作出應有努力雲雲。
反正是猛灌心靈雞湯,把這些不善表達情緒的理工男感動的不要不要的,很多老爺們兒忍不住潸然淚下,都是激動的。
此後,李福壽視察了相關的研究所,對項目組研發人員的幹勁表示鼓勵,并且提出了更高的研發要求。
頭寶壟鎮規模雖然不大,但卻設立了4個秘密研究所,其中航空動力研究所分為一分所和二分所,分别研制不同的功率的活塞發動機。
一分所主攻大馬力活塞發動機,二分所主攻中小馬力通用航空活塞發動機。
頭寶壟鎮正在建設中的風洞,高空台都是當今世界的先進實驗設施,空氣動力學,核物理,電力與無線電等新興學科将會繼流體力學之後,成為帝國物理系獨具特色的院系。
在視察的最後
李福壽參觀了基地設計建造的雙翼飛機,僅僅一年多時間,雙翼飛機已經可以實現空中飛行20分鐘的即定目标,速度每小時97公裡,進步可謂神速。
如今的飛機非常簡單,基本上采用輕質木料制作骨架和機翼,再加上一台帶動螺旋槳的汽油發動機就完事了。
機械操控面簡陋的不能看,很多都是用鐵絲直接連接,用彈簧複位,簡直就是小孩玩具一樣。
飛機研究所下屬也有4個研發團隊,每個團隊二三十個人,他們研發出3翼機,四翼機,五翼機……甚至七翼機,八翼機等多種多樣的飛行器,探尋了各種翼形構造的空氣動力學特點,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在這裡,李福壽能夠看到年輕科研團隊想象力的飛揚,在飛行器領域做出的種種探索。
像鳥兒一樣翺翔藍天一直是人類的夢想,這裡的科研人員完全沒有設想到飛機在戰争中的應用,因而速度并不是首先追求的目标,而是令人着迷的多翼面設計。
可惜的是,李福壽打破了年輕學者們幼稚的夢想。
“更高,更快,更強。”
這是陛下提出的科技研發目标,第1個目标就是飛機突破150公裡每小時速度,其後是200公裡,300公裡……實現飛行更快的目标。
飛行高度突破1千米,2千米,3千米……
其次是加強載荷能力,第1個目标是除了駕駛員之外額外攜帶100公斤物體,然後是200公斤,300公斤,500公斤……
再其次是更強,能夠在空中做出宛如鳥類一般的急轉,俯沖,盤旋,爬升和滾翻等高難度動作,實現飛機從飛行玩具到戰鬥機器的轉變。
從李福壽提出科研目标的那一天起,愉快的散養生活便宣告結束了。
科技人員拿着皇室下發的豐厚薪酬和充足項目資金,實現自己心中飛行器夢想的日子結束了。
從此以後
他們必須按照上峰研發設計要求,走上一條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的飛機設計路線。
第一個研發目标,是5年内研制出一款速度達到200公裡/每小時,載荷量超過150公斤的飛機,要求性能可靠,實用性強,可維護性好。
4個研發小組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研發方案,在經過專家組可行性論證之後,優勝劣汰,科研人員待遇同樣與項目直接挂鈎,能者上,庸者下。
這樣一來,就給科技研發者賦予了沉重的壓力。
這一次李福壽不得不開金手指,提出明确的研發目标,以結束飛機設計研究所漫無目的的探索期,令其盡快走上正軌。
在原來的曆史時空
萊特兄弟第1次實現人類的有動力飛行之後,世界各國相繼湧現了探索飛行奧秘的熱潮,就像當今世界正在發生的一樣,各種千奇百怪的飛行器充斥科技報刊,什麼撲翼機,三角翼飛機,菱形翼飛機,桶形翼飛機等等,隻有你想不到,沒有飛行愛好者做不到。
歐美各國飛行俱樂部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大洋帝國也同樣如此,人們盡情宣洩自己的飛行夢想,這是一個波瀾壯闊的夢想時代,也是思想混亂時代。
若沒有外力強有力幹擾,這段時間将會持續十多年,歐美各國政府也沒有引起重視,更無從幹預。
好日子的結束,直到第1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将夢想者拉回到現實之中。
現在嘛……
李福壽用“更高、更快、更強”的科技研發要求,促使年輕學者們從飛行夢想中醒來,約束他們的行為,按照既定的正确科研路線去努力研發。
屆時
什麼三翼機,四翼機,五翼機……甚至七翼機,八翼機,什麼撲翼機,三角翼飛機,菱形翼飛機通通會消失,隻剩下單翼機和雙翼機這兩種構型。
道理非常簡單
根據物理學升力計算公式,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飛機的升力正比于飛行速度的平方與和機翼面積。
就是機翼面積越大升力越高,飛行阻力越大,速度越慢,反之亦然。
在飛機初始發展階段,多翼飛機的速度一般都在80~100公裡之間,少數七翼機、八翼機飛行速度每小時隻有60~70公裡,即便裝備動力強勁的活塞發動機,速度也不可能提高多少,因為多翼飛機翼面積太大,飛行阻力相應變大了。
人類對翺翔藍天的探索由來已久
英國學者喬治-凱利對鳥類為什麼可以飛行這個問題非常好奇,鳥類既然可以飛行,那麼人類可不可以飛行呢?
飛行的原理又是怎麼回事?
喬治-凱利大量觀察鳥類飛行的特點,通過比較鳥翼面積、鳥的體重和飛行速度的比較,估計出速度、翼面積和升力之間的關系,提出人造飛機必須将推動力和升力面分開考慮,這為飛機的制造提供理論支持。
花旗國飛行先驅蘭利研究了滑翔機的空氣動力學原理,分析了鳥類如何輕駕雙翼翺翔,提出了升力計算公式沿用至今,被奉為經典。
飛機要想達到每小時200公裡的時速,多翼面設計就成了最大的阻礙,而要達到更強的飛行指标和載荷量,易折斷的木質機翼就成為阿喀琉斯之踵,尋找質量輕強度高的材料是必然之途。
這樣一來,飛機設計和發展就将進入預想中的快速發展軌道。
李福壽結束了塔斯馬尼亞島的視察,乘船返回昆士蘭州已經到了3月末,這是一個風輕雲淡的晴好時節。
“航海者”号豪華郵輪平穩行駛在湛藍色大海上,高大的煙囪噴吐着濃濃黑煙,驅動着龐大的船體以高達20節的時速飛馳,遠處的“正義”号巡洋艦拼盡全力才能趕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