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廣受歡迎的富貴豬
第一期農業生産計劃所需要的種子、農機都已經到位。
而朱富貴牽頭各部委成立【大明農牧業生産指導委員會】就是為了統籌安排,快速推薦,力争在今年的春耕中,就完成15%以上一期農業生産計劃的指标。
也就是開墾7.5萬畝土地。
根據農業顧問的設計,這7.5萬畝農田中,水稻僅為1.25萬畝。
隻是因為,新津農業區所需的配套水利工程尚未竣工,或者說才剛剛開了個頭。
沒有充分的水利配套,種植水稻并不合适。
不過是考慮到大明境内暫以南方人為主,米飯是他們最愛的食物而已。
隻不過說句實話,這群苦哈哈窮鬼真正吃過白米飯的沒有幾個人,絕大部分都是啃紅薯長大的。
白米飯隻是一個執念而已。
這一點在幾個日本人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朱富貴有一次在大食堂體查民情,看到幾個日本人端了幾晚大米飯拼命吃,對于一旁的紅燒肉卻興趣寥寥。
更加誇張的是,他們居然還拿米飯就餃子,或者米飯就饅頭,甚至是同樣用米飯做成的粽子和燒賣吃。
仿佛碳水化合物有着神奇的魔力似的。
這種飲食自然談不上科學,也不健康。
不過吃飯這種事情,健康隻是一方面,吃愛吃的食物,獲得幸福感,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朱富貴還是在今年的春耕任務中安排了1.25萬畝的水稻。
剩餘的土地,則以玉米為主要糧食作物,赫魯曉夫同志知道了,一定會非常欣慰,含笑九泉。
朱富貴買來的玉米種子都是高産品種,一畝畝産能到900公斤。
當然,這得是按照精耕細作而來。
傳統農業生産模式,配合少量農機,一個農民的極限大約可以照顧50畝土地。
這畝産雖然上去了,但人力成本卻很高,完全不适應大明目前實際情況。
現在的大明,最貴的就是人。
所以朱富貴果斷選擇了軍事化、大農機、粗放式種植。
經過測算,這樣進行農業生産,玉米每畝收成最多隻有600公斤。
但一個熟練掌握農機的生産部團戰士,可以管理幾百畝土地,而且還能有很多空餘時間用于軍事訓練。
粗略計算,7.5萬畝土地需要的生産部團戰士僅為500人,糧食産量卻達4500萬公斤。
按照每個成年人每年口糧需求150公斤計算,這些糧食足夠養活30萬人口。
當然,大明的老百姓可不是江戶時代的日本人,或者滿清統治下的貧農,能把糧食吃飽就幸福滿滿了,他們是要和西洋人一争高下的,必須要吃肉,要喝奶。
當然,全民喝奶目前還是太奢侈了,但豬肉至少得滿足。
朱富貴購買的小豬仔自然不會是那種出欄緩慢,肉飼比極低,脂肪比極高,但吃了都說香的情懷土豬。
大明目前引進的豬,主要是杜洛克和長白豬。
很多國人都有土豬情節,總覺得中國人養外國豬是數典忘祖。
但其實無論是杜洛克還是長白豬,皿統上都有大量中國家豬的基因。
在前工業化時代,中國無疑有着世界上最優秀的豬種資源。
隻不過我們畜牧業科技發展太慢,育種水平始終上不去,才被歐洲人用中國家豬改良本土豬,形成了一系列優質肉豬。
育種這個事情,在二十一世紀依然是我國的短闆,但在這個時空,大明的農業司顯然走在了時代的前列。
尤其是之前在《大明皇家科技期刊》上發表的,由朱富貴陛下親自撰寫的《豌豆性狀分離研究及農業運用展望》一文,更是奠定了育種學的基礎。
類似豌豆、花卉之類的東西,朱富貴允許農業司的年輕人們慢慢摸索,但糧食和肉豬,就隻能超英趕美、隻争朝夕了。